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这是每位医者的职业誓词,更是他们崇高医德和无私精神的映照。正如耒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罗会任所说:“医学是爱的事业,大爱成就大医”。
+ M+ @) Z- m& T3 i$ p; G7 j3 l4 f& K9 w5 k1 ]) |
每天早上7:30,罗会任都会提前来到办公室,查阅当天病人病历,为新一天工作做准备。早上8:00,作为科室主任,罗会任会准时组织科室人员例行召开晨会,组织安排新一天的工作;8:30,他返回诊室,开始到病房查房。 每周星期一,都是医院就诊高峰日。不到7点,罗会任就会来到医院。几乎每天,罗会任都是第一个到达科室,曾经有医务人员问,“罗主任每天都这么早来医院,辛苦吗?”当时罗会任只是平淡地回答:“已经习惯了,没什么苦不苦的。我们早,病人比我们更早。”很平淡的话,却是一个医务工作者对医学事业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 神经外科的病人大都是脑部创伤、脑溢血、脑血栓等“急症”,并且经常是危及生命的“重症”,因此罗会任一直都是“保持警惕、随时准备上手术台”。即使在休息时间,罗会任也不敢放松。“你呀,每次出来玩,又不喝酒,又不抽烟,真是格格不入。”朋友经常这样调侃他。“作为一名医生,我要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在病人需要的时候才可以随叫随到。”罗会任解释道。
2 y. l2 [2 R1 T H& t7 b' V' j8 S. ^' ]; }! M) F& p: ^
医生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没有周末、节假日。对于神经外科的医生来说,节假日往往比平常还要忙碌。特别是逢年过节的时候,频繁的交通事故,暴饮暴食、饮酒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脑部创伤、脑溢血、脑血栓等病人激增,这时候罗会任都会坚持留在医院,与同事们一起奋战在一线。 o% B; j4 J7 W0 t# Y$ n3 j
2008年冰灾,恰逢罗会任家乔迁新居,按照习俗,要在家里过年。然而,为了科室的工作,为了病人的安全,罗会任摆脱了俗礼的束缚,与其他医生一起坚守在医院,共度寒冷的黑夜。因为停水停电,工作人员就餐困难,他就从家里带来饭菜给大伙吃。科室主任的关爱,在这种极端的天气里散发温暖的毫光。
( \; J; \# ?5 c' G! x$ t6 z 2018年9月2日,南京镇李女士不慎摔倒后,神志不清,从其他医院做了检查之后被转送到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李女士12点45分入院,半小时后,病情就发生了变化,出现脑疝,情况危急。罗会任当即安排进行手术。一直到下午6点,手术才结束,病人病情得到控制,转危为安。 神经外科手术量不大,但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强度大,一般都要持续几个小时。罗会任虽然是神经外科主任,但他仍然坚持在一线,一年要做上百台的手术。“有些手术要求比较高,例如开颅手术,我还是要亲自上台才放心。” 4 I- t- Q. Q8 e8 e/ ~
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病情重,变化快,病房管理复杂,其他科室甚至不愿承担这类病人的诊疗。罗会任却主动向领导请缨,毅然在科室开展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治疗。开展这项业务后,会诊多了,加班手术多了,医生更辛苦了,但是给病人带来了更多方便。“以前这类手术都要送到衡阳做,可是辗转奔波可能会加重这类病人的病情,家属照顾不方便,而且费用也会高很多。”罗会任道出了他开展这项业务的初衷。 现在,每年有近百名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在耒阳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免去了辗转外地治病的辛劳不便和巨大的经济压力。 罗会任的办公桌上,总有一本书。“学无止境,特别是医生这个职业,会不断地遇到新的问题,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除了自己主动加强学习,作为科室主任,他还会带动督促科室医护人员集体学习,共同提高。每周二下午是科室固定的“集中学习时间”,科室每个人轮流讲课,共同学习,相互促进。 急病人所急,解病人所忧,罗会任20年如一日地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好医生”的标准,用自己的无私与善良,为患者撑起了祛病除疾的保护伞。 2 w8 o2 Q' B3 m. ^: k) A
耒阳市全媒体中心记者/陈 娟! U7 C3 [1 ?# I' a9 ?4 g
编 辑/周云霞 责任编辑/黄 炎 来源:健康耒阳
* O- h) u6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