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370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
图为:修正药业销毁召回产品 源自上游明胶生产企业和胶囊生产企业的“问题胶囊”事件,延宕至今,漫延成为“拷问”整个制药行业的一个艰难命题。所问者,远非胶囊本身,而是制药行业的社会责任与社会担当。
, ]' v# J; F. L: h, X 毋庸置疑,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正步入一个各种产品特别是食品药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特殊时期。其实,即使是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药品安全也曾经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1 Q: Y) u7 X. n8 ?( } 2001年,美国男子厄恩斯特心脏病突发死亡,其遗孀把美国医药巨擘默克公司告上法庭,称默克公司隐瞒了对镇痛剂“万络”不利的研究结果。2005年,默克公司被判赔偿2.5亿美元。但这并不能影响默克成为国际制药巨头。
- Z+ V& }/ i* k2 w. U5 ?0 x* Y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等原因,国内制药企业尚未达到世界制药巨头的高度,但可以看到,国内制药业正在经历转型,从过去以价格、渠道为主体的较低层次的竞争,转向由以品质、品牌、科技为主体的较高层次的竞争。$ }, w7 X7 j" F8 W; _5 V4 M* p( q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正如西方人认为的“人性本恶”。事实上,也的确不存在绝对安全的产业和产品,因此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如何应对发生的问题,以及将发生问题的几率降到最低。从这个层面来看,“铬超标胶囊”事件对于中国药行业来说也许并非全是坏事。
& d- z: C8 l) t2 v1 B 我国制药行业实行GMP近10年,硬件方面的投入已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不多,所差的在软件,即高水平的管理。在这场大浪淘沙般的变革中,中国的制药企业必将完成蜕变,必将会催生有社会责任感、有社会担当、会运用科学管理手段保证产品质量的企业。# r. h% z2 B- T4 Y; r
纵观整个“问题胶囊”事件,制药企业作为胶囊的使用者,其实并非始作俑者,但必定是在原材料检验等方面存在漏洞。有理由相信,此次事件必将敲响有责任心、有社会担当的制药企业细化管理、强化质量的警钟。) A/ B9 e0 }+ @& v
历史上,销毁不合格药品的知名企业比比皆是。1986年,强生因为一起人为投毒事件,召回了在售的所有感冒药“泰诺”,损失超过1亿美元。但这并不影响强生泰诺成为感冒药领域的明星。
& D& O$ Y: n% D: S 如今,包括修正药业在内的一些大型药企也正在做着同样的事情,即便这将带来难以估算的经济损失,但只要义无反顾,将消费者的利益放在首位。药品销毁这把火点燃了中国制药行业变革的引线,烧起的将是中国制药行业的蓬勃前途。1 S( ~4 t1 x: I, z5 i$ }
从这一角度来看,只要有态度,只要有行动,只要肯改变,什么时候都不晚。
- V3 @3 g1 A( _7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