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5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段初生 于 2011-8-11 16:27 编辑 8 G# W5 p9 Q5 |3 @- F5 d
s& h- @/ P5 ~# B 关于大革命时期党内合作的争议和探讨+ N" x) C3 b, U, U1 |1 h
如何评价大革命时期的党内合作,是党史界至今仍在争论的问题。有学者认为,国共“党内合作”策略应给予肯定。历史地观察这一合作方式可以看到,它既有相对的合理性,并在合作后带动了国共两党的大发展和中国大革命的掀起,取得了国民革命的新成果;也由于共产国际、苏俄代表认识与导向失当,使中共在合作后处于从属地位,客观上导致诸多矛盾迭起、胶着,最终引发国共合作破裂和大革命失败。有的学者认为党内合作战略是共产国际、中共党内不同意见和矛盾融会、和合的结果,体现了“和而不同”的文化精神,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方向。但它并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策划,因而导致实践中产生许多难以克服的问题。
" s: E ?/ ]4 ^$ e7 U" V8 r* { 有的学者则对党内合作作了否定的评价,认为大革命失败的原因虽是多方面的,但党内合作无疑是一个更直接的原因。因为争取国民党的领导权与帮助国民党改组,遵守国民党纪律与保持**的独立性,是一个二律背反的公式。这种合作形式,使中 共争取国民党内的领导权,亦即争取对统一战线的领导权几乎变得完全不可能。/ S, y; ]7 U! ~' i O8 ]0 u# @9 g
4 S* p% H7 E* I9 |: n; |$ z8 w2 m3 }! A, o: ]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