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07476|回复: 9
收起左侧

官亨村:一张红军借条 见证着红色传承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3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5年9月14日上午,4辆大巴车从小垣社区出发,分别满载着百余名汝城钨矿子弟(矿二代),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来到汝城县延寿瑶族乡红色基地参观。当我们抵达官亨瑶族村,这里不仅是青石寨阻击战的主战场、而且还是“红军借据”感人故事的发生地。1934年11月初,官亨村一位叫胡四德 的瑶民在胡氏祠堂内发动乡亲筹集稻谷、生猪、鸡等物资支援红军,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出具了一张借据,直到62年后,胡四德的后人在家墙壁夹缝中意外发现了这张弥足珍贵的红军借据。" e* Q# L- y9 \6 B- U, o5 E
       1996年暮春的一天,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村民胡运海,正准备砌一个新灶,无意之中从墙洞里挖出了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打开铁盒,里面有一张泛黄的借据。纸上的毛笔字迹,记录了一段军民深情的往事:“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壹佰零伍担,生猪叁头,重量伍佰零叁斤,鸡壹拾贰只,重量肆拾贰斤。此据。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具借人叶祖令(印章)。一九三四年冬。”
0 Z, D; l! p: |' B) T  G$ F
        胡运海挖到红军借据的消息不胫而走,香港收藏商闻讯前来高价购买,胡运海谢绝了,并将此事报告了村干部。村里立即上报县人武部、民政局,同时给中央、省、市民政部门去信。不久,便收到了回音:据查实,写借据的叶祖令(汝城热水镇人)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司务长,于 193412月在长征路上作战时英勇牺牲,时年28
+ R: l. S) K, y/ u* ?! K( H
       193411月,红军长征先遣部队到达延寿,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消除了当地瑶民的疑虑和担忧。通过一直偷偷观察红军,深有名望的老人胡四德还发现,红军部队其实早已缺粮严重。在胡四德的提议下,村民匀出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由青壮年挑着赶着,送到了红军指挥部。临别之际,红三军团司务长叶祖令找到了胡四德。他表示,村民之前支援红军的粮米等,红军一定会还,但眼下红军遇到困难,只好先打下借条,并承诺待革命胜利后归还。如今,这张借据的复印件,存放在汝城县延寿瑶族乡官亨村“一张借据的承诺”专题陈列馆。1997年,汝城县人民政府向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兑现了1.5万元,胡运海将其中的1万元捐献给村学校。一张借据,历经62年漫长的岁月,传递延寿瑶民与红军的珍贵情谊,承载着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之情。, D# J. w; F0 m" g* m/ U& C
       如今,胡四德的故居也已修缮保护起来,并对外开放参观,在胡家老房子旁边还修建一座《一张借据的承诺专题陈列馆》。进入胡家老房子,大厅里摆放着一张八仙桌、两把灯笼椅子和一些平常物件。左边是一间侧房,里面放着一些农用工具。大厅的右边是厨房,也是借据发现的地方,在灶台墙壁上,还能看到胡四德当年收藏借据的墙洞。厨房里面的隔间是卧室,一间狭小的隔间,只能放下一张床铺。参观完这里,行走在官亨村中,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感受这座曾为长征红军筹集大量粮食的村庄。5 B( e! s' W' l% T6 @
       不多时我们便来到一块大坪地,旁边有一栋建筑,门匾是《胡氏宗祠》,也是当年官亨村百姓筹粮、送粮的地方。这座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的祠堂,经历着历史的沧桑,也见证了民拥军的感人故事。在《胡氏宗祠》不远,就是著名的青石寨战斗遗址。这里矗立着两座不高的石头山,在山脚下有一座红军烈士墓,埋葬的是当年不幸牺牲的红军战士。他们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当年战斗的硝烟气息,每一块石头、每一寸土地都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

( L) b0 \" V- H7 Z' [  D% w9 E! B- t- d$ c- c' X2 \. a; @. 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0:3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_0641(002)_副本.jpg

* D# s2 o3 K$ B6 W
官亨村牌坊

3 y& k  K+ t# a5 |- k$ C
" N) u' B/ y%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2:01 | 显示全部楼层
b68f25164befdf3078af922fb55d8027_副本.jpg
! I- j8 Z" H. ^; ~
/ y1 P) @/ e/ G; L/ A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4f72fa6f3e088442e8101b9f5fb9e66b_副本.jpg

+ r- q/ J( ]  C) O  S8 z" w( o& ]4 c9 g' r" r,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4:16 | 显示全部楼层
c72f5e5fd12602447da989697891b505_副本.jpg

) \3 X# p' R' d7 z" ]+ ]
借据

: y; f+ W& D4 l& E, f) ?! j) }! U  m#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5:47 | 显示全部楼层
35d243df07b683420949bc56cc3ec0c3_副本.png
  W* F6 @$ Z) E  D
1 B) T4 I0 F. B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6:57:03 | 显示全部楼层
fa43b6b4fdea6d0eb3f76b386ee5840f_副本.jpg

: J' L# O3 _- u+ Q; B8 g4 l) Q/ C! Z+ c! q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华林 发表于 2025-9-28 07: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54d97f4d9e26367472d6bd17c1574998.jpg

2 J# G/ ^4 R- w9 _  V7 V9 Z
叶.jpg
6 \, H3 F$ W& b/ u1 s+ u$ N

3 V. N6 w6 O#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黄华安 发表于 2025-9-28 1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泛黄的红军借条,落款处盖着一枚褪色的红色印章,印文依稀可辨。这张小小的借条,不仅是红军严明纪律、秋毫无犯的生动见证,更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实物载体,它跨越时空,向我们诉说着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初心使命,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红色精神,砥砺前行。
% \; ^/ j4 f0 s7 Q- v* 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微笑人生 发表于 2025-9-29 09:08: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物价值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