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3年前由省委党校某某教授专家提出 湖南要建16个副地级市。后来网上就吵得沸沸扬扬,很多人相信了,说2012年实施,现在都2012了,还没动静。当时我听了就觉得是无稽之谈。先别说远了,祁东和祁阳合并,从地理位置上,把市区放在浯溪或是洪桥都是不正确的。 耒阳和常宁合并,那么常宁更加得被边缘化,连县城都没了,常宁真真的变成偏远山区。这有什么好处? 好处那来?
4 M# a4 A$ `, A3 w- a我认为最佳方案是。祁阳县一分为二,祁阳南部逝出白水县(暂名),白水县县城位于衡枣高速互通口,
; T8 ?0 ]2 e, R. P0 h, Z那么祁阳县由100多万,分为两县。 5 E) ?; J8 Q( e. k! I5 S0 Z F
; H( ?& F5 c7 B U$ t祁东和常宁行政区域不变,白水县和祁东、常宁划部分乡镇作为市区,市区中心位于祁东归阳镇。四县合并,建立地级市,名字暂定为祁宁市。人口为300万,区域面积6500平方公里。市区离衡阳60公里,离永州70公里。祁东、常宁和白水县城离市区仅20多公里,市区周边县城将摆脱边缘化。祁宁分三县一市,设两区。
; {) t# f0 a! Q- X& x5 \1 O
3 j5 D& w9 r' r1 h L另外株洲南三县,攸县、茶陵、炎陵划给衡阳市,尤其是茶陵炎陵跟株洲距离甚远、茶陵炎陵注定被边缘化,因而划给衡阳市更为合理。想当初、株洲夺得攸县、茶陵、炎陵,是由于人口甚少,拉帮结派,建立大 城市,现在目标已经实现。理应放弃与其不相称的南三县。划给衡阳更为合适,加自古这株洲南三县就属衡阳。 7 l1 O# i, q9 d+ [9 l% s9 N
另外就是耒阳有做地级市的资本,耒阳人口有130多万,区域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篇幅较小,可划安仁给耒阳,组成180万人口,区域面积4000平方公里的地级市。耒阳管辖安仁一县,设一区。 S+ x& L2 N: g; d( t2 p
那么就形成以衡阳市为中心,祁宁市和耒阳市为副中心的衡祁耒的城市群。随着三市的拓展、各市区的距离将不到50公里,将打造湖南新一个“长株潭”。 ' }& e% i) O( ?9 w+ \ v
那么我简要说明一下,为什么要建立祁宁市。因为祁东、常宁和祁阳南部都有被边缘化、加之三县本对衡永没有归属感。三县人口300万,而区域面积却只有不到7000平方公里,其优势有地势平坦、人口稠密,湘江流经该区域、湘桂铁路及复线、衡昆高速等交通动脉过境。并且祁宁市区与该市各县都有高速等干线相连,篇幅紧密。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300万祁阳人无单独设立地级市。这将弥补对祁阳人的亏欠。同时低于方言相近,利于区域自治。 % b% I7 o5 S- x' O! x
耒阳为什么又要建立地级市,而不是株洲南三县合并建立地级市呢!可以说郴州拥有的区位交通优势,耒阳都有。只是耒阳被衡阳给活生生压制了(只因身份卑微、势单力薄),而郴州地区选址市区,总要有个位置,于是选于苏仙区。其实上耒阳的地理自然优势远远强于郴州市区,从下图的卫星地图可以看出,耒阳的地势比郴州平坦不是一点点,另外耒阳有耒水河,其航运和水资源价值接近于湘江,并且和湘江贯通,而郴州并未有大江大河。株洲南三县无交通动脉经过,也无大江大河,并且篇幅分散,不利整合,所以不适合设市,
. g$ z, u; ?- O' u) y
7 h$ C$ ^' R. f3 l" v耒阳建立成地级市,它的潜力将完全被开发!远远不是湘南第一大县这么个成就。 3 G: @+ j5 `/ D8 ?: Z% U& s+ c b
* Y- v2 a7 _$ S v4 Y
1 ?) d, R \# A. {
衡祁耒和长株潭的比较。衡祁耒的目标是打造成湖南的副中心。衡阳划出祁东、常宁,加入株洲南三县。人口依旧有700万,超过长沙。祁宁市300人口和耒阳180万人口分别略少于株洲和湘潭。 5 C2 Y: U' j% n6 J
衡祁耒通过湘江、耒水全线连系起来,就如同长株潭通过湘江连系起来。株洲和湘潭市通过沪昆高速和铁路相连,而祁宁和耒阳通过三南高速先连,明显差于湘潭和株洲的连系方式。但是耒阳和衡阳相连就如株洲和衡阳相连一样。 . E$ ?9 ^( P. t, V' ~$ [- h
8 x% P/ K' o; H4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