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863
- 主题
斑竹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乡居
0 ^- C1 q2 o1 L, [( T7 e邓建秀(湖南)
, ` f( J( B2 e& ?3 ?" F$ k& Y+ p
- Z3 K& Y, H. F2 b9 |2 ]" e8 G庐结溪边风拨弦,悠悠雅律伴余年。 l5 d5 h4 h. j6 X
( ]3 \5 C) W6 t# G7 N3 W% g" ?
趁闲桥上敲棋子,得暇山中觅杜鹃。, c, L! d4 W$ q
9 C9 f6 ~) {+ M; [, i' ?% R$ a大小诸峰云在壁,空濛一水棹生烟。8 g; ^2 [+ l4 ^( h1 i
d c; U: I& v. q3 E* j' S于今醉酒清狂后,时有新笺咏自然。/ ]2 a& h/ U4 t: q
+ Q: W$ a- O3 _, Z; ]+ G: U( n[乡居]这首诗,就像一幅唯美的水墨画,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乡野的宁静与自然的风光。
& t( U1 D5 O% p; [9 {7 x2 j0 Z8 }+ ]/ U( u. F# A: J4 o) h
每一句诗都仿佛在娓娓道来一个故事,让人沉浸在这份乡情之中。
" |* C4 m4 U& i) P. k) I
7 ^% X( h3 r% E4 Z1 g! x! b: O' ^% D首句“庐结溪边风拨弦,悠悠雅律伴余年。”便抓住了乡野的核心元素——小溪和庐舍。. |, X7 i+ J' b" q: W; g" n3 i5 ?
; c- a! T7 P' o. e# Z诗人将两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溪水的潺潺声仿佛是自然的交响乐,而庐舍则是这乐章的最佳听众。" ~/ I; x; v" E! i& P1 p9 X
& I: v2 `7 W! t4 U. m
这种独特的比喻方式,使得读者对乡村的宁静生活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V: e+ i7 @7 g% {. b3 w
, h+ H8 j0 y6 B2 V6 f$ `“趁闲桥上敲棋子,得暇山中觅杜鹃。”则进一步展示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自由。
# X7 X. w9 `) k( ], }; U. E
7 F3 l' s5 {/ @" D, A0 d5 N1 ^, H) `诗人喜欢在闲暇之余,于桥上敲棋子,享受着这种安逸和平静。
) \% B) A# Q( V" [9 f3 V( L& x( |- _/ E( j
而在忙碌之后,她还会到山中寻找杜鹃,欣赏这种自然的美景。) x: u( b S* o; Y j- Q
/ Z8 W$ a, L1 y& \; y# c- [
这种生活方式无疑是一种对大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 I& C) ]& v/ d4 h" r4 W" ?: v% c! |
“大小诸峰云在壁,空濛一水棹生烟。”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直接描绘。# E( _& M2 L V5 [4 [0 Z; v2 ]6 m* Q
8 Z; e! ~/ P4 x4 M
诗人通过对山峰和溪水的描绘,展现出乡村景色的壮观和美丽。
5 ]& Q- T5 m# g& u1 w
& q& c! a" C x6 h G而“空濛一水棹生烟”这句诗,更是将溪水的雾气比喻成炊烟,给人一种乡村生活的真实感。5 n( H5 s! H) w2 g0 ?, b' u% U$ S
, \: q0 p! [' x( O4 F# Q最后一句“于今醉酒清狂后,时有新笺咏自然。”则表达了诗人对乡居生活的热爱和感慨。* N. W7 u; t( u5 G# }# _; p2 I
# j& e ~% k0 \
她喜欢在醉酒之后,用新的诗句来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X: P. z6 j* h$ O6 X
6 Y" Y% n" V% }8 u* p
这种对生活的热情和表达方式,无疑加深了我们对诗人个性及其生活态度的了解。" L# P) }4 {3 L+ Q2 g
: @9 M/ m8 R8 k D$ N4 p整首诗通过对乡野风光、乡居生活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自由和美丽。
) E* l4 U! r2 D! ^3 b6 A- ?3 f& Q6 ]- G
这不仅是一首唯美的诗篇,更是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0 _3 e) y. J9 h
$ P9 d7 k& O0 {7 X) B( k3 {' j
让我们在赏析这首诗的过程中,不禁对那片自然与和谐的乡村世界心生向往。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