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34994|回复: 3
收起左侧

礼金随改革开放猛涨 结婚份子钱60年涨600倍

欣欣 发表于 2012-5-23 15:2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由于“520”谐音“我爱你”,每年的5月20日,各大酒店门前都摆起喜庆的拱门阵。不过接二连三的“红色炸弹”也让不少人大呼钱包“hold”不住。您可知道,60年前,参加一次婚礼要随多少钱吗?答案是5毛钱!  60年前:结婚礼金相当于5角钱$ J) a7 D5 p4 A& X  V& A
  沈阳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馆长詹洪阁已经研究了20余年婚俗,他从各地淘来了许多珍贵的结婚礼单。这其中,一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结婚礼单,让记者吓了一大跳。记者看到,在一张长方形的红纸上,密密麻麻地写着随礼人的姓名和随礼金额。而随礼金额最少的也有5000元,随10000元的也有不少。0 f2 f& E, g0 z0 i2 y  F% o) K
  詹洪阁介绍,别看数目挺吓人,但在第一套人民币中,面值5000元的纸币也就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的0.5元,而第一套人民币中的10000元则相当于第二套人民币中的1元。
6 N" ?1 J- n; P  T' V$ P1 z  他表示,新中国成立初期,结婚礼金大部分在5000元―10000元之间,能拿出20000元的算大户了。而在当时,绝大多数人的工资都是每月200000元―300000元,有一定技术职称的工人每月能赚到300000元―500000元。
0 s6 I" b' s, b  60年间:礼金随改革开放猛涨0 w8 V9 T# y4 Z+ f3 r$ o
  上世纪60年代左右,第二套人民币开始流通,结婚礼金的数字就不那么吓人了,一般是在3元―5元,能拿10元钱的非常罕见。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结婚礼金已经涨到了5元―10元。1 D0 X* ?7 g; i
  在詹洪阁看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礼金的“含金量”也开始猛烈增长。从礼单中不难发现,进入上世纪80年代,随着百姓收入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10元、20元在婚礼中已经拿不出手,50元―100元比较常见。进入上世纪90年代,沈阳的婚礼礼金已经100元打底儿,拿100元―200元比较常见。而如今参加婚礼,200元已经拿不出手,通常都得300元垫底儿,500元比较常见。
& C; A8 a+ w# Z/ E7 {, @$ @8 w. w8 C  由此可见,从0.5元至300元,结婚礼金在60年间竟翻了600倍,远远高于工资的增长速度。而在礼金暴涨的同时,礼金在工资中所占的份额也在逐渐被放大。以60年前为例,参加一次婚礼所掏的礼金只占工资的2%左右。而如今,如果在婚礼中随500元的话,那么对于绝大多数百姓来说,能占到工资的15%左右。
' O& L- e) Y' f* Q! Y0 P  分析:高物价、攀比心理拉高礼金/ W9 R2 E7 r( D6 `
  詹洪阁分析,结婚礼金的飙升是多方面的原因,首先,这和百姓的收入提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包括婚宴等结婚成本的提高,也从侧面拉高结婚礼金,不可不提的是,攀比心理和高物价也是推高结婚礼金的主要原因。
, m( }# l5 ~3 D" B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丽 发表于 2012-5-23 16:21: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什么东西没有涨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此生我不负妳 发表于 2012-5-23 16:5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羊与狼 发表于 2012-5-24 08: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