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666390|回复: 5
收起左侧

秘书谈胡耀邦:他经常发脾气 批评人绝不留情

孔子 发表于 2012-6-5 14:14: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文来源:《老人报》2012年5月25日第A3版,作者:高勇 何乡,原题:《庐山会议后胡耀邦坐了两年冷板凳》: g4 ]- A( ^$ V+ v2 W  Q1 @# F
1959年3月,高勇成为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机要秘书。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工作到1964年8月,是胡耀邦主政团中央时在其身边工作最久的秘书。本文是高勇对庐山会议前后的胡耀邦的回忆。
2 ]4 r) J% Y8 m$ G庐山会议上批彭不积极. W+ C2 M0 _; j: l
我给胡耀邦做秘书时,“反右”运动已经结束。“反右”运动中,他的一个秘书被打成了右派,由刘崇文接替。又过了一年半,我也成了耀邦的秘书。我们俩有分工,刘崇文负责处理团中央的业务文件、管理图书,我主要负责处理机要文件、接电话和日常事务的联系与办理。
  Y+ w5 l& |) K' w. Z7 x1957年团中央反右时,耀邦不在,他到国外出访,是另一个领导主持的。胡耀邦当时就不赞成抓那么多右派,但他无能为力。他保护了不少人,包括《中国青年报》的领导张黎群、钟沛璋和陈模,他都尽力保护。
0 z; c6 B6 m- v  d3 H1959年的庐山会议,胡耀邦也参加了。我跟随在他身边,我们是7月29日晚上到庐山的。这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批判彭德怀很多天了。他在庐山会议上批彭并不积极,但是作为中央委员,参加会议不能不表态啊。大会不发言,小会也得发言,他就是在一次小组会议上发言的。他是表态性的发言,比如“拥护毛主席讲话”、“拥护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三面红旗”之类。他发言时,我不在现场。但因为他对发言记录不满意,有些主要的话可能没记,有些不主要的话却记了,他就让我和他重新整理了一下发言记录。他私下里没有和我说对彭德怀的看法。2 k1 `) g  Q' N# q5 s
在庐山会议上,**对所有人都是洞察的,别人发言批判彭德怀都是蛮厉害的,而你胡耀邦发一次言就再不吭气了。耀邦观察到**对他的态度。几年后他说:“庐山会议后,主席有一两年不大理我,给我坐了冷板凳呢。”7 V8 |- Z  t; h* @% N8 ~! t
我没听过耀邦对“反右”的直接评价。但他说过,有些“右派”在摘了帽子以后,还应该起用。1964年团中央要召开“九大”,在起草“九大”报告的时候,耀邦让钟沛璋起草。钟沛璋此前是《中国青年报》副总编辑,1957年没被定为右派,当时争论很大,耀邦顶着,但没顶住,1958年又把钟补成了右派。但钟沛璋比较早就摘了右派帽子。于是,耀邦让他起草“九大”报告。% ~* M- S1 Q; R$ d4 M- |
那时人们的阶级斗争观念很强,有人就给中央写了封信,揭发了这件事,事情最后是怎么处理的我忘记了。耀邦后来和我谈起过这事,他说,摘了右派帽子就不能把他当右派了,你总得给他个工作干吧,以前在延安有些同志犯了很大错误,**不是还使用他嘛。
. X9 t, X: ^* T( M1 E( v" e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孔子 发表于 2012-6-5 14:17:29 | 显示全部楼层
耀邦叫基层干部不要去争“红旗”) Z" l& Q, W* q5 t3 n$ B

; J3 g) [9 t, J& F8 [% V  h" e% o5 @2 X我给胡耀邦当秘书时,“大跃进”刚开始不久。1959年5月,耀邦带我们几个人去河北安国县齐村劳动一周。那时,“大跃进”的不良后果开始出现了,群众生活已很困难,我们差不多天天吃白薯干、玉米面糊糊和白薯面窝头,吃后肚子发沉、胀气。& W" e( ~/ A& v2 g+ H: m! O
3 {1 W8 k4 w9 U) V  ?* z$ j
那时,基层干部被上级的高指标压得喘不过气,为了完成任务,许多干部有严重的强迫命令作风,造成干部与群众关系十分紧张。群众对基层干部意见很大,而基层干部也感到是“老鼠钻到风箱里——两头难受”,怨气冲天。5 Z+ S- Q( [" z* G: L- s* }
) k8 r$ P$ G' B. e( i6 ^! O
耀邦支持基层干部大胆工作,说有一些强迫命令是上边压下来的,责任不在村干部身上。耀邦对他们说,你们不要去争那个“红旗”嘛,(这样做)饿死人。那时他对“大跃进”有看法,但他一般不散布消极情绪,一般是鼓劲的。
2 V. s9 x* E  U* w
# C# L) T" \6 d7 S# U“大跃进”他是拥护的,他在经济建设上也是主张“快”,他一直是这样,有点急于求成。但是一开始,对各地“放卫星”他并不太相信。因为他是农村出身,知道一亩地能产多少稻子。但是后来,各地的“卫星”越放越多,耀邦就相信了,后来也不知道怎么搞的就跟上了。当然,他也不是完全相信,其实,那时大家对这事也弄不太清楚。3 T. D# M" h- A5 w* ]6 u
! k) J7 Y/ ~9 U; T  ~
1959年7月,庐山会议批彭德怀反右倾。在这个情况下,从庐山会议下来以后,耀邦在“大跃进”誓师大会上讲话还是鼓劲。他一直鼓劲,那时**也非常强调鼓劲,气可鼓,不可泄。但我觉得他还是比较冷静。不过,你说他在那个时候完全头脑不发热也不可能。那时候说胡话的多了,例如“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就是一个后来的改革家先提出来的。
4 b% {$ K4 l: N# c6 G
# k0 |# l3 ?6 ^2 o  ~% A批评起来喊打喊杀,组织处理时非常谨慎
% m& d2 Q+ }  W
& x9 M, A% w2 N胡耀邦工作起来真不要命。那时他在家办公。一个四合院,他在东屋,我在北屋。他根本顾不上家人,除了工作就是思考问题。一般的劳动他都参加。例如,1959年我们去安国县劳动时,他点种、锄草、推水车,什么都干,而且不要别人照顾。大家休息时,他才坐下来抽支烟。大家不休息,他也不休息。( ^! [8 J4 W" s! z+ g- l

: A2 U8 t* I3 x2 ]. ~胡耀邦的性格很直,藏不住话,对别人没有防备之心。在团中央时,我觉得他威信很高。威信高的关键是,那时他和谁都是讲真心话。交谈中老打官腔是挺讨厌的,你能听得下去?耀邦是不设防、讲真话,这一点非常突出。2 |$ V3 C" J4 [6 u) l. A: v
# U6 j: L4 O, c8 O- I) `7 ?( p
他有时候讲话很生动,比如,他提出要“冷处理,软着陆”,什么意思呢?冷处理是说,不要在头脑发热、群情激愤时处理人,放下来等冷静时再处理。软着陆是指批评人不要打棍子。
7 F6 c. \- Y2 C% n! h" k8 D  r" N
' F% ]: Q; c% J" F+ s- h: v0 I有人说他说话随便,不严密。是有不严密的地方,有时仔细琢磨会有漏洞,但是他不讲不痛不痒的话。有人觉得这很好,就应该是个普通人嘛,宁愿听漏洞百出的真话,也不听滴水不漏的假话。讲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高级废话,听着也觉得没意思。
/ y/ H. f9 G- U! X) F; v0 L4 h! T
他喜欢知识,喜欢有知识的人。如果看到一篇他非常欣赏的文章,他就会打听是谁写的,作者多大年龄了。你跟他讲些知识性的话,他非常高兴。他爱看书,什么书都看。会议上的讲话一般都是自己起草的。我听说中央团校要复校时,请他讲话,事先团中央给他起草了个讲话稿,拿上台去他看都没看。
3 a: R: z0 C% ?
) J! d% \) @1 i/ s& _6 i胡耀邦比较急躁,经常发脾气。你要什么事办错了,他批评起来绝不留情,特别是熟人、身边的人,他专找些尖刻的话来挖苦你,让你有个很深的印象。我也有受过批评,也见过他批评别人,越是熟悉的人他越不客气。7 {3 G6 ?) m, ?' R

) H" p! `( P; N0 Q9 b但是耀邦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他说的:我批评起来喊打喊杀,但真的要做组织处理,我下不了手。他不怕批评过头,但是落到文字、组织处理上,他怕过头。包括做结论,他字斟句酌,非常谨慎,生怕过头。 : D4 }' L% Y$ t7 X) L* 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遗忘 发表于 2012-8-1 14: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来看看,增长下知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眼泪笑了 发表于 2012-8-1 14: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性格决定命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眼泪笑了 发表于 2012-8-11 14: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覆雪蓝枫 发表于 2012-9-17 01: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感谢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