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7
- 主题
高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公款吃喝一年3000亿 九三学社中央拟的提案列举一组数据:目前,全国一年公款吃喝的开销已达3000亿。如此庞大的公款吃喝数额,挤占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例如2009年,我国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外交和公共安全三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高达18.6%;同时,教育、科技、文体与传媒、社保和就业、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支出等民生支出,比重不足38%。
2 [, `4 g3 V% |* x9 ~) y9 [" F 国外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大多低于10%,如日本是2.38%、英国是4.19%、加拿大是7.1%、美国是9.9%。
- r9 ?4 C7 s/ U( N/ t2 V1 N 去年,国家部委打开“三公公开”大门。监察部网站2月29日发布《全国政务公开与政务服务工作成效明显》文章显示,去年全年,编报“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的131家中央部门,99家公开了“三公”经费。这表明,仍有部分中央部门未公示三公经费。另据统计,截止到去年11月1日,仅有三个省级政府公开其2010年“三公”经费决算数。
- | H. {% b. v9 \1 ~; i 上月,人民网网调两会热点,20个热点问题中,“三公公开”的关注度、点击率位列前三。对于去年中央部门“三公公开”表现,超过50%的网友很不满意,33%的网友不太满意。 b7 W$ I( Q4 T; R+ `

% }9 S6 N5 p4 ?! i7 h 建议
9 z% d( g6 }3 G9 D) ? l “三公浪费”应法律约束
% a8 k: P; a6 l! W% ~4 J 提案认为,长期以来,对公款吃喝的处理,除了个别涉及贪污受贿外,其他的不仅没有列入犯罪之列,甚至还得到放纵和鼓励,这也是长期以来公款吃喝等政府浪费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重要原因。) q3 L: r1 \4 M% V, F ?
因此,界定公款吃喝的“罪与非罪”是核心问题。提案建议,将公款吃喝、公车私用、公款旅游等“三公”浪费问题纳入《刑法》的调节范畴,用法律规范官员和公务员的公务行为。让浪费有罪深入人心,让惩治包括“公款吃喝”在内的各种浪费行为有法可依。$ u C8 {( M: W+ t9 d# g
降低行政成本也是政绩
* E/ _3 A# g3 t. D: o3 S6 | “行政成本过高的政府,不是高效率的政府;花钱过多的官员,不是真正能干的官员。”提案认为,行政管理实质上是一种服务,而任何服务都应该控制成本。如果修路、盖楼、绿化、招商引资、GDP增长和财政增收可以算作政绩,那么精打细算、降低行政成本,同样应该是重要的政绩之一。; q. p% j4 Q/ D; b! F1 G
提案建议,在制度上尽快把行政成本核算机制引入各级政府的考核之中,建立既注重结果,又注重成本的现代行政绩效考核体系,把每一项行政行为背后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与行为的结果,以及公众的满意度等指标都纳入这一体系中。! O/ z3 H6 X3 ]/ o7 u8 n. r5 O
民间知名人士牵头监督3 L) P3 ?6 y0 S4 o" F
提案援引德国前央行行长威尔特克的案例乘出差之便,带家属住超豪华酒店,并报销所有费用,经媒体披露后,丢掉了年薪35万欧元的德国央行行长职位。" ^ x3 C. k7 J% u7 y/ V
提案提出,依靠纪委、人大、政协,甚至动用公安的力量,监督公款吃喝。这些体制内监督的手段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嫌疑,不符合公共管理的原则。
4 B9 E& U3 b9 j8 A0 H& F5 H6 d 因此,根本解决公款吃喝问题,需特别加强体制外监督。可以批准建立群众性监督组织,由诚信度较高的民间知名人士牵头;更应该强化以监督为天职的新闻媒体的监督力度,通过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媒体行使监督公款吃喝的权利。
n1 M. K8 u0 m0 G 另外,提案建议,直至乡镇政府,包括所有事业单位,公款接待一律网上公示。
) R4 l; ^4 ]9 Z0 g2 ?1 E1 i 对话% ^: }/ \ H& V5 R
公款吃喝严格限定预算比例/ ^9 c* U6 f! [7 n5 N& A4 ^' c' r3 g
中央财大学者曾康华认为,公款消费尚无严格责任追究机制
! E# v" u/ P }! K% P4 f) { 长期调研政府公务支出,行政消费的学者,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学系主任、财税研究所所长曾康华认为,遏制“三公消费”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制度设计,对资金严格把关。, W% f( F2 p D' C( l K$ b9 m
基层机关公款吃喝更严重% [& i3 f/ m- e3 d4 Z3 t0 k
记者:地方政府的公款吃喝情况,你们做过调研吗?
- g- L/ q; E" I. Z# o" j 曾康华:做过调研,非常严重。越是基层机关,公款吃喝越明显。除了通过预算安排的公务接待费用之外,还会有别的情况。很多地方都挪用项目经费用于公款吃喝。同时,在官本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部门往往是官员说了算。一个部门领导拿着餐费报销,哪怕费用超支,或者压根不符合规定,工作人员也不会不报。
9 r8 ^9 ^1 A$ j( i: q& L! ?' D 记者:之前有报道,香港或国外一些政务人员请吃饭,往往是盒饭;而国内却是豪华的宴请。
( ~0 z9 F) u/ e9 h 曾康华:这个确实有。我曾经认识一个俄罗斯人来中国开会,宴请的标准让他受宠若惊,他说自己在俄罗斯都从没有吃过这么高规格的宴会。
- [4 j0 d' Z. G" B; Y 出现这种现象,首先是有些部门为面子和形象原因,导致消费膨胀。其次,现有的财政体制下,只要公共财政资金不进入自己的腰包,其他使用情况就没有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 o5 I+ }. z, l- z: R
从预算的角度看,做预算时都尽力要钱;年底花不完的钱还要上交回去。这就引发乱花钱的情况,反正不花白不花,公款就是唐僧肉。
1 a! G- U1 @7 d3 u0 S2 h9 f 遏制公款消费要制度设计: ?6 Z( n4 s1 P$ i4 W- W u
记者:这是否意味着制度管理上有漏洞?) ^- ~/ Z: T' h1 K+ `/ ^
曾康华:制度有漏洞,执行过程也很宽松。
0 A& v% `" R2 L1 G/ _ 从预算的角度讲,是主管领导负责,而主管领导本身就是公款消费的重要人物;预算审批中主要是总量控制,而且也有弹性。2 i( A. D4 I( R
同时,目前我国在发票管理、转账和提现等方面非常混乱。有些单位的账目,看公款吃喝的额度并不高,但事实上也可能被其他名目报销了。
2 n j% O; i: j- f( `% ` 记者:如何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遏制公款吃喝?7 G6 G$ `+ O+ E
曾康华: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制度设计,对资金严格把关。要对公款吃喝有着严格的数量界限,比如不能超过预算资金总量的比重是多少,是8%还是10%?一旦设定标准,要严格要求不能突破。同时,要严格用途,不能与其他资金混淆使用。打酱油的钱,不能用来买醋。一旦发现违规情况,就要进行严惩。# \) |8 ]$ P: h* {
除去内部监督还要公众监督
2 _' A9 U; a$ U4 ~" A4 e 记者:包括公款吃喝在内,行政经费在国内已经是一笔庞大的支出。4 y4 e! e; m' p6 n4 Z" ^
曾康华:是的。我们曾经做过调研。1978年,我国行政经费占财政支出总量的8%;2007年,这一占比上升为27%。这个比例在全世界来说算高的。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个因素:因为人员效率较低因此公务人员偏多。5 ] @- L7 U0 M8 m
记者:如何确保这些钱是否用得合理?+ y' E) W) w/ `) h- F
曾康华:这就是下一个手段,要进行公开,通过社会力量来监督。在现有立法部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的情况下,还要有媒体和公众的监督。比如去年中央政府公布“三公”经费,虽然是一个比较笼统的数据,但如果今后每年公布,从连续性上,慢慢就能看出一些问题,也可以进行比较。(新京报 )
8 C. k8 i9 b5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