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47540|回复: 1
收起左侧

“真小人与伪君子”一说

生活是奇迹 发表于 2012-2-15 15: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总是如此荒谬与无聊,类似“范跑跑现象”又总是“推陈出新”,最后还是忍不住要在这里说几句了。: Z5 }: D4 Q" x% q
  & p2 W- e! p7 j) I* k3 r. i
  08年的那则报道如是云:
% _# a$ x; Y/ c. v  
5 E' q& J0 S6 j5 r, v/ N  在6月7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中,范美忠就自己“先跑事件”与节目嘉宾展开辩论,作为观点对立方的郭松民用“无耻”、“畜牲”、“杂种”之类的字眼对范美忠进行了辱骂,情绪异常激动,中途甚至一度愤怒离场,事后被网友冠以“郭跳跳”、“郭道德”之类的绰号。& c( W6 o0 g3 y. y1 P
  * N) w4 G: h9 Y' ]1 E- [, f% G
  事后郭松民在自己博客上发文《做客凤凰卫视:无悔愤怒》。文中表示,他虽然对自己在台上的愤怒表现感到不满意,但并不后悔。因为“生气,也就是愤怒,在中国仍然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我具备了某种稀缺的品质。我没有被他们同化,我没有麻木不仁,我不是冷血动物。”' b  m4 d2 w- O! b5 g
  2 f* o" v* h7 I: I' E
  昨日,网友“浪漫的老虎”在凯迪网发帖表示,自己在看完节目后,突发奇想,若让网友参与挑选,他们会选谁作为孩子的教师?帖子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网友们纷纷回帖,令人意外的是,多数网友选择了范美忠,因为“他会让孩子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而不至于让他从学校出来后一无所知、无法适应。”至于郭松民,网友认为“他将所有的道德小人嘴脸都集中了,这种嘴脸只会害了孩子”。网友“自言自语着”则总结道:“如果你的孩子是想选老师,应该选‘范跑跑’。如果你的孩子想学立牌坊,就该选‘郭跳跳’。”! b! q* p1 _" g& M8 z" n
  ) N, [" W, k& {' s
  令我惊讶、愤怒和悲哀的其实还不是范跑跑或郭跳跳本身,而是可以说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社会大众的那些网友的反应——从这里显然可以看出,这种反应,不是某一两个人,而是当代社会一定程度上的一种群体性表达。如果按照“存在即合理”的逻辑而言,那既然这种反应是一种属于当代的社会群体表达,则其合理性就是不容置疑的;可是,照我的理解,“存在即合理”所说明的,不过是“存在”的现实性内容而已。至于它是否合理,还当从人类社会的发展这一角度出发进行追问——大凡讨论某一问题的背后,其实有着我们所先在地抱有的某种理想观念和态度;如此,则这里的如范跑跑等引起的争议的存在的合理性问题,引申而出的其实是我们对于人类自身、人类社会是否还有着理想层面的追问与努力这一问题(“合理”的“理”本就包含了理想层面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一追问与努力,则无论范跑跑也好,郭跳跳也罢,代表相当一部分社会群体的网友也罢,其所议何如,所为何如,都属于“干卿何事”的范畴,而大可任他争去议去;但显然地,即便在当代这种情形下,我们每个人对于人自身、人类所处的这个社会,恐怕多少还是抱有着一点理想的因素吧。如此,讨论的必要性和意义,还是大大具备的。( k/ [: F& h- v. l+ \2 U6 \
  / F1 n# l# s8 b$ h% F7 P9 O- ^
  且不说“如果你的孩子是想选老师,应该选‘范跑跑’。如果你的孩子想学立牌坊,就该选‘郭跳跳’”这话背后暴露的,是持此论者在逻辑推理上的幼稚可笑(真不知这种把一涉及道德问题就跟所谓“立牌坊”联系或等同在一起的人,到底是脑壳进水了还是一时被猪油蒙了心,或者他根本不懂什么叫“立牌坊”);单就对道德的关涉或强调而引起的巨大反应而说说吧:愚笨如我,实在想不通为什么网友们会对郭松民有那么大、深的厌恶,而冠之以郭跳跳这明显饱含贬义的称呼?为什么在郭松民出来后,立马就发现了那个范跑跑真实的一面了?为什么甚至有人会觉得那个范跑跑有思想了?; c9 _* `' S; L: ?4 E" e
  1 X) v8 Q2 X8 ~4 `( c' j
  由此,我想到了当代早就甚嚣尘上的关于真小人与伪君子的争议及其背后所揭露的人生观、世界观等。在此问题上,多数人都作性情状而谓,宁当真小人,不做伪君子!如果去掉了小人、君子前面所冠的那个真、伪字,估计大家都会希望自己当当君子,而鄙薄小人;一加那两个修饰词,则观念全变。这之中透露的信息当是如此:当代的人们还是一如既往地有着对“真”的追求与对“伪”的鄙弃;较之前赋予君子以“真”小人以“伪”的传统来说,当代君子小人、真伪之间的界限模糊甚至混淆,或者说早没了所谓君子,有的只是伪君子。在这种情况下,当代人们遂宁愿由当真小人以求真,而不愿做伪君子而伪。但是,我不得不问的是,这个“真小人”的“真”的内涵是什么呢?它是人类向来所公认的那个“真”吗?, z  S* h: u* l) B' ^$ [. P5 L
  
+ `( `* r6 K& A; d7 e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当代人们抛开了中国传统时时由道德出发讨论、认识人事的习见,但“真小人”命题中的“真”显然不会是科学的“真”,其所指陈的仍是关乎道德层面的内容——只不过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这问题所具有的道德属性罢了。这个“真”,说简单一点就是要求作为主体的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反之,则是所谓伪。“真”固然是传统理想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当代这样的所谓真、伪追求,真的就符合作为人,作为人类社会的道德理想吗?我的回答是:显然不是!1 N! p) v2 u# A. p! C. W1 }
  1 s$ ?6 C; I# D- v
  虽然如博友蔚蓝色的猫所云:个别有道德的人的确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禽兽的世界里。当然,与大多数禽兽生活在一起,就不得不懂得禽兽的生活法则。但这种看似无奈的接受与认同的背后,其实仍包含了一种强烈的道德追问与努力——人是区别于禽兽的,我们要做的是人,而不是禽兽。禽兽所从的,只是其先天的动物本能,而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就在其不仅有先天的动物本能,而且还懂得自觉、主动、积极地约束这种本能冲动——这种“约束”,其实就是道德。传统道德所讲的“真”,其实就是在这样个大前提下对人类存在的一种更为具体的要求;它指陈的当是这样一个意思:道德之于作为个体的人,应该不止是外在行为规范层面上的意义,而更应该是个体内心的自觉自愿。孔子所谓“祭神如神在”“以仁释礼”就是这个意思。真正的“礼”应该是内在“仁”的自然外化;没有内饿“仁”,仅有外在的“礼”,那这个“礼”便只剩下空洞的形式,而非真正的“礼”。如此,所谓“真”,按传统的话说就是礼仁一体、内外统一的意思。它并非不讲道德,而是道德内容的具体化。
: F+ E, i% O: N; |' g5 I( E  
6 \, w; u7 v- i. F  由此再看看所谓“真小人”这个话题。这一概念由“真”和“小人”组成,它的积极意义在于打破了过去那种把人狭隘地进行二元道德评判的简单、机械的做法(要么是好人,要么就是坏人;好人、君子就“真”,坏人、小人就“伪”),而辨证地看待本就复杂作为类的人。但当代很多赞美、认同“真小人”的人,却并没注意到,这里所认同的其实只是那个“真”字,而不是“小人”一语;而且,不管怎么说,“小人”所指示的,其实是违反了人类发展理想追求与努力的一种行为,一种更近于或就是禽兽本能的表现而已。因此,今天所说的“真小人”,其实该解作“真的小人”,而非“小人的真”(后者显然具有很积极的意义)——对这种“真的小人”,还要公然且洋洋得意地宣扬和认同,实在是很可悲的事。而“伪君子”一语直指的那种虚伪的外在形式,虽然令人发指,但“伪君子”们无论如何都还必须要用道德追求来为自己粉饰之举,较赤裸裸地宣扬“真的小人”而言,它毕竟传达了对一种人类普遍而有的道德追求的敬畏(不管这种敬畏是自觉主动的,还是被动被迫的),有值得重视与肯定的意义。“伪”之一词,从人从为,人为即伪;也就是说,人区别于禽兽处,在于要在先天动物本能基础上,加以人为之因素,而道德追求显然属于这个人为因素之列,因此是必要且必须的。今天的社会,最可悲处,其实正在于忽视、消解了作为人本该有的人为因素,而仅从动物本能而为的地步——就人类历史来看,这显然只能是一种退步。对这样的退步,难道我们还要大加鼓励吗?
1 s: {) }" j* [8 u/ ]  
  f. ]3 N1 D* c6 q  再看看所谓“立牌坊”。如此见解者,显然没真正理解什么叫“立牌坊”。这一语,完整起来其实应是“既当婊子又要立牌坊”。当婊子乃小人之举,立牌坊则属用道德追求为小人之举涂抹粉饰,以图掩盖其小人行径。但郭松民的冲动表达就是立牌坊吗?虽然我也同样反对且厌恶时时从道德出发讨论、评判的行为,但换了是我,在那种场合下,恐怕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怒骂那个范跑跑。因情而发,由心而为即是真,即便就这个意义上讲,郭松民的举动也完全值得褒扬;而且,那种“立牌坊”的指责者,一涉及道德,就显得恨愤怒的行为,那种“他会让孩子真实地面对这个世界,而不至于让他从学校出来后一无所知、无法适应”的观点,其实才真是虚伪可悲可笑可恨的——我想问问这些人:你凭什么说小人范跑跑就真实,而对小人之举鞭挞的郭松民就虚伪了?难道在我们这个时代一当“小人”就“真”了,一关乎道德就是伪君子了?这种逻辑推理的幼稚可笑,至此似乎不容再作说明了。* f* O( E9 a; _, d
  - o( N9 A) K. U
  但遗憾的是,如此推理,如此见解的,不是一两个人啊。唉,难道我们这个社会,真的到了人人都只喜欢做禽兽,而不做人的地步了吗?
/ _  I8 `7 g  u7 g8 ^4 B4 w+ E  3 d- m) f# j0 O6 I
  悲何如哉,痛何如哉!
9 f& f+ [9 k% a9 U  
  Q! Q, t$ n/ R/ s                                                                               来源于   新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梅花引 发表于 2012-2-15 15: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然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总是如此荒谬与无聊,类似“范跑跑现象”就一定会不断的出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