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18
- 主题
新手上路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 _% e" M8 x/ g) }. o" d2 q7 v# w/ j
; l( S7 w2 e- {( D* l
兄长已逝世近十年了,每当我回忆起他的点点滴滴,回忆起他生前对我的种种关爱,心头便引起无穷的思念。其令我感念之处,可以说是数不胜数,而印象特深的,要算他在那饥饿的年代忍着饥饿给我送代食品充饮的事。
* h( q( C! y+ b7 J, w- }历史往回翻到一九六O年吧。那正是国家三年困难时期,那时,农村公共食堂刚刚解散,全国粮食奇缺,遍处一片饥荒,农民通通挖野菜吃,当时农村人口的口粮标准是每人一年八十斤谷,折合每人每天一两米上下,不挖野菜,难以活命。还好,国家对学生相当关爱,口粮标准提高到每个农村学生二百四十斤谷一年。约每天半斤米,如按量吃,便是早餐二两,中餐二两,晚上一两。
6 B6 m2 \, @* j, `' H 当时,我正在某校读初中。与农民比,尽管已得国家很大优惠,但对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我来说,这二两米一餐,还是远远不够,所以,总是感到肚子饿。二两米的饭吞下肚(当然还有一份菜)照样饿。上课饿,睡觉饿,时刻被饥饿折磨。饿急了,只得去校外地里摘些生辣椒充饥,又辣得肚子一阵绞痛。眼看是读不下去了。
, Y) h1 S% [% M$ D K& M1 B 不料有一天,在单位工作的兄长忽然来学校看我,手里提着一个牛皮纸袋,喜滋滋地对我说:“弟弟,这下好了,我们单位发了代食品,我不饿,给你吃。”说着,从牛皮纸袋里拿出一块重约半斤,色如黄腊的粑粑给我,我接过,喉间似伸出了手,立刻一口圆吞了下去,竟没有品出是哈味道。兄长忙说:“慢点吃,别噎着。”我这才吃出味道,竟是又香又甜,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了。兄长瞧着我狼吞虎咽,微笑着。我边咬也看了他一眼,好像看到他的喉间在动,似乎还发出微微的“咕噜”声。再看他的脸,又黄又瘦,面呈菜色。我忽然像明白点了啥,赶忙把剩下的一半递给他说:“哥,这一半给你吃,你一定也饿。”兄长忙退了一步,摇手说:“不,你吃,我不饿。你正在长身体,不能大淘坏的。”看着我把整块粑粑吃完,他满意地笑了,说:“只要单位发了代食品,我就送来。”此后,兄长果然不时给我送来了救命的代食品,使得我能够支撑着继续我的学业。+ Z' ], f/ }# A2 z/ k
后来,我才弄清楚,那味美无穷的代食品,原来是包谷粉、麦麸、少量的面粉和着糖水(也有人说是糖精)蒸成的。在野菜当餐的那些年月,确实是珍贵的食品。故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我个人以为)才有配发。
* O' H; `- Q F" q1 g 我也知道了,兄长在单位的口粮标准也不过每月廿七斤大米。每天九两米。这对于一个健康的大人来说,显然不够,何况还要上班工作呢。所以单位配发一份代食品作补充是必要的,但是,身材高大、食量不小的兄长,却考虑我,考虑我的学业,把这份珍贵的食品让给了我,宁肯自己饿着肚子去上班,嘴里却说:“我不饿” ,每想到这里,便感动不已,鼻子发酸,眼泪也来了。我在心中说:“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你的!”从此,不管饥饿如何折磨,我丝毫不放松学习,结果顺利地考上了重点高中。
9 z% Y+ `7 X$ I; d; e 今天,新的时代已给我们带来了蜜糖般的日子,生活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吃的也是天天翻新,讲究的是营养第一。但是,当我看到年轻人把吃剩的米饭和油渍渍的菜肴随便倒掉时,却不禁又使我想起了那野菜当餐的年月,那令人难忘的兄长的代食品。, R* k- e# \0 W%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