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7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9月10日,一年一度的教师节马上就要到了,作为孩子的家长,您的烦恼是不是也来了呢?是不是在为该不该给孩子的老师送礼、怎么送礼、送什么礼物而犹豫不决以致纠结不已呢?其实不仅是家长,老师也挺“烦”。; v4 S, {: n+ |# W* A
- T$ W; G/ i# E$ Y! O
7 `# \2 U ~* T: b3 X V m/ Y8 @. ]. Q0 Y8 }: b
家长:送不送礼是个问题& h# H4 p0 s2 d$ N+ o- |; a* l
. v6 l9 S0 L; q* I) K% R 教师节能成“送礼节”吗?当然不能。可现实却使得家长不得不送。其一,给教师送礼,其实就是希望教师给自己的孩子多些照顾,所谓的照顾,无非是座位排得好些;提问多些;让孩子当上班干部;其二,教育公平依然遥远。事实证明,重点大学中农村孩子的比例在下降,寒门难出贵子。在如此背景下,家长怎能对送礼淡定呢?
) m* y8 ^: s$ B2 G& d/ B, }6 p7 Y5 A
" s& c& d$ \0 Q6 _; } _ 其实,家长也清楚,给教师送礼,并不一定有效。比如孩子的成绩,不会因为送礼了就能够马上得到提高;不会因为送礼了,孩子就成为最棒的孩子。的确,有些教师在送礼上感觉很累,但却并不表示着所有的教师对家长的礼物都能够拒绝,都会喊出“放了老师”。家长放不下自己的孩子,也就“放不了老师”。
/ o1 }5 ^' {7 `4 j! P* E4 S; Q K* c3 _6 F" H
老师:收不收礼是个难题
, z: Z% E' W) ]% `3 V+ K8 W F& s' @2 \% t
“送礼请客的太多了,哪顾得过来?”一所重点中学的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师表示,每到暑假、春节、教师节,家里的电话就响个不停。这位老师无奈地表示,很多家长三番五次地送礼,老师不接受的话,家长就会提心吊胆地生怕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让老师们很为难。许多老师对于家长送礼的初衷很是反感,他们表示,如果是学生感激老师,他们会接受,但是现在很多家长是为了让老师“办事”。“这种礼物是对我们的侮辱,也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不尊重!”% n- v8 @5 H ~ N5 K0 D
% y m: w# D2 H N {( V
; N/ j$ E: b# {# b3 b$ S
; g9 I- r2 Z( u/ t7 s- f( e
其实,此类难题并非无解。作为家长,我们首先应该肯定老师们对全社会的贡献,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对下一代的付出有目共睹,而且尊师重教也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因而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应该不带杂念地对广大辛勤的园丁们说一声:节日快乐!; N. `) F: N: _6 {& f4 @4 }& n
9 y9 j2 J' k- K! h 作为教师,必须明白“传道授业解惑,师之责也”的道理。师生之间,也应清如水甘若醴。能不收礼则不收,尤其是价值巨大的,以免让师德蒙羞。
( v4 l* ]. U' W7 D; T- f& p: s0 \! m. c- G+ E6 R. W- H/ b
总之,教师节,千万别沦为"送礼节"。一些学生和家长用贵礼"砸"希望,一些教师推搡中收下,只会让师生关系功利化,从而影响更多教师背上"师德败坏"的不公允骂名。其实,教师节送礼并非真问题所在,其症结在于应送合适的礼来表达感恩,来展示教师节的深度和厚度。毕竟,一张亲手做的贺卡、一条自编的短信,一个祝福、一声问候,一样能散发敬意。
* {) q2 r) U( v+ r, r
; @# v% @ e7 b, ^8 u 最后:你对教师节送礼现象怎么看?教育论坛邀请您参与我们的调查,投下您宝贵的一票。欢迎您跟帖讨论,表达看法,更欢迎您晒一晒曾经或将要送给老师的礼物,让大家一起来“围观”!
9 t3 ~# g; G% `5 b9 [
w+ }# D. _, Z8 p"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