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87597|回复: 1
收起左侧

易拉罐拉环暗藏污染风险 网传有人感染病毒死亡

欣欣 发表于 2012-5-23 15:23: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易拉罐拉环暗藏污染风险 饮料瓶口卫生亟待国家标准规范  半数饮料用内翻式拉环
1 O: z4 j) c* m  近日,网络流传一妇女喝了罐饮料,被送进医院,离开了人世。验尸发现她喝的饮料受到鼠尿污染,感染了细螺旋体病毒。那么,现实中的易拉罐卫生状况怎样呢?. A6 p& g$ O9 v
  5月16日至17日,记者走访了欧尚、**、京客隆等超市,发现目前市场上的罐装饮料、啤酒,有两种开启方式,一种是拉环向外翻开,另一种是拉环向内开启(即开启方式为将拉环按进罐中)。两种易拉罐的主要区别是,拉开拉环后,前者的拉环与罐体分离,而后者连为一体。, q0 Q$ \4 t6 u
  在常营地区的一家超市,记者看到,在饮料区有专门的一排货架摆放各种易拉罐包装的饮料,可口可乐公司旗下的可口可乐、零度可乐、健怡可乐、雪碧、芬达等,百事可乐公司旗下的百事可乐、七喜全部都采用的是内翻式拉环,此外,王老吉凉茶、旺仔牛奶、燕京啤酒等饮品也都使用内翻式拉环。记者用手在各种易拉罐瓶口轻轻抹了一下,手指上就沾染了一层薄薄的灰尘。
; ]- X! c; Q9 \# ?* v  董金狮告诉记者,目前在易拉罐包装的饮料行业里,内翻式拉环和外拉式拉环大概占比各占一半,不过,内翻式拉环有日益增多的趋势。“如果你仔细观察,其实内翻式拉环和外拉式拉环有很大不同,除了外观形状不同外,两者拉开后瓶口也不尽相同,内翻式拉环的瓶口面积更大,让人感觉畅饮无阻,也更能促进销售,所以内翻式拉环也更受企业欢迎。”9 ]2 N1 Y' k) F: q5 R# f8 X
  夏季是各种饮料、啤酒的畅销季,然而,近期,有关于饮料、啤酒包装易拉罐内翻式拉环可能滋生细菌或将废除的消息,引起消费者的关注。国际食品包装协会会长董金狮表示,向里翻起的易拉环可能会影响饮料的卫生状况,新的易拉罐标准有望出台。记者调查发现,除了内翻式易拉罐存在卫生问题外,外翻式易拉罐、利乐包等其他饮料的包装卫生同样堪忧。
* p. P/ C6 K3 M, c% C0 l: E* p0 V  拉环向内向外都易污染
8 f+ W( q2 l" O  不过,这种颇受企业欢迎的包装形式,对于消费者来说,却可能是极大的安全隐患。
" i4 B1 T$ O7 `, C  董金狮告诉记者,易拉罐的诞生从环保意义上是进步,“但从卫生角度来说,我觉得反而是一个退步。”
( @5 M  t8 x- h, n- j4 Q  据他介绍,易拉罐拉环由“外”改“内”大约在10年前,最初企业是出于环保考虑,防止消费者乱扔易拉环。后来一些企业考虑到向外拉影响“一饮而尽”的畅快感而跟风,进而忽略了卫生问题。* p6 `; C/ G8 k; n8 b
  对于很多人来说,口渴的时候,拉开一瓶易拉罐饮料,仰头一饮而尽,是最平常的做法。不过,董金狮表示,这种饮用方式并不卫生。因为易拉罐罐口长时间暴露在外界,所以沾染滋生细菌病毒源的可能性很大。而且,这种情况并不仅仅出现在内翻式拉环的易拉罐上,外拉式的易拉罐同样如此。! f5 G1 r8 u% w- ?9 O
  董金狮表示,近年来,由于外包装引发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多,这促使包括国际包装协会在内的相关部门认真考虑并论证。“我们做过实验,从未开封的整箱里取易拉罐送检,检测结果合格;但从超市、冰箱等裸露环境中取得的易拉罐去送检,就会有一些指标出现问题。”! J; R0 @, {: z1 d+ j6 F( A1 J
  他告诉记者,绝大多数易拉罐都是整体暴露在外面的,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极易被灰尘和微生物等污染,拉环处更是容易藏匿脏物,不易清理,这就可能因沾染了致病菌和病毒而感染人体。另外,暴露的过程中,难免有苍蝇等昆虫落在上面,也很难避免老鼠等与罐体接触,而老鼠本身就可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等多种疾病,其排泄物中也存在致病菌,如果真的污染了罐口,人不加清洁就嘴对嘴喝饮料,就会引发疾病,甚至造成致命后果。9 n! |& e( f! C
  除了拉环可能带来问题外,易拉罐罐体上用彩色油墨印刷的字体、图案也可能带来安全卫生隐患。油墨中含有胶料、颜料和溶剂等,这些都是不可食用的物质,但却容易污染罐口,从而进入人的口中,长久以往,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小觑。, A7 }# f' {: s: A3 f3 f5 _
  另外,他提醒,制造易拉罐的铝箔中含有铝,如果盛装的是酸性饮料,比如橙汁、碳酸饮料等,罐体中的铝很可能会缓慢溶解进饮料中,人长期或大量摄入铝,会影响骨骼和消化系统的健康,孕妇摄入过多铝,会影响胚胎的发育,儿童则会影响智力发育,老年人则有导致痴呆的风险。1 t) k, f  b$ D8 l& x
  多数塑料瓶口不密封
( B2 l. K$ I! b+ }9 B% m# H  既然易拉罐存在卫生问题,那么是不是转而选择市场上其他的塑料瓶装饮料就安全了呢?1 A& }( Z2 M+ W5 e' v% K/ R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个实验视频:将10瓶未开封的美汁源饮料瓶口倒置,浸入墨水中约一分钟后,再擦净瓶身打开瓶盖,其中9瓶不仅瓶盖螺旋纹上积聚了大量的墨水,甚至连瓶盖内侧也被墨水污染。7 ^( J$ P7 P) W. x: z8 u
  董金狮告诉记者,大部分塑料瓶包装的饮料瓶口其实都不密封。在瓶装饮料中,真正起到密闭作用的是螺纹瓶盖上一块突出的胶垫,正是因为这块胶垫的密封,保证了瓶内饮料与外界的隔离。但目前在我国,饮料都是机械化流水线生产的,封口时难免出现压力不够、密封不严的问题,而瓶口的螺纹部分又不能起到密封作用。
% C' Z: A$ j+ M( G- j6 K: G1 f  董金狮提醒,由于螺纹部分并不密封,一旦有灰尘或细菌,就很可能进入瓶口。而且,瓶口的螺纹部分在从饮料出厂到消费者饮用这段时间里,都是暴露在空气中,不受任何保护的。而这段时间,可能是一个月,也可能是几个月,甚至有可能是一年。大部分消费者都是拧开盖后直接对嘴喝,但事实上,嘴巴接触的瓶口部位很可能已经遭到了污染。这样的情况无疑存在健康隐患。7 O0 M+ Z! F% r1 i+ _7 `8 v
  据董金狮介绍,其实也并非完全没有技术实现旋盖式瓶身的螺纹部分完全紧贴瓶口,厂商可以通过超声波和热收缩技术使塑料收缩,或是更换模具来增强瓶口的密封性,但出于成本原因,多数企业不会采用这些技术。# ~7 A3 t. e3 g$ ?& T% p2 ]
  另外,纸盒包装也同样存在卫生问题。记者在市场发现,多数纸盒包装的饮料,用于插吸管的部位都是一层暴露在外的铝箔,当消费者饮用时需插入吸管,吸管直接接触铝箔。如果铝箔上沾染了灰尘、细菌,吸管也难逃被污染的命运。/ j0 Q. t  q1 i& C& D
  瓶口卫生暂缺国家标准
1 h3 d  _1 [+ a" A$ T  目前虽然已经有不少人开始关注饮品包装的安全卫生问题,但专家指出,由于暂无国家标准对此进行限定,因此企业改进的动力不足。( i0 d- X7 P# w& h( s* g2 Z
  董金狮告诉记者,每一种食品都离不开“安全、卫生、环保、美观”等要素,但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安全,其次是卫生,再往后才是环保、美观等其他要素。“而现在企业声称为了环保,却不顾消费者的安全和卫生,肯定是一种退步。”
; ~7 w$ ]6 E! z7 O: w5 j  但事实上,并非没有企业意识到饮料包装的安全卫生问题,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一些纸盒包装的饮料,就将吸管插入处贴上一层薄膜,消费者饮用前需先揭开薄膜,再插入吸管,这样就可以隔绝灰尘和其他细菌污染。' |2 z, H6 [7 U" }% C
  董金狮表示,八宝粥的设计也卫生得多,在盖子外面套上一层塑料盖,也可以隔绝灰尘和细菌污染。方便面外面的塑料也是,既可以防尘,也可以加固塑料盒,同时还可以延长保质期不易发霉。“其实要想实现安全卫生并不难,关键是企业愿不愿意去做”。/ b" ^# r% n8 D0 E, q
  他表示,由于目前施行的国家标准只对食品内包装作了要求,对食品外包装并无国家标准进行限定,因此企业出于成本考虑缺乏改进的动力。, F; C' ~' G! t
  董金狮说,目前,协会相关专家已注意并开始调研,下一步会与企业、政府进一步沟通,拟取消向内拉的易拉环或做相应改进,力争出台相关标准。4 q% X3 Y' F. W$ l5 T0 F+ 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丽 发表于 2012-5-23 16: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吃野生的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