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本书《阅读是最好的教育》,是一部关于阅读意义的理论阐述以及在各个年龄阶段的阅读操作指南,对于其中“阅读要越早越好”和“每天阅读20分钟”的倡议我尤其深以为然,也让我忆起自己和阅读的不解之缘。
2 }, R8 N- I& {. R5 c" [ 我没有父母月夜床头讲读故事的经历,虽然我的父母是那个年代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但孩子多带来的生活压力和老家弟妹们的学费负担让他们每天下班来都不得空闲,开荒种菜、养鸡养鸭,常常忙到深夜!哥哥们都是调皮贪玩、追打嬉闹的角色,哪里还记得单薄瘦弱、胆小谨慎的我!于是家中的几本连环画和杂志就成了初入小学的我反复摩挲捧读的朋友。 ) C0 ], I9 ^2 T: b0 K0 t
幸亏5、6岁时,父亲教我识过一些常用字,加上有些故事听过或看过电影,借助图画的引导,读了几次以后,我渐渐理解了连环画的内容,反复地在脑海中想象这生动的情节,让我沉醉,也让我激动不已,我的世界从此不再只有争吵的声音、忙碌的背影和角落的幽暗。
{; V+ T, X* L- @ 从书中,我知道了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有各种各样的遭遇和命运,还有形形色色的我不曾见过的奇怪的东西,更有我还不能理解的情绪和结局........我的心时而震颤,时而欢喜,时而悲戚,时而坚定........然而,我的窗口是渐渐地亮起来了。
, g1 r$ w, M5 N: l 家里的书很快看完了,我在伙伴家里看到了几本书,便天天去找他玩,玩了一会儿我就恨不能马上结束游戏,好静下心来看书。当夜色四合,坡下传来妈妈喊我吃饭的声音,我只好放下膝上那温热的书,恋恋不舍地起身,伴着强烈的饥饿感,在对人物情节的回味中,醉汉般摇摇晃晃地回家去。 7 [1 Y. Y- ?, R
我的确因为阅读而受益。在班里,我的语文成绩一直很出色,小学阶段大部分的课文我下课后就能背诵,还有一些不曾学过的字因为通过情节联想而猜出来了,不明就里的同学们都羡慕我有个教师妈妈。“故事大王”和“小小作家”的美誉,给生性木讷的我增添了不少自信。其实他们哪里知道有的句子根本不是我自己写的,不过是照搬了我喜欢的他人佳句呢!记得有次考试后,一男生对老师给我的作文高分愤愤不已,发现惊天秘密似地找到老师,拿出作文书给她看,说我的作文有好些句段是书上的,不是自己写的,老师当时白了他一眼,问:“你看见她考试抄了吗?她这些句子用在这里很恰当,有本事你也背出来呀?!”那小子立刻龟缩不语,窃喜后的我也受到了莫大的鼓励。 . @" d$ ` E* X7 R9 s$ s
其实阅读带给我的不只是感性认识的丰富,还有表达理解能力的提高。阅读和写作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妹。无书可看或者无聊悲观的时候,我会试着写下自己的生活心得或重重心事,把烦愁苦闷丢在纸上,重新做回那个没心没肺的简单快乐的女孩。写作平衡了我的心态,调节了我的情绪,我努力地在反复的思考中探究世界和人们之间种种联系,去认识世界,去发现、总结和提升自我。当然,为了更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我也会去阅读更多的好书。
& z: i8 B$ i7 M; @! r7 S 阅读就这样深入地渗透了我的生活。
8 Y( f/ C# m, |) e# v 当我有了自己的家,陪着孩子一起读书讲故事成了我生活的重要内容,看着孩子一天天牙牙学语,眼睛一天天聪慧明亮,特别是在某个你不注意的瞬间吐出一串串与她年龄不相称的词汇,在11、2岁的年龄写出让同学争相传阅的小说,作为母亲,除了自豪,又怎能没有对阅读习惯的感谢呢?! 6 M4 H$ [& N& W P1 A; R! ^- ]
同样我的工作也因为阅读而受益。担任语文教师的我,深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真正能激发和提升孩子们对语文的兴趣,光靠读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离得更近,潜得越深,才能感觉文学海洋的浩淼博大与气象万千,才能被她的魅力所征服,才能怀着欣悦与激动去徜徉,去游弋。于是我给他们讲故事,也伺机向他们推荐古诗词和名著经典,面对我布置的背诵古诗文和阅读经典名著的课外作业,孩子们有皱眉的,有咂舌的,也有沉默不语的。基础好的同学认为我太严厉冷酷,给他们加码加压,基础差的孩子认为我太高看他们,简直不让他们喘气。但在我和他们一次次品读诗文和讲故事中,他们渐渐领略了文学的魅力,也为老师的博学倾倒(其实老师不博学,不过小孩子太容易崇拜而已),由衷地喜欢上了语文这门学科。 7 o# l% t/ ?$ h/ l0 \ Z
沉浸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魅力世界里,积累日渐丰厚,语文能力的提高不过是时间的问题。从我对他们“好读书,不求甚解”的要求到他们自己领悟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奥妙以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快乐,只是个积累和应用增长的过程。我完全相信,我们理当在这个夏天一同迎来毕业考试的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