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84912|回复: 1
收起左侧

洪秀全为何没有当上传教士?才能出众遭人陷害

孔子 发表于 2012-6-5 14:06: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摘自《洋人旧事》,作者:张功臣,出版社:新华出版社 - d8 y) j3 g& R( f& {. f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春,东石角礼拜堂来了两位风尘仆仆的远客,一位名叫洪秀全,另一位是他的族弟洪仁。他们是受在礼拜堂服务的中国教徒周道行函请,从家乡广西花县赶来向罗孝全问道的。罗孝全热情地迎接了他们。在中国人仇外情绪日盛、传教事业举步维艰之际,遇到这样虔诚而信心坚定的问道者,这不能不是一件令他喜出望外的事。
, ~5 I0 M! V, e7 x* C# @; V他对洪秀全很有好感,多年后,还记得这个乡村塾师的相貌——“他外表很普通,约高五英尺四英寸或五英尺,体格健壮,圆脸,相貌端庄,有点帅,中年,举止温文尔雅,颇有绅士风度”。当时,在给一个传教士朋友威廉·伯克的信中,他兴奋地写道,这两人的到来,“对我的工作是意想不到的额外的鼓励”,“我感到,我几乎相信,是主送他们来这里的;如果这样,不用很久他们就会加入我们的教会”。
: Y  n* P. r' O. p3 J  依照惯例,陌生的问道者来礼拜堂学习,要写一份自述材料,详细交代本人的家世、出生地、所受教育、信念和来此问道的原因。罗孝全对洪秀全呈上的材料十分满意,而且认为此人“所陈述的经验是我迄今为止所听到的中国人经验中最满意的”。
$ S" o) {$ H- a3 d, {8 c洪秀全在自述材料中叙说了自己于1836年春第二次到广州参加科考时,得到中国传教士梁阿发散布的传道小册子《劝世良言》并开始信仰上帝的经过;第三次应试落第后大病中所见的“异象”——他在“梦醒”状态中升到天堂,认知了自己是上帝之次子,耶稣之胞弟,上帝命他为“天王大道君王全”,为人间之“太平天子”;最后,他还介绍了自己与乡友冯云山一道除去村塾孔丘牌位,几年来在各地传播拜上帝教的情况。
" y4 @  a# l6 k' X/ [* S! r  罗孝全极感兴趣的是洪秀全在病中所见的“异象”,他觉得这简直同罗马百夫长哥尼流见到的异象差不多。哥尼流以虔诚并敬畏上帝而著称,在《新约》使徒行传中,有一次他在异象中看见一位天使向他有所指示,使他寻到圣徒彼得来家中传道。罗孝全将此两人并加称颂,说明他对所谓“异象”笃信之深。
2 _- K; W1 C/ R" M4 _2 X$ T   他甚至感慨道:“如果是在使徒时代,我就会用圣经语言坦白地说,他(洪秀全)见到了天使的景象,天使们向他指示一些事物,教他一些他以前不知道的事物,其中有些他似已部分领悟,另一些他承认还不知道其意义。但他所陈述的这些事物,都是出于圣经的。”由此可见,罗孝全对上帝的信奉已到了一种走火入魔的地步了。" b& U; Y  r$ r: W( P  M
在这种情境下,遇到洪秀全这种惊世骇俗的可塑之材,他岂能不感到欣慰么?
- g% I& f" N/ H  未久,洪仁有事告假返乡,洪秀全一人留了下来,在礼拜堂共住了两个多月。礼拜堂的日常活动无非是讲道和分发传道书,洪秀全作为一个初来者并无特别的表现。对于他这两个多月的活动,太平天国官书《太平天日》中只有简略的记载:“与花旗番罗孝全共处数月,主历将旧遗诏圣书、新遗诏圣书细览。”也就是说,他的日常活动是学习和研究新旧约圣经。
5 U, F9 o7 P) H+ K2 V& m! ]8 z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孔子 发表于 2012-6-5 14: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孝全后来对此有进一步的补充,说洪秀全“参加了我们的圣经班,默记和吟诵经文,在班上每天接受教导两小时”。然而,在接下来的时日里,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这位不同寻常的问道者又让罗孝全颇感失望。( U7 y9 q, S: G2 W* {% t: ?- K: [

3 g( K) A  o+ @9 ?5 Y1 `3 a0 H时光荏苒,转眼到了夏天。洪秀全在礼拜堂学得“真道”,便向罗孝全申请受洗礼并加入“粤东施蘸圣会”工作。罗孝全对此十分支持,按照入会的程序,专门派了几个人往广东花县洪秀全的老家作了细致的调查,报告的结论是肯定的。于是成立了一个委员会,为洪秀全举行公开考核。考核内容不外是对新旧约圣经的熟悉程度及其他基督教知识,结果同样令委员们感到满意。就在要同意吸收洪秀全入会的时刻,罗孝全的一句问话,使事情急转直下了。, h0 c) V& y& q, [6 T

6 H0 W! e8 Z" q/ R% @他说:“你是否明白,成为教堂的一名成员,并不是某种雇佣,也与金钱的报酬无关。我们不应出于邪恶的动机而加入教堂”。
8 f! {! M( T, Q5 Y9 m5 {
/ N6 ~; ^9 h  L, R6 |洪秀全犹豫了片刻,答道:“我穷,没有生活来源,加入教堂将丢掉我的职业,我不知道以后会怎样过活。”0 Q- d- O1 F! E) I2 E- E9 K3 n

1 x3 J2 F# z( ]" h' ?$ g9 E因为这一句答辩,洪秀全的洗礼被无定期地推迟了。
$ @+ P* I: {, a9 i, j" V! H! K  T) ]0 r; [9 u3 F, x$ o
对这一变故,洪仁1864年10月在江西南昌被俘后,有一段述辞。原来,洪秀全之所以在公开仪式上提出报酬问题,是中了罗孝全礼拜堂里两名中国执事的圈套——他们见洪秀全才能出众,如受洗受聘后成为罗孝全助手,必会挤掉自己的饭碗,故劝诱洪秀全“在受洗礼之前,亲对罗牧师要求应许其每月得津贴若干以维持其生活,如是始能于受洗礼之后留在广州继续学道。时秀全贫甚,遂以其言为合理可信,即旨罗处要求”,因而引起罗孝全不悦,终使洗礼受挫。
+ [, t" t$ K5 I
; J+ l, \* t! s( B6 c当不上传教士,洪秀全一时感到没有出路。他在广州学道数月,膳食费用皆由介绍人周道行供给。来日既生活无着,又不知何时再能受洗,如何是好呢?踌躇了几日,他与罗孝全伤感地告别,决定到广西紫荆山寻找冯云山,去那里继续传播拜上帝教。  y( ]0 G) h" V; a$ D8 _

, x  X/ O1 z& \$ u8 e洪秀全踏上了一条新路,他的行囊里多了一样东西——那是一本从礼拜堂得到的圣经。在紫荆山,他依此作《原道觉世训》,并制定拜上帝教的各种仪式;次年回花县家乡后,他常对众人选读其中的篇章;再后来,太平天国定都南京时大量刻印“圣书”,使用的就是洪秀全在广州获得的圣经中译本。4 n9 F5 v" ~0 b4 Y) _0 B/ q1 U$ V

! x3 J' G2 J; r- ~, u但是罗孝全哪里知道,他的拒绝为洪秀全施洗的举动,实际上是制造了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偶然:如果当时他接纳洪秀全入了教会,晚清历史上不过多了一个循规蹈矩的基督教徒,哪里还会有一个名震天下、扫荡四方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呢?惜乎罗孝全的选择又是多么必然!这一选择使洪秀全走上了一条不凡的道路,甚至可以说,一条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道路。& C3 n$ t! y' }: ?" 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