[url=]最近一个问题在知乎上被顶上了热搜而且居高不下,问题的关注人数多、回答人数也多,而浏览人数更多。具体就是下面这个问题。
3 S2 }2 `: Y. A6 O5 O( x9 B6 I1 g0 X/ V. `$ @
一个大龄剩女在北京熬着,一直想嫁个京城土著,可是到了32岁还没成功,中间还被骗了一次,最后自己灰心了,打算回老家找个“老实人”结婚算了,可是没想到“老实人们”居然还看不上她,当然她心里更看不起那些她给贴上“直男癌”、“猥琐”、“丑陋”的青年们,最后又灰溜溜卷铺盖回北京了。
- H  U# F$ Y- B8 A: G
在知乎上搜索一下会发现,还有更多相类似的问题,关注的人数都非常高。比如:
( Q( u+ b0 O" E& ]- r. ]
为什么身边的大龄剩女越来越多?
& |" I/ w( B3 t
为什么现在的女人不愿意嫁给大龄剩男?
$ P& [+ p; d% W2 u* P
大龄剩男/剩女是什么体验?
9 Z2 @, v0 u# _% J……
' ]9 n) G) H. L) K9 \# J: G# _: e: \
当前青年男女们的婚姻问题,是一个非常焦灼的问题,又是什么造成了目前这种境况呢?结个婚像打仗一样,男女在婚姻问题上剑拔弩张,剩男剩女越来越多,这一切的症结在哪里呢?
8 w. S) J! Y) F. Y3 t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切向钱看,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过去的几十年,这些思潮彻底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中国进行全面的私有化改造和市场化改造,这其中也包括婚恋市场。
4 R% f  _1 L9 l: c
* f2 y0 I8 z4 W
1 T& `4 J4 z2 J: u9 a7 X在市场化改革之前,社会上对婚恋的导向和风气是,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就是耍流氓,不以生儿育女为目的的婚姻就是耍流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则变成了,不以金钱为目的的恋爱,会被人耻笑;不以金钱为目的的婚姻,也会被人耻笑。婚恋也要一切向钱看。
$ K- ]- m5 ]3 n6 f: h4 W3 t% h0 o
逐渐的,社会开始分层。有钱的变的更有钱,没钱的变的更没钱。金钱成了标划一切衡量一切的尺度和标准。婚姻成了利益联盟的纽带,婚姻成了改变命运向上爬的梯子。在这个市场中,女人的肉体被资产化了,男人的身家也被资产化了。
1 }# [2 ?, r* Y7 k" \3 [4 s在这个庞大的婚恋市场中,女人是天然的空头,男人是天然的多头。对于多头而言,都想低价买;对于空头而言,都想高价卖。从纯粹的市场角度看,婚配男女之间,是对手盘的关系,而不是恋人的关系。
, k% T- T4 _& w& g% b- ]+ ?; v对于女人来说,她们最美的时候,就是20岁出头的那几年。那也是她们最值钱的时候,而对于同龄的男人来说,20岁出头,则是他们一事无成的时候,他们能给出的报价,在同龄的女孩子看来,简直低得让她们觉得丢脸。
' q' e, L( F% f3 h$ @9 ?- E
. n' @' H* Q  m9 W1 T5 Q, \
1 u5 d3 y1 C; U! @0 c. w适龄男女青年,到了该结婚的年纪,多头的报价,和空头的报价,出现了严重的交叉。男人的报价在跌停板那里挂着,女人的报价在涨停板那里挂着。所以注定这样的对手盘,是不可能成交的。
, \* Z! v# h/ _1 h% W
谁能成交二十岁出头青春貌美的女人呢?女方的报价是要有房子要有车要有存款,男青年要想在二十出头找个同龄的女青年结婚,除了靠父母来帮他们出钱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同龄的男青年之间的竞争,就变成了他们背后父母财力的竞争。这就造成了拼爹的现象。
9 i/ X5 R5 B1 g* ^拼爹的本质是什么呢,从金融角度看,有爹可拼的人,就意味着可以拿到一笔无抵押的不需要偿还的长期债务融资,这种竞争优势大的简直像作弊。没爹可拼的人,除了从零开始踏上原始积累的血汗之路,没有其他办法。
' |4 r: X: i, |* K( c- I6 j1 Y5 f而有爹可拼的人,相对于社会整体的同龄女青年而言,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也就注定了,这些富二代官二代们,只能吃掉很少一部分女青年的卖单。大多数女青年的卖单,注定都不会被同龄的男青年成交。
+ ]. Y1 P7 w' |% P, F% M- o
于是,这时候市场上出现了另一群多头力量,他们是一群已经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人。女青年们的报价,对他们而言,几乎没什么难度。所以,很多女青年选择和这些已婚中年男人成交,这就是包二奶现象。
+ b( C; Z6 |' x
6 @5 J' b# M+ _# V! j, C3 r- f$ j
中国当前社会,小三为什么这么多,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为能靠拼爹和同龄女青年成交的男青年,只占一小部分。女孩们想把自己在最值钱的时候卖出去,能供他们选择的买得起他们的同龄人,不是很多。
6 n9 P* i/ q* ?8 v6 w' D
那很多人可能要说了,给人二奶不可耻吗?在当前的婚恋市场,金钱才是唯一的道德,非物质的伦理道德,则回被人耻笑为迂腐。如果对此有困惑,请复习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一条市场箴言。市场本身,就是反道德的。
7 Y4 V' n- u9 C3 A6 G9 a
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在流动性上是充裕的,问题出在,年轻富有的同龄男青年在流动性上是稀缺的。所以这就导致了婚恋市场上多空双方的力量,出现了严重失衡和交叉的现象。
- k# R6 c' l, G$ q4 @0 D当一个市场出现流动性枯竭的时候,那么要让这个焦渴的市场重新活跃,只能引入做市商机制。购买力比较高的已婚中年男人群体的加入,就充当了这个做市商的角色。只要有女青年急着抛售自己,他们就毫不犹豫的买入。
8 X6 V, F7 L7 G; [, R
等多头一方的男青年们的购买力渐渐成长,有能力报价成交一名女青年的时候,中年男人做市商再把手里囤积的女青年平仓,卖给下一梯队的男青年接手。从做市商手里买入女青年的男青年,则被称之为接盘侠。
, C8 e* ]9 s' X
. I& J% b$ p; g5 @) Q  b  s
$ P0 k: F, R" G. r# T# B3 W
从上面的流动性分析来看,我们发现,婚恋市场的流动性出现了大问题。但是作为市场参与者,很多适婚男女青年,都没有深刻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根源。
% @! N. H# r) B" N几乎每一个女青年都认为,她要嫁一个有房有车的配偶,这是在现今社会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事。不然她就会被社会耻笑,不然人们就会认为她的报价太低,贱卖了自己。因为年轻漂亮的肉体,这种东西不具备阶级属性,任何阶级的女青年只要足够年轻和足够漂亮,那么她的估值就高。
" |& Z5 X4 @0 \* Z, R" ~$ W在一二三线
城市安家落户,买房买车,婚礼酒席彩礼生孩子养孩子,等等,所有的结婚开支加起来,平均需要200万左右。假设中国有3亿家庭,如果每家都有200万元的存款,那么中国家庭的全部购买力就是600万亿,换成美元就是100万亿美元。
而全球GDP总额才80万亿美元不到。所以,中国男青年和他们的家庭不可能有如此高的购买力,来满足让全国所有的女青年都能在大城市嫁给一个有房有车的男青年。
  V2 Q% g. z/ @, r
多空实力不对称,这是一个很严酷的现实。并且适婚男青年的估值,和他们在婚恋市场上的购买力,则严格的与他的阶级性所挂钩。阶级的不平衡,又加剧了婚恋市场的多空实力的不对称。
, l) b  U# t# @在多空头寸的力量严重失衡的情况下,大量的卖方空单,年轻的女青年们就出现了激烈的竞争。空头开始扫单,她们首先要吃掉多头买入报价最高的那个群体,又年轻又英俊家里又有钱的富二代,也就是被称之为高帅富的那群人。然后开始成交有钱年轻但是长的丑的富二代。
# v% o, N  H* \. f$ Y" K/ J% d+ e
等同龄的优质对手盘都被吃掉,天量的卖单,开始继续往下成交,在流动性出现枯竭的情况下,他们就会选择与做市商成交,也就是给有钱的已婚中年男人做二奶。
, L( Y8 _, \) ~5 Z* s
有的女青年,因为自身的道德自律,她们不会选择与做市商成交,但是在第一波的扫单中,又没有抢到高富帅,那么她们的挂单就会一直处于委托状态,期待零零星星多头的成交量,可以砸中自己。
- q" Q! b- G' F4 R! w, _/ P3 [
有的等不下去了,就会牙一咬心一横,冒险赌一把,去找个自己喜欢的人但是没钱的男青年结婚,对外则称,自己成交了一支潜力股,要和男青年共甘共苦共同奋斗。
, e" X. J& {4 }, G$ P) [) s7 W
但在很多女青年看来,这是一个高风险激进策略,大多数女青年宁愿做二奶,也不愿意选择和没钱的同龄男青年结婚。对于很多只看账面数字不看未来增长的女青年来说,现在没钱就是一无是处。至于未来有没有钱,现在看不到都等于白说。
$ p6 l7 i) T+ T. F没有成交到优质同龄男青年,也不愿意做二奶,更不愿意下嫁给没钱男青年的女孩子,她的卖单,只能一直孤单的处于委托状态。她只能一直等一直等,等到她越来越老,越来越不好看,那么她的价值就会越来越低。
+ |& f" m0 r: _4 d; W$ z  h6 Y% P
年纪一大,富二代看不上,做二奶没人要,自己又不甘心嫁给穷光蛋,还一直浑然不觉的没发现自己的价值在走低,报价还一直那么高,这样就会越来越无人问津,于是就沦为了剩女。
4 z$ o6 W5 i& K9 e+ y+ R" e0 e+ I3 ^8 E; p3 B9 t- H9 I0 i- n. ]2 m
$ E0 \  t  m2 W" v5 v有钱的人家,不可能给自己的儿子找个30岁的媳妇,那些事业有成的已婚中年男人,也不可能给自己找个30岁的二奶。而剩女自己则认为,她依然还是20岁时候的那个价值,所以她依然认为自己奇货可居,高高在上看不起跌停板上的穷光蛋男青年。
  z; j& x' b* P  W$ P% U2 ?; w& R2 m很明显,上面知乎题目中的这个女人,就犯了这样的错误,但她觉得她还有机会,所以她又跑去了北京。但她到底还有多少机会呢?这个大概只有她自己清楚了。
* }% T8 e  m* G- d/ U( C# @) a
作为空头,适婚女青年的价值,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路往下跌的。而作为多头的男青年,他的价值,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直在增长。
2 i# _4 T% A  H- D一无所有的男青年开始奋斗,大概到30岁左右,可能会小有所成。这时候,如果已经奋斗出头的男青年,他们依然不会选择一个已经30岁以上的女青年作为结婚对象。他们会努力的倾向于和未婚的20多岁的女青年结婚。对于20多岁的女孩子来说,如果嫁不到富二代,也不肯做二奶,那么选择一个事业看到曙光并且前途无量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5 I+ V, G" P7 s- F/ V
但是对于从零开始奋斗,到了30多岁依然还没有成功的男青年,这时候他们的购买力,不足以让他们成交足够年轻漂亮的女青年。就连长的丑的女青年也看不上他们,于是他们就沦为了剩男。
3 b8 d9 F! {/ ?. V3 Z
从生物学上讲,任何生物,它们演化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尽可能多的,尽可能在品质上优良的,繁衍自己的后代。但是从社会学上讲,尤其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人类演化的目的,居然变成了怎么变的更有钱。为了能更有钱,断子绝孙也在所不惜。所以斯宾格勒和马克思都说过,资本主义会让人类绝种。
4 P" Y5 Q9 z# y
文明演化和生物演化走上了背离之路,这种背离,表现在中国当前社会,就是剩男剩女们,被实际上剥夺了交配权,也被剥夺了繁衍权。
+ B- p! F6 u, @1 w7 K% X! t- K许多饱经沧桑的女青年经常感慨,大不了最后玩够了,找个老实人嫁了。其实这是多空双方两边的竞争失败者,最后凑合到了一起。女人的价值贬从涨停板那里一路跌到跌停板那里,在跌停板上,很多老实人的购买力就只能在那里报价。
/ [+ T5 a) _5 F8 x5 j1 J" `+ @
如今出现的群体性的婚姻危机,很多人把问题推到了没感情上面。人和人为什么没感情呢,圣人说仁者爱人,可没说仁者爱钱。圣人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可见,在一个一切向钱看的社会,用市场的手段来让人们互相恩爱恐怕是很难的。市场只会让人以利合,随即也以利绝。' ~+ P7 b  ~& u! r8 P2 Q
9 K$ t  l2 M' V: L/ x4 Q3 m/ `
不消说去爱人了,现在的人连自爱都难以做到。男人为了一部手机去卖肾;女人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出卖色相。这种不自爱的人,连自己都不爱,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
; H4 s  e# n' G6 b5 X/ D% s8 B
人为什么会变得这么绝情寡恩呢,一些知识分子们认为,是社会出现了道德滑坡所导致的。社会为什么会出现道德滑坡呢,这些知识分子继续分析说,是万恶的文革造成的。欺负死人不会说话,指鹿为马了几十年,这种行为艺术也该歇歇了,人们已经欣赏得心理疲劳了。
4 n" B2 ^3 Y) N6 {5 G; Y" k道德滑坡、感情不睦、唯利是图、婚姻危机,等等,恰恰都是最近几十年才出现的事。如果一个人今天被车撞了,然后说是昨天的黄历不吉利导致的,这种推理也是挺会自娱自乐的。
6 [: Z$ [" ]- m  l! y, `
如果以金钱作为最高追求,那么离婚率高升,恰恰是符合这种市场法则和精神的,也是婚恋市场高度发达和成熟的体现。它符合这个以金钱标划衡量一切的全部价值观体系。而以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那么才会显得离婚率高升是不妥当的。
! i/ r8 ]5 i8 O
当前社会的婚姻危机,他在最基础层面上,成因表现为社会分化严重,在婚恋市场上多空双方失衡。在感情这个更高一个层面上,它的成因表现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社会道德这个层面上,其成因表现为全社会整体性的精神廉价。
' q6 D+ q0 m* \& m3 {& ~, L4 S
如果把幸福作为生活的最高目标,把举案齐眉白头偕老,作为幸福婚姻的理想状态的话,只是单纯的以利相合的婚姻,就比较低级了。它就需要升级到以心相合,以精神相合。
4 {& w' y$ i  x4 `5 G- s$ ~. n% j4 j4 a
只是以利相合,物质生活的起起落落太快,容颜的凋残也太容易。只是单纯的以金钱和色相来守婚姻,是守不住的。为什么孩子再穷,父母都不会抛弃他们呢,但是夫妻就会因为穷迫祸患而相弃。因为父母对后代的心是慈爱,是以天相守。以天相守,方能法天贵真,法天贵真,才能有永恒真心。
2 O- P4 W- U& u) _. T# a
8 l; E; Y& u8 t2 E
4 Q# ~3 |7 \/ C. ^9 H" a
: \1 ~3 n7 s; I: d) q9 p* B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
/ s& @8 x& Z: }( Y2 d/ K  f4 _0 o这种精神,体现在《诗经》中,为什么那时候的人可以做到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呢,因为他们质素诚直。而现在的人,内心里充满了机巧诡诈,所以很难做到质素诚直,这就是在道德层面上,现在人结婚如此难而离婚如此简单的深层根源。
, y1 {; s* Q0 G# n9 T# P6 ]7 t6 w2 I. u% l& l$ E" h6 A
— — 终 — —
! L# H6 }  y0 F$ Z* u7 U6 |2 B2 ~2 E, H+ J8 U) K% D( e: V5 R
[/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