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19637|回复: 2
收起左侧

临终时的三件大事

李鹏飞 发表于 2022-9-25 11: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李鹏飞 于 2022-9-25 11:12 编辑
9 V. \! U; B3 `* t; f/ x% L9 W; G. {: h  S1 D
  人过世后第一件事找阴阳先生择个吉时入殓,有些地方习俗习惯入热殓,赶紧擦澡穿衣裤等。但风水师也要学点临终后入殓的注意事项:
现摘录:
  临终时的三件大事
(语译,原名《临终三件大要》)
  人生最悲惨的事情就是死,可是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免掉死。因此,要想自利利他的人,不能不早点考虑这件事。其实,这个字,本是假名。由于前生所招感的一期报身结束,舍弃这个躯壳,又另换别的躯壳罢了。不懂佛法的人,当然毫无办法可想,只好随业力流转了。现在既然知道如来普度众生的净土法门,自然应该生信、发願、念佛,预备往生的资粮,以求摆脱生死轮回的幻化痛苦,实证常、乐我、净的真实快乐。
  假使自己的父母、兄弟、眷属,得了重病,已没法治愈的。你应当发孝顺慈悲之心,劝他念佛,求生西方,並给他助念。让病人在这里死后,就往生净土,所得的利益是说不完的!这里提出三件大事,作为帮助临终的人往生的根据。言语虽浅俗,意义出于佛经。希望阅读的和听见的人们,遇到这种事,就照样办。所说的三件大事:善巧开导安慰,使病人树立正信;大家换班念佛,以助成他的净念;切忌搬动啼哭,以免误事。真能按这三条办理,定能消除夙业,增长净因,蒙佛接引,往生西方。只要能往生,便超出凡俗,进入圣境,了脱生死,出离轮回。再继续进修,最终必定达到成佛的果位。这样大的利益,完全依靠眷属助念的力量。能这样做,对于父母才是真孝顺;对于兄弟姊妹才是真友爱;对于儿女才是真慈爱;对于朋友和一般人才是真慈惠。用这个来培植自己的净因,启发人们的信念。久而久之,不难互相影响形成风气哦!现逐条说明,才不致到临时不知该怎么办。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使病人树立正信。
  恳切劝导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果有应交代的事,立即交代清楚;交代以后,就不去考虑。心想我现在要随佛往生佛国,世间所有富贵、快乐、亲属等等幻境,都是障碍,会造成祸害。因此不应生一念留恋的心。应当明白:自己的一念真性,本没有死;所以说的,不过是舍弃这个躯壳,又换上别的躯壳罢了。如果不念佛,便跟随善恶业力,又投生到善道、恶道当中。(善道,即天道、人道。恶道,即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阿修罗道,也可叫善道,也可叫恶道。因为他们所种的业因和所感招的果报,都是善恶夹杂的。)如果在临命终时,一心念南無阿弥陀佛,用这样至诚念佛的心,必定感佛发大慈悲,亲临接引,使其往生。不要怀疑自己是业力凡夫,怎么能够短时间念佛,就可以出离生死轮回,往生西方净土?应该知道,佛是大慈大悲,即使十恶、五逆;罪大恶极的人,临终地狱境界现前。这时如有善知识,教他念佛,或是念十声,甚至只念一声,也可以获得佛的接引,往生西方。这样的人,念这几句,都能往生;又怎么能怀疑因业力主、念佛少而不得往生呢?应当知道:我们本来具有的真性,和佛一样。不过由于惑业深重,得不到受用。现在既皈依了佛,如像儿子依靠父亲,只是回复自己本有的东西,并非分外的事情。还有,佛过去发願:如果有众生,听到我的名号,能够深信、切願,甚至只念十声;如不得往生,我便不成佛!因此,一切众生,临终发心念佛,求生西方的,没有一个不被接引的。千万不要怀疑!怀疑就是自误,为害甚大!何况脱离这苦的世界,是最快心的事,就当产生欢喜心,千万不可怕死,怕死还是要死,反而没有往生的份了!因为你自己的心和佛相违反,佛虽然大慈大悲,对于不接受教导的众生也可奈何!阿弥陀佛这个万种功德所积成的宏大名号,好像是一座大冶洪炉。我们多生的罪业,好像空中一片雪花。业力凡夫,因为念佛,业障被消灭。好像一片雪接近洪炉,就化为乌有一样。又何况恶业既被消灭,所有善根自然增长丰厚。怎么能怀疑不得往生和佛不来接引呢?这样周到开导和委婉安慰,病人自然能生起正信心。这样劝说病人的主要内容。至于做儿女的,要尽孝心、诚心,也就在这里。万不可跟随俗情,求神靠医。既然用心去做这些无益的事,那么对于念佛这件事,便会分散诚心,无法感通了。许多人在父母临终时,不惜钱财,请许多医生来看,这叫卖孝,想让人们称赞我,对父母能够尽孝。殊不知天地鬼神,早已看透你的内心!所以,凡是对父母丧葬这些事,过分铺张浪费的,不受天灾,定有人祸!做儿女的人,应当注重使父母的神识有好的去处!那些世俗人所称赞的,本不值明眼人一笑;何况还去极力追求,以造成不孝的大罪呀!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成病人的净念。
  前面已经开导病人,让他生起正信。可是病人心力衰竭,莫说平时不念佛的人,不容易不间断的念佛;就是平常念佛的人,到这时也全靠他人助念,才能得力!因此,家里的亲属们,都应当发孝顺慈悲的心,为他助念佛号。如果病情还未到最后阶段,可分班念,宜分三班,每班规定人数,头班出声念,二、三班默念。如果有小事,可默念着去办,值班时就不能离开。二班念完,三班接念,依次轮换。念一点钟,歇两点钟,即使经历一天一夜,也不很辛苦。(译者按:现在可用念佛机助念,大大节省人力。当然要配合人念,更为至诚恳切。)应当知道:肯为人助念求往生的人,也会获得别人助念的果报。且莫说是为父母尽孝应该这样,就是为一般人助念,也是培植自己的福田,增长自己的善根。实际是自利,不只是为别人。若能成就一个人往生净土,就是成就一个众生成佛,这功德真不可思议哦!三班替换,佛声不断;病人精力还能念,可跟着小声念;不能念,就耳里专听,心无二念,自然可以和佛相应。念佛声,不要太高,高易伤气,难以持久;也不太低,使病人听不清楚;不可太快;太快使病人跟不上;太慢感到气接不上,也难得效益。只有不高不低、不快、不慢,字字分明,句句清楚。使病人字字句句,进入耳中,经过心中,才能获得受用!念佛的法器,只用引磬,其他一概不能用。引磬清,听到使人心地清净;木鱼声浊,所以不宜用在临终助念。还有,宜念四字佛号。开始时,念几句六字,以后专念阿弥陀佛四字,不念南無二字。因为字少容易念,病人或是跟着念;或是收心听,都省心力。家里的眷属这样念;外面请来的善友也这样念。不管人多人少,都应该这样。不要念一会,歇一歇又念,使病人的佛念间断。吃饭时,要换班吃,不能断佛声。如果病人快要断气,应三一齐念,直到气断以后。再分班念三点钟(时间越长越妙)才休息,以便料理和安后事。
在念佛的时候,不让亲友到病床前,说些安慰话;应该跟大家一道为病人念一定时间的佛,才是真实感情,才有益于病人;如果用世俗情,等于推人下海,从情感说虽可理解,从道理说实痛心。这事在于主持人明白道理,预先安排人劝说亲友,以免到时碍于情面,使病人牵动情感,分散心力,以致受害哦!
  第三,切忌搬动啼哭,以免误事。
  病人临终的时候,正是凡、圣、人、鬼分路的时候,一发千钧,非常要紧!这时只能用佛号去开导他的神识,千万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动卧处。不管他怎样坐卧,只有照他原来姿势,不能够稍有移动,也不可对他表露悲伤样子,甚至啼哭。因为这时身体已不能自主,一动他,使身体手足,均受扭折的疼痛,疼痛便生起嗔心,致佛念停息。神识随嗔心去,多半堕落毒蛇猛兽一类。可怕得很,可怕得很呀!如病人看见悲伤啼哭,便产生情爱心,致佛念停息。神识随着情爱心去,造成生生世世无法解脱的缠缚。这时候最有益的,莫过于一心念佛;最有害的,莫过于搬动、啼哭。如果搬动、啼哭,使他产生憎恨心或情爱心,这样还想往生西方,连万分之一的希望都没有了!
  还有,人在临终时,热气从下向上的,是超生的现象;从上向下的,是堕落的现象。所以有"顶圣眼生天,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但只要大家诚心地助念,自然可以当下往生西方。万不要常去探摸,如果神识还没有离开,因感受刺激,内心产生烦恼、疼痛,以致不得往生。这种罪过,实在是无量无边呀!希望亲友们,各人恳切念佛,不要探摸他的热气,测验他什么部位最后冷。当儿女的人,在这事上留心,才是真孝。如果照世间种种俗情做,更是不惜把父母推下苦海,来求得一般无知无识的人,称赞自己能够尽孝道。这种和罗刹女的爱一样。佛经说:罗刹女吃人说:我爱你,所以吃你那些无知的人的行为,使父母失去快乐而得到痛苦,豈不和罗刹女的爱人一样吗?!我这样说,並非不近人情,是希望人们从实际讲求,务使死者往生,生者得福,以满足孝顺的儿女们,爱亲的一片诚心,不觉说得似乎有些激烈。真正爱亲的人们,必然能够凉解。
顶圣眼生天等语,是说人已断气,全身冷透,唯有头顶独热的,必是超凡入圣,了生脱死;肚腹热,生饿鬼道;膝盖热,生畜生道;脚板热,堕地狱道。这是由地各人在生时,所造善业、恶业、到这时的感现,不是用别的方法可以造假的。这时如果病人,能够至诚念佛,再加上眷属、善友们助念的力量,定可以带业往生,超凡入圣。不要去时常探摸测试,反致误事。特为嘱咐,並且非常盼祈!
  注释:
     ①十恶: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欲;憎恨;邪见。
     ②五逆:害母;害父;害阿罗汉;破和合僧;出佛身血。
     ③世间俗情:指说安慰话,感伤、叹气、甚至啼哭等。
( }! X, U) ?3 B! O1 X3 Y

( u3 {' I1 H: d+ [. v) e% T  ]( A2 J4 Y,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外来妹 发表于 2022-9-26 08:5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患者走向他生命中最后一个阶段时,身体都会发生一些转变,家属需要清楚并留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剩下回忆 发表于 2022-9-27 09: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科学家一直想搞清楚人死后是否还有灵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