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8446|回复: 4
收起左侧

斩断倒卖个人信息黑链条

此生我不负妳 发表于 2012-5-7 07: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才买了新车就有人来推销保险;刚生完孩子,马上就能接到婴儿产品的推销电话;新房钥匙还没到手,装修公司就来敲门了……很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些人究竟是怎么知道我们的这些信息的呢?近期,在公安部组织“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集中统一行动,在全国范围发现和打击了泄露、倒卖个人信息的地下链条。
  在网络上形成信息买卖平台
  4月20上午10点,北京、河北、四川等20多个省区市警察共同行动,在全国范围内对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嫌疑人进行了抓捕。
  在北京的这家叫做华博天信商务调查公司,民警们在进行搜查时,犯罪嫌疑人的手机依然在不停地响。业务如此繁忙,这家公司究竟做的是什么生意呢?在公司打出的招牌上,它介绍自己主营的业务是 “婚姻不忠调查、债务清欠追讨、财产背景调查、手机信息调查”。
  在公司电脑里,民警发现在他们的QQ上,时不时有人发来一条条消息。除了询问业务的客户以外,也有不少名称如“私人侦探联盟”、“债务调查联盟”的QQ群,在这些群的消息中,竟然明码标价地罗列了一些提供“银行开户资料”、“个人信用报告”、“犯罪记录”等个人信息的名目。原来,调查公司正是通过这些信息中介,来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而这些信息中介已经在网络上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信息买卖平台。
  在行动中,警方打掉了161个这样的信息平台,在长沙一个号称“中国资源部”的窝点里,警方一共发现了多达1亿五千万条的公民个人信息。其中仅湖南省移动机主信息就达3500万条,而湖南省的常住人口近七千万,平均两个人中就有一人信息被盗。
  从一个所谓的信息平台中,记者抽取了8个人的信息进行核实。八条个人信息中,有三个电话无人接听,其余五个信息除了一则与提供的姓名不符之外,四个联系人的手机号码、名字与公司都是准确无误。
  民警介绍,这些信息被泄露的个人除了会收到各种各样的垃圾电话、短信之外,甚至连正常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在警方查处的一些非法咨询、服务公司中,搜出了大量的监视、监听器材,为一些违法行为提供便利。
  在这次统一行动中,河北省石家庄警方就查处了一个这样的公司。当负责人展某接到讨债委托时,就会通过一些非法手段,对目标进行手机定位,查到欠债人的位置,找到欠债人并进行讨债。如果欠债人不配合,他们就雇佣一些社会闲杂人员来对欠债人进行威逼、恐吓。
  “内鬼”泄露个人信息
  那么,这些信息平台的精确个人信息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在记者核实的8个电话中,一名女士根据记者提供的企业负责人名字和座机号码,判断她的信息可能是从工商部门泄漏出去的。
  在河北省保定市,警方就找出了工商部门的一个“内鬼”刘某,他在保定市工商局信息档案中心负责管理档案。被捕后刘某承认,自己一开始只是通过QQ给几个人提供过一些企业信息,然而不久后他就发现,找他咨询企业注册信息的人越来越多,数量也越来越大,所以他开始明码标价出售信息。
  也就是说,倒卖个人信息已经形成了一个产业链:首先是一些掌握公民个人信息的企业、部门的 “内鬼”将个人信息收集后,卖给信息中介;这些中介依托网络建立起了信息平台,一旦有人需要,就将这些信息贩卖出去。值得注意的是,中介把这些信息卖给下家后,这些下家使用后还会二度利用,再卖给其他的下家,这些号码就像二手商品一样,不断被转卖。 
  在此次行动中,公安部抓获犯罪嫌疑人1778名,其中从事非法调查的嫌疑人611人,还有数据信息源头的嫌疑人38名。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既然《刑法》早已将泄露个人信息入罪,为何泄露信息的行为仍得不到有效遏制?专家表示,由于这些犯罪一般都在网络上进行,查处时有很大的难度。要遏制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重点要从查处源头入手。公安部门也表示,对涉嫌个人信息泄露的打击将保持高压态势,并严抓源头。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既损害了个人利益,也破坏了社会秩序。这一公害为什么长期得不到遏制呢?在节目中我们看到,一些能够收集、查阅和管理公民个人信息的部门机构的内鬼,往往是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的源头。因此,在这些部门机构当中,需要找准要害,建立严密的监管体系和防范制度,守好个人信息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当务之急。

9 x. j6 P# s6 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黑 发表于 2012-5-7 08:2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信息需要严格保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东边亮起是太阳 发表于 2012-5-7 08: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汽车服务之家 发表于 2012-5-7 09: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去办什么事都要个人信息呀,但总是经常收到各种五花八门的信息,都已经习惯和麻木了呀。谁还可以相信呢,为了钱什么事都可以做,何况小小的信息出买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林林 发表于 2012-5-7 16:2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难怪手机总是接到莫名奇妙的推销~!好烦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