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
- 主题
顾问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首先站出来的是秦相范雎,范雎有办法。他先派人带着大量的金钱来到赵国境内,收买一些贪财的官员和百姓,让他们四处散布流言,对赵国人说:“这次长平之战打了这么久还没结果,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赵国不会用人,他们不知道秦国最怕的、最难对付的将军是赵括,那个老家伙廉颇早就不中用了,你看他除了躲起来还能干什么?说不定啊,他自知不敌秦军,早图谋叛变了。”
. u6 ?9 r0 k8 A
3 g* w* m) u9 f+ o6 J9 k结果这话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传到了赵王的耳朵里,赵王本就很反对廉颇的坚壁高垒战术,又对他屡战屡败损失兵马的现状不满,早有换帅之心,只是迟迟下不了决心。这下听了范雎的反间之言,他便更下定决心,当即用赵括取代了廉颇。
2 Z5 \" G( Y! ]- v. K5 l
* ^* `2 s8 S) E9 L2 p& R临阵换将,是兵家一大忌。
. K, k' S$ _& b/ L2 ~' M) i4 S9 U- C# F5 o* [- [
这个赵括,是名将赵奢之子,赵奢曾经率军战胜过秦国。据说赵括从小就很喜欢研读兵书,谈起带兵打仗来滔滔不绝,连赵奢都说不过他。别人都夸赞赵括,唯独赵奢说:“上阵打仗那是要拼命的,这小子总以为打仗很简单,这点很危险。将来赵国要是让他当将军啊,肯定是要失败的。”
! l& R' {. j, q; |( @( E' Y3 o8 M* n. F% }
赵括受命前,他的母亲也反对他上阵打仗,可是赵王不听。0 p5 L9 g8 X" u, t6 N: P
1 K* I( H7 U$ P$ C( s3 W1 K一听到赵括上任的消息,秦国另一个“隐形炸弹”便站了出来,他就是这场战争的主角——白起。
( `7 j! S0 x3 X: ]9 t# ]0 ~6 L6 r' t3 n0 F5 t/ K( L8 \+ i3 J
白起接替秦军原主帅的消息,当时是被严密封锁的,秦军中甚至有军令,谁敢把白起接任的消息泄露出去,杀无赦!为什么呢?因为秦国怕赵王因为白起的百战百胜而反悔,再将老辣的廉颇换回来。
6 l1 h) z4 o9 }1 g* ^! f) u9 ?) k3 u% V9 Q/ W3 h% R
赵括一到军中,便全部推翻了廉颇的策略,改为以攻为守,全力出击。* X. p8 ]2 u* V1 z
- T- f, k/ K3 l3 _0 x, a
这一策略在起初好像颇有成效,因为一向奋勇作战的秦军主力遇到赵军,交锋不过几回合,就败了下来。
% N4 O* K% a- Y, B9 l9 A' M: K% B8 [6 [ v2 `2 b$ U: S
赵括求胜心切,看到秦军狼狈之相,兴奋地令赵军全力追赶。于是四十多万大军离开了自己的壁垒,浩浩荡荡追击秦军去了。
( d4 E6 c! \4 M& o- e2 f
7 s1 N" V) ]4 h7 r; g8 }" L6 p. p这个书呆子万万没有想到,这是秦军设下的一个陷阱,他更没想到,白起事先已经派出了两支奇兵跟在赵军之后,准备随时断绝他们的后路。
6 [! l* m* ~$ s" t& `: l) L
7 M- z8 I- _5 [9 s* B秦军且战且退,一路将赵军引至己方的营垒跟前。赵括见已经打到秦军大本营了,更是
' k1 C, e9 X0 V2 v, H
% M- q% z% {& c9 ~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命令军士全力攻打秦国营垒。
( h: K6 j( K8 R/ X6 Y5 q1 C/ s1 S. E
/ E0 i. f; \: D8 I) T) ?那营垒岂是一般坚固?赵军兵士剑再利,弓再强,也难以攻破秦军营垒,不但如此,骁勇善战的赵国壮士们,也因为攻击营垒而精疲力竭了。- y9 T7 }$ |9 U$ @' S" a' L
+ L1 y6 I, w. ]' m* i; M, A: {+ r正当赵括考虑原地休息之时,四面忽然喊声大起,跟随赵军的那两支秦国奇兵合力杀到,迅即将赵军围得水泄不通。一面是营垒,一面是敌军,赵军进退不能。幸好人数众多,赵军还没有到无法抵抗的地步,赵括只好下令停止进攻,原地筑起防御工事,等待援兵。0 A: C* x+ D. I2 t3 l ^/ x4 f
, p" U) B3 a, V, |就在赵军建筑工事的时候,白起又派出五千轻骑兵割断了赵军的粮道。如此一来,赵军连饭都没得吃了,四十多万人彻底成了瓮中之鳖。2 I' N/ a1 M5 ^7 r* y
6 w4 V" _( H; l& \. _秦昭王听说战局有了转机,胜利就在眼前,立即发动附近所有十五岁以上的壮丁到长平助战,以帮助白起截断赵国援军,继续阻塞粮道。4 t; q' f# W6 z4 r/ ~! S+ t
+ b, ?5 r: N% ~3 n赵军被围困了四十六天,粮草断绝,军心涣散,最后竟然互相残杀以充饥。这一个多月时间里,赵军也多次分为四队,轮番出击,试图冲破包围圈,但都不能成功。最后一次突围,主帅赵括亲率精锐战斗,奋勇杀敌,不幸被秦军射杀,一命呜呼,只为世人留下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
8 u" ?' c8 O- L* j9 X; u
7 r5 Q7 p) D3 ^; l( z; m2 y( j# F3 M主帅赵括一死,被围的四十万赵军全部投降。; W3 n2 n. U: W$ G! l! b9 W, @
5 i6 N% y! f( {1 X7 x
白起接管降兵以后,也曾为如何处置俘虏而犯难。经过反复权衡,他认为赵军反复无常,终究不可信任,如果收编他们,将来迟早是要作乱的,干脆来个斩草除根,只留二百多个年纪小的回国报信,其余全部坑杀罢了。
7 G- T5 R) X0 t5 [) Q* M* t* t. Y) ~: b0 r' G
白起的将令一下,四十万铁血男儿成了“战**”座下的累累白骨。 e6 @- B2 N. b6 q/ p/ O
- V" }* K" O: p
当时的长平简直就是人间地狱!
5 ]3 f/ d5 p" f3 W( ]# L5 J
+ G* A0 e `5 E- b# `1 @: @0 z长平之后,贵为武安君的白起再无大战,晚年的白起疏于为臣之道,时常违抗命令,得罪秦王,因此君臣矛盾日益深化。再加上才能虽高,但心胸狭窄的秦相范雎不允许白起比自己功劳高,又常进谗言于秦王,白起在秦王心中的地位一日不如一日。最终,白起被贬为普通士兵,秦王赐剑,令他自裁而死。
) W4 V* D7 R* `4 r
' V7 ~" e7 o# V2 ~; r$ {1 A白起死前捧着剑大声问道:“我因为什么得罪了上天而遭此厄运啊?”过了很久,他才又自言自语道:“我本该死,长平一战,我坑杀四十万将士,这就足以让我去死了。”3 Z; g c$ d) n1 c8 F4 b
! f! T; Q8 W3 g$ e! J3 z, P2 I话音未落,白起剑落气绝。 ; F9 A/ I- Q. r0 ]! k'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