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585
- 主题
中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喝酒不开车,酒驾很危险!”早已成为驾驶员们的共识,然而,人们很少留意的“药驾”同样伤不起! 昨日上午长沙交警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信息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药驾”也很危险,亲,这一细节你都注意了么?”
) P1 ^! y3 o/ B 有博友评论:“还是第一次听说‘药驾’。”3 {1 A* w/ o: }( p: F( u7 I
所谓的“药驾”究竟是什么含义?被视为危险性堪比“酒驾”的“药驾”,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4 b W% O% F6 ]4 J6 i 记者随后展开了调查。
5 E0 ^; Y8 I8 c8 |1 ` 随机调查,多数驾驶员不清楚“药驾”为何物
5 l6 b) h4 h' J& S: [* Z# L 记者随机以口头询问和问卷调查的形式,采访了市内数十位驾驶员,其中包括私家车主、的士司机和公交驾驶员。
, m, `! V& I$ H/ m 其中7成被访者不知道“药驾为何物”或者“听说过,但对具体内容不甚了解”。更有私家车主将“药驾”等同于服藿香正气水后“被酒驾”。
4 U6 v( A! h# ` 所谓“药驾,不光包括驾驶员服用含有酒精的药物导致“被酒驾”,还指感冒药、抗过敏药物、镇静类药物中存在致人困倦、兴奋等副作用,司机服药后影响驾驶安全。
; _4 O! R5 R, ~ x4 {5 W. i 据国外的一项调查显示,因交通事故死亡的人群中,近两成涉及“药驾”。衡阳市交警支队宣传专干陈建铁说,相关检测机制和惩罚措施的缺失,致使驾驶员对“药驾”疏于防范。
2 g6 k- t5 G5 O, G) B5 V 据湖南交通警察发布的微博信息显示:8月3日,一台湘A牌照小车刚从长沙收费站驶出,歪歪扭扭地前行,险些撞上中央隔离带,随即民警将该车拦下询问。原来,该车驾驶员在午饭后服用了一片感冒药,有些嗜睡。民警将其请至执勤岗亭休整2小时后方让他离开。7 X8 B0 L/ r8 z7 v
“目前,衡阳市内还未发现‘药驾’案例,但提高警觉却十分必要。”陈建铁说。
+ I% r2 p2 F! S2 M' d# n5 J6 x" F5 E4 v 而随机采访中,8成驾驶员表示服用感冒药或止疼药后,不会刻意休息,将正常开车。面对采访时,一些私家车主更反问记者:“吃点感冒药有什么影响,为什么不能开车?”0 @. z1 ?8 M/ t; t
说明书中明文标示,顾客却很少问及
' t' D7 a$ Z U" H: b 其实“吃药不开车”早已不是新鲜概念,记者发现,在维C银翘片、快克等常用感冒药的使用说明中明确标示:服药期间不得驾驶机、车、船或从事高空作业。+ S( I4 C) k3 x4 m- h
药剂师告诉记者,药品的副作用因人而异,但稳妥起见,药效维持的12小时以内,最好不开车。服药后7~8小时内应避免驾车。+ X9 }4 i. N/ T& l
然而,实际情况是,市民服药时很容易忽略这条注意事项。“购药过程也很少有人主动询问‘服药后能否开车’。”药剂师说。
6 M& O- k W9 b! m) U+ j! } 陈建铁告诉记者,目前并没有针对“药驾”的检测方法和惩罚机制,遇到“药驾”行为多以规劝教育为主。7 c8 m8 V2 O" `) r) z5 L* e
此外,交警部门通过微博、宣传册等方式将“药驾”的潜在威胁广而告之,提醒驾驶员自觉规避。
' p/ ?. L3 ?$ E, z! u1 q3 j “对精神系统有影响的药物,催眠药物,有恶心呕吐反应的药物,止疼类药物,兴奋剂,治疗癫痫的药物,抗高血压药物等七类药品服用后可能影响安全驾驶,驾驶员服用时需谨慎。”陈建铁说。
! [3 d# ~/ c1 \+ j @! A0 d# y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