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526
- 主题
中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从"诸葛亮"看"文德"与"文痞" 0 ~0 O5 K% Q# ]7 o8 s1 }
花儿不等人: z5 @9 x! m5 I& ?; C' Z. |; j& e
- Q& s! X& R! z# [9 T2 S8 d& W3 h: z 突然看见网友“诸葛亮”写的一篇《混账的挑战社会道德底线》,我再一次微微一笑。我笑是因为通篇全帖到处充满污秽言语,“混帐”、“精神病呓语”、“禽兽”、“虱子拉的屎”等。这样的一种言语风格突然让我毛骨悚然,下意识的让我醒悟到难道让我遇见了传说中的“文痞”?细细品读网友“诸葛亮”先生发的这篇帖子,不免发现其逻辑混乱,断章取义,转移广大网民视线。
7 ?" o9 Z S' b' \) [# s
. S1 R/ F$ t: X5 z8 c8 u: A 究竟什么是道德底线,我想这是“诸葛亮”先生所关注的,也是部分网友所议论的。道德底线即“最起码的基本规范,对行为主体的最低道德要求”。对于我们社会成员来说“道德底线是:诚实,厚道,有良心,不损害他人和社会,遵纪守法。”既然“诸葛亮”先生说道“网站发布这个信息,退一万步,是不真实的,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充其量算‘小道消息’”,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知道是“小道消息”,为何城市论坛还把“小道消息”高高挂当成广告噱头大肆宣传并在舆论界引起轩然大波呢?我到现在也不明白为什么,唯一能解释的就是城市论坛想借此“小道消息”来炒作,为自己的论坛做广告赚取更多的点击率。不知道我的理解是否合情理。网友“诸葛亮”先生在其帖中同时置疑“俩副局互殴”是否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没错,两局长斗殴本身没有负面影响,他们同样是人,有着自己的思想,有思想就会有分歧,有分歧也就难免因为个人情绪动手,俗话说思想的碰撞才能擦出火花,更何况后来证实这“斗殴事件”系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杜撰做为。但是现在问题的本质是有人借着这一“小道消息”为自己谋私利,大肆宣扬以赚取网站点几率。网站把这一虚假消息扩大化,造成全国主流媒体纷纷报道人社,我不知道这样一个事件是不是对人社单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又是否是扰乱社会秩序了呢?
& \# M B" M! z2 d7 x ( G) M& K a* g0 _9 f
至于“诸葛亮”先生说我的帖子是“有罪推定”,我又实在不能苟同。“诸葛亮”分析我的帖子竟然认为我的观点是建立在“XX局发了函,无网友跟帖,耒阳城市论坛仅问了门卫。”,我不知这位先生是如何总结出这样的一个结论,但凡任何有逻辑的人就都能看出其中的破绽,我到认为“诸葛亮”这种及不负责任的态度也算是到了道德的边缘了。“斗殴事件”的杜撰已是大众所知,《从论坛关闭看网络道德底线》一帖是建立在网站以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将未经核实的信息大肆宣扬来为自己赚取巨大的商业利益(也包括网站点击率),这种以有损他人利益为自己谋利的行为显然是有悖社会道德。试想,倘若没有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能肆意的发表虚构言论去攻击他人;试想,倘若没有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能拿起凶器去攻击他人;试想,倘若没有社会道德和法律的约束,每个人都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自己谋利,那我想这个世界也就不那么太平了。“诸葛亮”先生在后面也同意“虚假信息,就是不真实的信息,有着很大的负面影响”。斗殴事件当事人都出来予以否认了,难道最初流出的帖子还不是虚假信息么?难道网站拒绝删帖的行为还未给当事人和人社局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么?至于你谈到的“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我的帖子从头到尾没有涉及到此,我不知道为何"诸葛亮"先生竟会联想到此,请不要陷害于我,很是纳闷!. N2 a& e2 L! l9 r k. _ i2 G' b
* I; k K3 S, v. u, z+ E9 Q “诸葛亮”在其帖中提到了“文德”一词,说是陌生其实也不,仔细推敲大概是“文人道德”的意思吧。本人并非专门的文字工作者,也并非专门的文艺工作者,更非专门的文学创作者,我仅仅一偶尔在论坛看看的普通网民。既然谈到“文德”,我不知道“诸葛亮”先生又是否披着伪“文德”的面具呢。通看其帖,整篇帖子到处充斥着“混帐”、“精神病呓语”、“禽兽”、“虱子拉的屎” 、“香港脚”等污言秽语。大家都是论坛看客,对不同事物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与想法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不能带着个人的感情色彩去评判人和事,更不能把写满污秽文字的帖子去评论他人,否则社会道德又何在,你说的“文德”又何在呢?
4 ]& [" n; j- l; L. @! b3 ?) b' T% }) v7 Z& q8 W+ O6 ]1 N9 `. L
作为一个常逛论坛的网民,我们更应该就事论事,以道德作为衡量自身行为的标尺。恰恰相反,“诸葛亮”先生却偏离了最基本的“文德”,在谈论我的帖子的同时拿着与本帖毫无任何关系的“‘躲猫猫’死、‘作恶梦’死、‘呕吐死’、 ‘调动门’、‘长鑫燃气掺假’"等一系列事件来转移网民视线,不知道“诸葛亮”先生是否知道什么是客观的看待问题,什么是就事论事呢。“诸葛亮”先生最后大发对本人评价———“如此混账的人,如此混帐的话”,其言辞之激烈与狠毒是本人所未预料的。很显然,“诸葛亮”先生把自己对社会阴暗的不满发泄于我对“斗殴门”事件的看法中,我想这是任何伦理道德所不允许的。试问,这样的“文德”行为与社会上的一些“文痞”又有何区别呢?
5 `" J- }. T* ^+ K8 S$ P% J1 n& L( { P0 r" X" K0 X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