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392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最近,网络上出现了不少在地铁里险些被西药迷倒的说法。当事人的描述基本都具有以下特征:被下药的过程神不知鬼不觉,下药的人没有明显的动作,西药也没有明显的气味,只是隐约感觉到有些香味。当事人在闻到这种气味以后很快就出现了无力眩晕的症状,但周围的其他人都没有受到影响。这样的药物真的存在吗?$ _2 q9 ]3 b, d% \9 A
" s2 Y1 I4 Z% [( m" S' e. Q
网上流言对这种“西药拐卖”的描述有很多,总结其“西药”的特点无外是几条:几乎无味、一嗅即迷,通常不会影响到附近的其他人……检讨现有的麻**物,最符合流言描述的物质,是医用的吸入性麻醉剂。这类的麻醉剂主要是挥发性的液体,使用的时候病人经呼吸系统吸入这些挥发的气体,一段时间后产生昏迷的效果。从网络描述来看,当事人往往没有察觉或是隐约闻到些气味就很快感觉无力眩晕。不过,即便是目前临床所用麻**物中效果最强的氟烷,也不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
& L t- a9 F4 }- V1 ]. c$ |$ x A' B( n2 x! W
1、麻醉效果4 {% y2 j) l" _7 s) l
: S, n; k6 L5 O) f8 W 想让麻醉剂发挥作用,一定要吸入足够的量。果壳网谣言粉碎机调查员咨询了多位麻醉医生,了解到在医院,要让一个人进入麻醉状态,也需要好几个医生“齐心协力”。比如要做气管插管,保证麻醉医生能将吸入性麻醉剂“吹”入患者气管,使他保持持续麻醉状态。这就是为了保证能有效的吸入足够量的麻醉剂。当然,也有直接面罩吸入麻醉气体“诱导”病人进入麻醉状态。但它们主要针对幼儿、新生儿。这种做法速度太慢,必须持续三五分钟才会起效。
/ ~( o1 l3 k( u" _) `0 K# G. r0 K& r& R# ^1 {# k4 [) M
2、扩散
" ^. x6 l9 E$ G, C4 F( N0 a
7 \, M( N/ r% v+ K 地铁车厢、车站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这里,吸入性麻醉剂几乎不可能达到足够的浓度,也就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让人吸入足够量的麻醉剂,将人迷倒。事实上,麻醉医师在手术前准备麻醉设备的过程中都会伴有麻醉剂泄漏的问题。但麻醉医师也不会因此感到不适甚至晕倒——原因就是剂量不足。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没有气管插管和面罩的情况下,气体会自由扩散,不可能对别的人(不仅是“作案者”,还包括周围的路人)完全没影响,而你已经“中毒”颇深的情况。. Y$ U& O+ K. S6 |* W* [( ?# e
' m$ M2 V! x2 f+ v/ Z9 L 3、气味
# g& ]2 _! C; | X
' b6 r+ {' A3 v: T* ^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些吸入性麻醉剂都有明显气味。尽管教科书上说氟烷的气味是苹果香,七氟烷具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但就谣言粉碎机调查员所采访的麻醉医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来看,这些麻醉气体的味道,压根就不好闻,具有一定的刺激性。甚至对有些人来说,那味道闻上去有点恶心,会让人产生一种生理反感。神不知鬼不觉地人就被迷倒了的情节只能出现在小说和影视作品里。' T6 l/ O5 D# c; |& {- ]: F
' [8 D* E* T# V( t0 b$ J 4、强效镇痛药
$ e: S/ {5 {. X8 q! t @& ]$ X- m+ @
还有一类作用于阿片受体的镇痛药也可能会产生昏迷的效果。有消息称,2002年的莫斯科人质解救事件,就使用了这类物质中的一种——芬太尼的衍生物。不过这个消息并没有得到俄罗斯政府的承认。这是一类危险的药物,它能呼吸抑制。即便在临床上,也曾发生过病人因阿片类镇痛药所致呼吸抑制的危险局面。因为这类药品太危险,所以管理也格外严格。在临床麻醉工作中,阿片类麻**受到严格管控。所有阿片类药物的安瓿(也就是装药的小瓶子)都会被回收。普通人几乎完全不可能接触到这样的药品。
/ z1 |. t9 h% c5 P" l3 |2 A$ E- }: f7 c7 e& `" H
5、神经毒气 W4 c" k/ N+ n% a+ n" v" t
# {7 R3 b! U$ u0 Q
至于微量就能起效的神经毒气应该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一是这类神经毒气的毒性太大,不仅仅是迷晕的效果,也不是休息一下就能缓过来的事,如果不及时抢救会导致死亡,不符合流言的描述。更重要的是他们已然是化学武器,生产和使用都有严格的管制,不可能轻易得到。如果有人千方百计弄到这个,那也就不是个别人的小打小闹了,而是大规模的恐怖袭击。6 M$ g& `" J6 E' ], F a
0 P5 D* \& X' ?% ]% G 尽管在中国的地铁往往都是许多人,但是在乘车人员较少,如乘坐夜班车的时候,同样也有发生暴力犯罪的可能。果壳再给大家提供一些安全提示:
9 {+ p, }% @# d* f! X: @8 N
( h. A3 V$ z2 ]" }$ F+ K! B7 j 尽量与你认识的人一起乘车。5 S0 D/ `3 ^6 j( t+ \- |$ [
和其他人一起等车、出站:如果站台内没有其他人,选择在摄像头照的到的地方等车。
3 ^+ n \% `( n T4 v 不要进入空车厢:如果车内实在没人,可以选择头节车厢——地铁司机就在前面。
& A% F1 ^1 n, d- {* o& U% e/ C8 N 保持警觉,如果感觉周围有危险,立刻向乘务人员求助。2 o( ?5 `& O3 v! D, x$ e: h
不要在地铁行驶过程中多次透露自己的目的地,如果目的地较偏僻,应该要求自己的熟人或亲人接站。# K2 s7 H) p) A
乘坐夜班车时,不要穿着过度暴露的服装,不要露财。将可能的激情犯罪发生可能降到最低。
8 z" n0 C) @! R% v3 L( F1 ], H6 [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