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6 j$ G$ \3 ~! t K, z
1963年3月5日,**亲笔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虽然他的生命只有短暂的22年,却树立起一座永恒的丰碑。 r9 A$ ]- \7 I0 x: W7 O
0 X) m F' E" ~; Z ~
' V9 J$ `$ E. t% T2 @9 r* P$ y! F7 O+ F4 C, |1 A; e
雷锋,一名只有22年短暂生命旅程的普通中国士兵,1962年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因公殉职。雷锋牺牲后的第二年,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这位年轻军人的名字和事迹从此家喻户晓。之后,中国的一些地区为他建立了4座永久性纪念馆,每年的3月被定为全国的“学雷锋月”。一种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为内涵的雷锋精神,激励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 I3 d( Y1 k, N* M. L6 o s& W) v" j' y4 g; o. K+ U% u
) C7 V! n: @4 i 雷锋以他短暂的生命展示了一个普通人可以达到的崇高境界,成为激励全国人民的精神偶像。几十年过去了,雷锋以及他的名字所代表的一切,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薪火相传,熔铸在几代人的成长记忆中,内化为当代中国人道德基因和精神传统的一部分。
' z) A1 [% R0 \$ H! j: q% G& G) ]; h6 {) ]( j+ N, o8 z8 m& X
弘扬雷锋精神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呼唤。说起雷锋,我们都会肃然起敬,景仰之情油然而生。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楷模,他以对党、对人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刻苦学习、忘我工作、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用短暂的一生谱写了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
: m8 `, H- v. x, H w% h5 K; _9 S! Y
8 c/ f9 ~, t U: A
( R0 m# w3 F# d$ M9 p# i Y% ` 雷锋已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雷锋精神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根本支撑,植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沃土,蕴含着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赤诚之情,始终具有激发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雷锋精神以人民至上为价值取向,把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当作最大幸福,始终具有感动人心、温暖社会的道德温度。 * e h" I6 p. r+ s
6 `& k: R$ R8 B5 l; j( ^: S
+ \0 Y$ Q4 a1 N" r. D 雷锋精神以艰苦奋斗为人生品格,崇尚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追求健康情趣,彰显优良传统,始终具有引领文明风尚的长久魅力。雷锋精神以敬业奉献为不变信条,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用火一般的热情投入工作,始终把工作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充分认识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意义,在全社会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激扬人民心中蕴藏的美好思想品德,焕发人们建设文明风尚的巨大热情,努力构建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家园。: ?6 z9 w0 f5 \3 ~, r% @
, z/ Q' ^& J8 l) \
* w- Y& C5 G. K7 s+ O, o6 N; h/ F- s" u
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雷锋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精神,那种干一行爱一行,立足岗位艰苦奋斗的敬业精神,那种对同志、对群众像春天般温暖,舍己为人、助人为乐的精神,都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必须大力发扬和倡导的。
; S0 F" \8 n, ^2 _' p' D0 M$ M( v# x2 ~- n) R% s# B9 j3 j) _& u
6 g& n; l! ?; a1 b, o7 U
0 Z! M1 C0 W% A# i& O5 J! O2 J5 d7 O# a6 _) ?/ c/ ^# h X* U. h, A
: I8 i5 }9 D6 |$ p$ D* I4 p0 k
- ?! Z) ^2 v( U1 ]6 ~/ v
9 [. [5 q; y: N7 d j
, m# I7 ~! Z2 O1 P8 J5 n6 v* A% U. O2 b: j# M" z7 d
6 R/ Q9 B1 C5 q# D& V3 `,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