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黄华林 于 2012-8-8 13:07 编辑 * ]# O4 [! k9 {7 G3 f% N4 z
' f4 r( d1 J6 R' C. M1 L 伍若兰是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烈士,湖南耒阳城郊九眼塘人。少时随母亲住在今耒阳市金兰村19组(时称大湾里)兄弟家,在这里渡过了短暂一生的大部分时光。伍若兰天资聪慧,8岁入私塾,成绩一直优等,受到先生褒扬。12岁入耒阳县女子职业学校,192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1926年冬毕业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深入各乡夜校,宣讲革命道理,组织农民协会,号召工农起来暴动。1928年2月16日,湘南起义队伍进入耒阳。3月,经县委书记刘泰等人介绍,伍若兰与朱德结婚。不久,随工农革命军向井冈山转移,离开了故居“大湾里”。1929年2月,伍若兰为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据伍若兰烈士的亲属、现年70岁的侄子伍天晓老人介绍,因年久失修及之后的人为改建等历史原因,伍若兰故居的建筑格局和历史风貌受到部分破坏。长期以来故居周边均为现代民宅。尤其是西面民宅与故居连在一起,严重破坏故居的历史风貌。 伍若兰故居“大湾里”2004年曾有文物部门调查登记但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因而利用与展示工作均未启动,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根据耒阳市人民政府文件耒政发(2011)10号《耒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市市级文物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和中共耒阳市委耒委发〔2012〕10号《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实施意见》要以《湖南省革命文物保护规划》为契机,认真抓好伍若兰故居修缮及兰花广场红色文化遗址建设。将伍若兰故居产权收归国有,交文物部门管理。编制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争取维修经费,故居进行维修和周边环境整洁,尽力恢复故居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历史环境风貌。再现伍若兰当年生活场景,展示其生平事迹,宣扬气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和崇高精神,将故居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景点。 故居因疏于管理,目前多数破败不堪。前几天故居4个近重千斤的白石墩被盗,实为痛心疾首。老人动情地说,希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对烈士故居进行一次彻底的维修,将烈士故居捐献给国家办成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伍若兰故居作为革命烈士的出生地具有纪念意义,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应作为文物保护起来,不可拆毁和人为的破坏。为了纪念革命先烈,故居应该极力保护,以供后人赡仰。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故去了,她的往事,她独特的生命气质,她的精神和灵魂,还无声地存留于她的故居中,对后人而言,这是一个具有震撼力和影响力的强大气场。我以为,这才是先烈故居的真正价值。所以,先烈故居的要义在“人”, 在于发现、 感知、 思考和传承“人”的精神气质, 而不在于一所老房子。 只有我们真正体会到先烈故居的意义, 才会有发自内心的愿望和动力去保护先烈故居,也是保护先烈故居和传承革命精神的最有效途径。故居作为有重大历史研究价值和文化价值的文物遗存,亟待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保护。
- a6 v- B- W1 Q: N' A+ m
( F" {5 K# |$ d' n+ h& O( _
% I$ p2 o/ U" C
# {& {* J+ N3 B5 \伍若兰故居
7 T1 B" k. _" d1 f& L( O+ y/ W9 u9 ~& R
G+ P7 S+ C" [+ y9 C0 M* V2 [3 {- ^
1 q9 {1 Q$ f. d伍若兰故居堂 2 g* i9 T% ~/ b! m8 K$ U f
* `2 w. p0 c8 S) a2 u8 @
/ W+ [3 t8 D. _
伍若兰故居卧室 5 z' j. s2 O( r8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