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作义集宁一战出尽了风头。楚溪春守大同也因此扬名全国,陈诚去东北主政,第一个请的就是楚溪春。
" C Y& G r. L# q; E2 k
& t% a' v! q) q0 Q0 g. D' |; P0 W 集宁战役是华北关键战役,其失败影响是极其重大和深远的,罗瑞卿同志后来评论说;"大同战役,实际上是一次败仗,。。。。!这是起了战略性的影响的。主要的还不是影响了张家口的过早失守,主要的是影响了晋察冀地区在大半年时间内,在对敌作战中都处于被动地位。这是一次战役方针不对,在执行战役时又无明确计划(如究竟重点是攻城还是打援?是没有明确预见的。先着重打城,而后又被迫打援)以及轻敌不慎重初战,不集中兵力等完全违反主席军事思想的一相当典型的战例!"(《罗瑞卿传》183页)。 S' e: {' `. m, o1 @) r- [8 k: B
" ?6 @+ ]' J$ w. V& Y
+ F8 \& P7 C2 H1 ?7 |0 [ 以下将集宁会战国共双方两军战斗序列如下:
4 \+ j4 @; ^( j4 s* N h# U. a2 d **军队
! p1 ~" p! y8 L/ O 晋察冀军区司令员 聂荣臻 & Y! W- ] h/ P) a# u4 }
晋绥军区司令员 贺龙(兼)
a! L# ~+ P: P# S7 z |) N 大同前线指挥部司令员 张宗逊
4 I0 A( E0 W0 V. a! U5 G 副司令员 杨成武 ) m" l) Z5 q3 X6 l4 J# U; U% x
政治委员 罗瑞卿 8 P5 u% j* q5 n# o4 ~- o
晋察冀第一纵队司令员 杨得志 2 i) P- ]) I& f% |) p
第一旅旅长 杨俊生 ) r4 f7 \' \/ ~" F! q" \
第二旅旅长 尹先炳
, y' p, q: f5 i$ H5 ]. H+ N 晋察冀第二纵队司令员 郭天民
; s0 ~8 T8 i2 w: g* s 第四旅旅长 萧应堂 0 V% R4 Z3 X. q+ P% l* {
第五旅旅长 萧应玖 ; R: f S, M! e! a
晋察冀第三纵队司令员 杨成武 $ }- o1 }% p& |% x
第七旅旅长 周彪
% ~8 e: ]; e5 v& ~2 M0 e- } 第八旅旅长 易耀彩
( x, U/ ]1 r& v- D K- E" r& L 晋察冀第四纵队司令员 陈正湘 1 \" a6 o$ |0 |+ Q+ M
第十旅旅长 邱蔚
/ e+ M+ M5 j3 D' l4 a$ o9 T' z4 X 第十一旅旅长 陈仿仁 7 x e. ~5 m1 d1 b [5 Z5 \' L
张家口卫戍旅旅长 李湘
& ~ y r6 V; E {( m8 R& r 第一军分区独立第十二团
?8 ?9 Z) l* n5 T0 p2 Q" K 独立第十三团
) s' j6 ]4 _( t& b5 d 炮兵团 " i# Q8 c7 v4 v9 G E) Z I& Z
晋绥第一纵队司令员 张宗逊 / S3 V; M% @ N( d, H8 l5 b' s
第三五八旅旅长 黄新延
, v" d1 c4 h; E: }+ n 独立第一旅旅长 王尚荣
, f$ J6 o# S5 V9 j, |, p 独立第二旅旅长 唐金龙 4 m9 E7 x6 u& ~! n8 _5 f' K
独立第三旅旅长 杨家瑞 / b: \7 }) _- q: @: S: I7 N
骑兵旅旅长 康健民 % \2 M" H9 e% l2 g6 Y
第五军分区第二团 ! C6 \" r5 { o! r, E' R
绥蒙军区司令员 姚哲
9 v! Y. j8 o2 M* A) a 第七团
1 c5 K: O8 L1 {. e# i 第九团 0 g* n# w: R& q$ o
独立骑兵团 ( V) c5 X4 Q! X) e6 m/ l
国民党军队
+ }, q2 X, R. ]8 Q 第十二战区司令长官 傅作义 : K1 a; t* ?% i
副长官 邓宝珊 冯钦哉 刘多荃
- L1 I9 G7 K$ J6 e0 Z 第三十五军军长 鲁英麟 3 G% c' M% ?8 p
第一O一师师长 郭景云 ! d5 W) ~: m. R' G7 L3 d1 M
第三十一师师长 安春山 7 t m) c( S; Z) M, c# y3 E, C
第三十二师师长 李铭鼎
# i6 B3 Y) D4 Z i3 v 暂编第三军军长 董其武
" w" E3 I5 ^+ o4 a1 l1 Z% P( m 暂编第十一师师长 杨维垣 # r* G2 r- s6 N# U
暂编第十七师师长 朱大纯 6 c* T; u7 j. R7 U+ Q% d2 d' M
骑兵新编第三师师长 梁立柱 , X5 a2 L# X7 |* i
骑兵新编第四师师长 刘春方
9 z f M; }5 F: q) a- V8 A 第二战区第八集团军副总司令 楚溪春
. I3 }9 R* P8 u" M4 j' T1 j2 Q3 l 暂编第三十八师师长 田尚志 - `2 F, \& @3 x
东北骑兵新编第五师师长 慕新亚 * ?# g2 s u( M' z( @
东北骑兵新编第六师师长 吕纪化
2 ?! l5 Y4 Z$ S! {0 [: V 主要参考书目: 9 f9 f5 y! R3 f6 E
《聂荣臻回忆录》、《张宗逊回忆录》、《王平回忆录》、《从华北到西北》(郑维山)、《戎马春秋》、《傅作义生平》、《罗瑞卿传》、《全国解放战争史(卷2)》、《董其武与杨成武》、《华北军区战争征战纪实》。 # Z& s* R' h1 L* i3 T; K+ A9 d
3 J5 B9 k) d1 t" g1 u& Z% o
傅作义经典战役
d( f6 N: i$ I# c# v( T傅作义经典战役之二-----张家口战役 ' ~5 ^/ l$ S8 K7 D6 _
在大同集宁战役,傅作义以绝对劣势兵力,采用围魏救赵战术,击败占绝对优势华北野战军,重创华北野战军,在战略上形成主动,与占领承德的国军,从东西两线形成对张家口夹击之势,张家口形势严重。 1 f+ d8 K0 O' d
张家口是共军方面所夺取的唯一省会城市,称为第二红都,是当时晋察冀军区首府,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扼华北、东北、察绥战略要冲,是联系以上三地咽喉之地,为平绥铁路枢纽,北通外蒙库伦,西北通苏联乌里雅苏台,东北通热河,具有极其重要的军事、经济和政治价值。陕甘宁边区干部去东北,和苏联方面保持铁路交通,获得外援,张家口也是唯一必经之道。因此是国共两党必争之地,国军方面在集宁会战结束后,即开始准备进攻张家口。
+ [' S3 m X; Y4 U共军方面对张家口战守,却有不同意见,以聂荣臻为首的晋察冀军区,在集宁会战失败后,因兵力受到很大损伤,且处于被东西两线夹击的不利态势,已无心坚守张家口.
( V# X3 b7 M# 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