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633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10天飞行,是神九飞天的两大看点。“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对航天员来说一点不假。他们在太空中要做的每一项操作,在地面都经过成百上千次模拟训练。 □训练揭秘
3 U9 g5 O- u' }4 E. t 18 ^9 y% g) X1 Q
目标飞行器组合体训练模拟器 . H; j/ k5 l; R! E( @: s) r- L
开门穿舱全程练习
1 w+ \5 K9 c" n0 ~3 E* h
4 }% d( R$ u3 A, z) ?6 v' ? 在这三个模拟器中,目标飞行器组合体训练模拟器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长约20米,宽约7米,左部是一个直径较小且比较短的圆柱体,模拟轨道舱状态,右部是一个直径较大且比较长的圆柱体,模拟天宫一号试验舱状态。1 Y& R) @; D ?! x
晁建刚介绍说,在这个模拟器里,航天员可完成从对接成功到进入天宫一号工作和生活全过程的训练,包括开闭舱门、穿舱、飞行状态监控及空间实验等。# }3 k6 }% U2 x' H* V d1 W
三个模拟器不仅能模拟正常飞行程序,还可模拟各种工程预案内故障。
3 I8 p% D+ F" l K0 l 2
* D, k6 G- U5 y- D Q0 \$ G7 m) N 手控交会对接训练模拟器9 ~8 u& ?* j( F
自动手控两种模式1 n3 h( o0 G) t1 f
从外形上看,手控交会对接训练模拟器像一个孤立的“神舟号”返回舱,是三个模拟器中最为袖珍的一个,它专门为了航天员进行手控交会对接及撤离训练而建,涵盖了实施交会对接过程中各种工况。8 k1 @; H8 M/ y% K6 @8 }0 @
“别看这个模拟器个子小,三个模拟器中,它的使用率是最高的”,晁建刚介绍。航天员在手控交会对接模拟器里分两种工况训练,第一种是航天员对自动对接模式进行实时监测,并协助地面完成相关工作,第二种是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训练,这时要操纵跟神舟九号工况一致的手控交会对接系统来驾驶飞船,模拟与天宫一号对接。
1 s9 \8 J0 x! r: h' ^7 k" h5 F 通过近1500次的对接训练,航天员在地面已经做到非常熟悉的程度。5 U0 f/ j0 o+ G% b0 s1 n0 b& i
3" o, B5 }& A4 Y1 q
全任务飞行训练模拟器
9 M7 x& H7 ~7 a' j! a 老骥伏枥高大“奢华”- i: @' x% e+ i2 T! O
与手控交会对接训练模拟器相比,固定基全任务飞行训练模拟器算是大个头了,它的外形像拿掉火箭的神舟九号飞船,约有三层楼高,内部配置颇为“奢华”,从显示器、仪表板到舷窗、舱内救生物品一应俱全。
+ P) M4 `, }9 Q/ U0 U% V 晁建刚介绍说,这个训练器通过实物、半实物与教学仿真的方法,实现航天员在空间任务的环境感知、操作感知、视觉感知和听觉感知,用于对航天员进行综合技能和任务训练。该训练模拟器2002年8月开始用于航天员训练,是三个模拟器中资格最老的。) v c" J5 A" f
□实验揭秘
' M; y/ h! a3 w >>关于用药1 f; J6 p' q4 g! q1 n
航天员将吃药取唾液
1 @9 ]" R3 [+ q R8 }; k$ o 历次载人航天飞行表明,失重条件会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全过程,因此服药的剂量也要随之调整。相关研究对保证航天员在中长期飞行中的安全用药非常必要。2 c' F& P" Z: d9 v7 t# |9 Y
航天员医监医保研究室主任李勇枝表示,此次任务将首次开展失重条件下扑热息痛的药代动力学研究。专家为此确定了模型药物,在轨常用、有代表性、代谢有特点、唾液浓度可反映血药浓度的药物入选。
" T$ k$ d0 G6 \3 H% \ 神九的航天员,已在地面进行了口服扑热息痛后唾液药代动力学研究,以采集地面对照数据。上天后,他们将在飞行中服用此药并采集唾液,返回地面再测定唾液中的药物浓度,通过对比探索失重条件下的变化规律。
2 s8 N* w$ R* F; y# G+ s9 P1 f8 B% h >>关于睡眠2 B& a) d) t$ b |; Q) `" v
佩戴腕表监测生物钟
0 s" H. A3 A3 v5 h% \# A( r 睡眠不足会带来许多身心伤害,如思考能力下降、警觉力与判断力削弱、免疫功能失调等。资料显示,在载人航天飞行期间,失重、狭小隔离空间、高强度作业等环境,会增加航天员睡眠生物节律紊乱的风险。
4 s, H9 _0 P; H; ~ 神九任务中,我国首次开展针对航天员睡眠与生物节律的基础性研究,为睡眠、时间生物学及人绩效因素等相关研究提供支持,以保障航天员在轨健康,维持最佳状态。' }( E; ]# Q- d3 ]+ M6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总设计师李莹辉介绍,神九航天员将采用活动记录仪腕表,监测航天员睡眠清醒生物周期节律等4方面内容,对比分析飞行前、中、后的数据。
$ `4 m( ?. r2 c! W+ ~% b 这项试验的顺利完成,将有利于积累航天飞行中人体生物节律基础数据,为后续任务中睡眠与生物节律监测、个性化对抗措施制定、在轨医学防护、航天员健康与高效工作能力的维持,奠定重要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 {( K9 {/ |6 G$ C4 d1 X. K
□应急揭秘0 ?& ^ i8 S# S0 D! u S0 [4 F
>>关于百宝书# X, @0 @; S" t6 Z6 P
一招一式都有“教案”1 Y; @* T* ?8 M( e8 F0 D6 w' w
无论是火箭点火发射前,还是飞船进入太空后,神九三名航天员时不时手捧一本白色的册子认真研读。这本“百宝书”,就是航天员的飞行手册。我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2003年上太空时,就曾在这本手册上写下“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7 e6 Z' z# I+ Y5 g. t a* A
在长达13天的飞行中,航天员什么时间吃饭,怎么锻炼身体,停电了怎么办,起火了怎么办等等,都能在这本手册上找到答案。* `5 p) l6 _1 [9 K7 \
据了解,神九任务的飞行手册共计6类8册近千页内容,包括正常飞行手册、交会对接手册、飞船应急与故障处理手册、目标飞行器应急与故障处置手册、飞船操作指南(上、下)、目标飞行器操作指南(上、下)。
* Y3 _9 z, ~3 R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系统总体室副主任陈欣介绍,“研制手册就像是炒一盘菜,前提是把大家提供的主料配料都放进去,这盘菜怎么下料,最后怎么出锅,都要经过大厨仔细考虑。”
) E1 P' g) N! m* I" j1 D9 i% v “我们把主要典型的故障写在手册中,怎么处置都能查到,还画了流程图,先判断是什么,然后有没有分支,怎么与地面沟通”。手册参照家用电器的操作说明书编写,采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块,当发生异常现象时,让航天员能迅速辨识,“对症下药”。
- Y. w( V' `/ r' C2 \% 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