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24439|回复: 1
收起左侧

未来5年 ___ 哪些民生状况可望改善 。

伊丝特 发表于 2012-10-19 14: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I& U. n& Y9 D' }( f; U# D$ P! P5 c, o; R8 t9 @

8 f4 c% @4 b% ~. }, c: K编者按: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始终坚持民生优先,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财政投入,以一系列切实措施回应百姓的民生关切,取得了明显成效。
3 ]& E3 u* I: H; j, p8 K% |**总书记在今年“7•23”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对过上更好生活的要求也在增强,对加快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的期盼也在提高”,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十八大召开前夕,本刊特别通过网络调查和实地采访,收集基层群众对民生“五有”的新期盼,倾听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心声。
    / e  D) v: C0 i% W/ m$ z8 u

. g; W6 w  S; b! z- Q) o3 b* h( E8 g  _  o) X+ |9 F
& `+ [5 o& R, `2 J" Y9 J
最近,半月谈编辑部联合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半月谈网开展了“民生‘五有’的百姓新期盼”网络问卷调查,共有2822人参与投票。调查结果总体显示,大多数网民认为,未来5年,我国在民生“五有”各个方面将有稳步改善或大幅提升。
% x4 y4 @8 `7 I  s* Y5 u- Y! K   
$ P. Y' e: G/ e+ C; ~# |
0 V8 q! _! w) r' k; P! }; a5 a8 a- k4 d' M4 U  @. L" @* v: ^

  c. H) H) S; v* P学有所教:让城乡教育更均衡

/ N! j' y# p: i  i( e9 @- \6 i    【调查数据】有60%的网民认为,今后5年,学有所教将会得到稳步改善或大幅提升。在教育领域,网民寄予希望推进的新政策新举措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大力促进教育公正”(22%)、“在幼儿教育阶段,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21%)、“流动学童在父母打工的城市方便入学”(19%)。" l; n: F6 Z% @! R8 {
    【百姓心声】湖南临武县第三完小校长唐跃军说:“希望教育资源进一步均衡配置,解决城区学位紧和农村师资力量薄弱的矛盾。”
+ @$ L$ n& D4 m2 e' H. E    “县里投了不少钱,也搞了不少工程,对于改善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办学条件起到了很大作用,但师范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工作,农村教师不断向城市流动,‘城市太挤、农村太弱’的现象依然存在。”刚刚退休的李科鑫老师,在湖南宜章县太平里学校工作了40多年,他说,核心问题是教师待遇问题,农村教师工资福利应由中央和省级财政统筹,才能改变当前地方财政实力决定教师收入的局面。
, m0 q3 e% f9 y    【亮点前瞻】据江西省教育厅介绍,自2001年发放第一笔国家助学贷款以来,江西省累计有15万多名贫困大学生受益,金额高达12.6亿元。下一步,江西省学生资助工作将不再局限于大中专院校,还将扩大资助覆盖面、加大资助力度,结合实际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园给予资助。同时,江西还将继续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和研究生国家助学制度,真正做到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为家庭困难而辍学。# [& m" E1 y/ e9 J# I
    
$ x6 f, K! F" S  u
9 A. P7 p1 I& B, I; X& d6 d8 t- g6 B$ E& P6 i8 q4 j
. t/ r3 I6 q( i& z
劳有所得:让居民收入更快提高
) }0 l6 n- R- x, p) P9 E4 b
    【调查数据】不少网民认为,今后5年,百姓“充分就业,收入分配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愿望将得到充分实现或稳步改善。对稳定和促进就业,网民认为政府在采取措施时应重点针对的人群排名前三的依次是“大学毕业生”(28%)、“农民工”(20%)、“城市贫困人口”(16%)。0 i+ n( g* H! w- J6 b8 `
    【百姓心声】“回到家乡后,发现这里也有不少就业机会,觉得家门口打工更合算,现在大部分村民都不愿出去打工。”曾经在广东打工的湖南宜章县玉溪镇寿福村村民曹莲英如今正享受着“双重身份”带来的快乐:熟练地干着农民种菜的老本行,作为当地蔬菜公司的工人每月还有工资收入1800元。另外,她家的7亩承包田,现在租给蔬菜公司生产经营,每年租金2100元。曹莲英告诉半月谈记者,县里通过招商引资,从沿海地区引进不少现代农业企业,自己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梦想。“如果工资待遇能更高一点,可供选择的工作岗位更多一些的话,就更好了。”
' o4 B6 x7 H+ ]% h( E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希望切实推动收入分配改革,包括科学制定最低工资标准、维护普通劳动者权益、建立居民收入与物价涨幅相挂钩的机制等。“通过一系列努力,壮大我国的中等收入者群体,使之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i6 _0 o/ v5 j# X, s
    【亮点前瞻】经济增速放缓对就业的影响正在逐步显现,这表现在城镇新增就业的增幅从今年4、5月份以来逐月下降。根据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全省770家用工企业的监测显示,今年以来,超3成的被监测企业没有招用新员工,而其余企业招工数量也比上年同期减少了5.3%。, }4 c6 |$ r/ D' n) a: a
    据来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消息,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就业工作力度,扶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机会;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把这项工作放在整个就业工作的首位;大力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创业,特别是要提供就业信息,开展对返乡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继续加大职业培训工作的力度。
' h+ w- n- p. ~' P3 M4 ?   
0 a( w# \+ S0 ?, t% {! z7 ?
* T! l6 b  r0 n! c1 d0 n- y7 G8 e8 X5 l% J5 @- q
' ?8 q" C5 D, I' X3 t
病有所医:让医保体系更健全

% K. A8 P& e) r: S    【调查数据】有62%的网民认为,今后5年,病有所医将会得到稳步改善或大幅提升。对于进一步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网民希望政府采取的措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进一步健全全国医保体系”(22%)、“提高社区医生和村医的医疗水平”(19%)、“彻底破除以药补医”(16%)。
0 U% S; u" v  }- w# U
  ^5 J% {/ Q3 X1 `. o    【百姓心声】“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基本药物制度,农民朋友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不再那么突出。甚至在有的乡镇,五保老人看病不用花一分钱。”湖南宜章县玉溪镇村民吴海运说,希望国家能够扩大农村合作医疗所能包含的病种范围,同时提高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完善合作医疗的报销机制,使得农村参保人员能够更加便利、快速地报销医疗费用。“毕竟,农村人出门交通没那么方便,活动资金也少,能够尽快就近报销也是一件值得政府关注的事情。”# `9 l( q$ n4 v. `
2 ^6 A  I, z! p; }: q
    【亮点前瞻】来自卫生部的消息,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个人缴费标准适当提高,并逐步探索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筹资机制。开展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将儿童白血病、肺癌等20种疾病纳入新农合保障范围,并尽快推动《新农合管理条例》出台。
' ?1 i! w, {) H  G7 o0 z" e+ @8 l- O, g( E& G
    继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公布《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之后,保监会近日发布消息称,目前保监会正在制定规范大病保险业务的通知和大病保险示范产品,细化大病保险相关规定,统一和规范服务标准。在政府主导的原则下,采取向商业保险机构购买大病保险是重大体制机制创新,也为保险业参与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途径。' Q9 R: l$ I% |" p3 V+ c
   
, r# K/ ?0 E, `9 I8 R6 o, ]3 T. T6 H& [3 Q; \4 n
2 C* |' F  s& A- c. L( K9 V8 h
老有所养:让空巢老人多点快乐
' g! ?8 }7 A2 i+ _+ W    【调查数据】有53%的网民认为,今后5年,老有所养将会稳步改善或大幅提升。网民认为,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的背景下,政府对老有所养建设的着力点排名前三的依次是“扶持民办养老服务业,大力提升养老服务业总量和水平”(21%)、“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难题”(21%)、“从战略高度加大对老龄社会的总体应对方案设计”(20%)。
8 }, A$ E9 c3 {; k/ g6 ^5 a; E( P2 _2 r- c7 l; D
    【百姓心声】在湖南郴州市苏仙区四普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老人们打牌、看书、打乒乓球、跳舞,每天悠然自得。湖南省某厂退休职工雷贤贵笑眯眯地说:“我们早上跳跳舞、送送小孙子、买买菜,下午休息就到活动中心来玩玩,感到很充实、开心。如果能够再提升一下服务水平、增加一些室内健身器材、建立一个医务室,就更好了。”7 @( m3 n+ `5 [8 H) T  X) g; _* W
半月谈记者在苏仙区采访发现,不少老人希望政府能够提供分梯次的养老机构供他们选择,也希望政府能够培训足够的专业护理人员充实到养老机构之中,提高服务质量。
2 F2 b4 p, d( f# X* f9 D3 Y# W3 h4 g+ Q" ^$ m, }- L
    【亮点前瞻】目前,中国城市老人的空巢率接近一半,达到49.7%,农村过去没有这种现象,但随着农民工大量外出务工,
& X/ X! X7 S+ T" {. }! ^( `
; W$ t2 {5 f1 N! E1 W# G" _农村老人空巢率达到38.3%,并且上升速度比城市更快。$ q# d6 L2 K5 I. I, R" x
    + B0 \$ U% m6 f1 j- l7 h% D; ~
     南昌市西湖区广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创建于2002年,当时只有6名老人,随着人们养老观念的改变,这几年到这里养老的老人多了起来,35个老人先后住到了这里。中心负责人刘银锭介绍,这35位老人都是广润门小区附近的居民,他们中年纪最大的
7 D3 V9 y7 b+ U. l8 R% e) S  r& B- j* j' U$ G- q
94岁,老人们看起来个个精神矍铄。0 d) H5 L4 l- Y6 N7 t
: Z  h. o9 t, h7 n
5 z1 P5 t% x" s' T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副所长刘长喜教授预测,养老服务的市场空间和潜力巨大,养老服务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包- _; V9 _% Z! _9 ?, e2 v3 X/ y
括公寓、医疗、护理、食品、用品、运动、娱乐、教育、保险、旅游等行业,其中“住(养老地产)、医(老年病医疗服务)、
9 B/ F& o( m8 m. v护(老年病护理)”是核心内容。. l# l) ]6 y7 @; a' I% S  X6 G
: }3 {) E' T( j, |

3 o4 J  w( P8 C, _! d1 S* d    住有所居:让保障房建好又管好5 W4 M" |0 [: ^* J$ q
     " I6 u' N8 Z7 {. c8 b
    【调查数据】网民认为,在进一步保障百姓住有所居方面,亟须改善和加强的政策措施排名前三的依次是“确保保障性住房的公平分配”(25%)、“通过调控,使房价回归到合理水平”(24%)、“加大供应各类保障性住房”(17%)。" ^0 Z  t9 [' u# F  c4 v

+ g3 O/ v" F6 Z   
* G: w, g8 o2 A4 I9 P0 F     【百姓心声】前不久,居住在湖南宜章县玉溪镇宜黄路廉租苑的谢某,因家庭收入大幅增加,已不再享受城市低保,不符合廉租房保障条件,他自愿搬出了居住两年多的廉租房。“目前,全国各地建了不少廉租房,很好地缓解了城镇贫困居民住房难问题。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保障性住房出现了‘终身制’、‘世袭制’等现象。”谢某说,要把有限的保障性住房提供给真正的困难家庭,国家应出台更多可操作的措施,比如宜章县在廉租房里统一加装智能电子管理锁,有效地做到了“有序退出”。8 H# X9 n/ O9 X5 k  X4 m! v
* n. T7 ^  P* ]( y$ l% A2 n) F
   
( `  s2 \. D/ P      【亮点前瞻】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360万套,占目标任务的72%;已开工580万套,完成年度计划的77%。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表示,下半年要稳定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防止房价反弹;加强舆论引导,稳定市场预期,避免不实信息炒作误导。
/ H/ d/ G4 n* P. J( S5 b1 P      半月谈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获悉,河南明年将全面取消经适房;计划将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大规模建设公租房,最终使其覆盖面达到城市人口的20%。$ L7 i" u5 X* A% K9 i

$ v( b" ~9 t$ _0 p" V! ?+ t* L: y  A: B
0 b, n8 H% W* w
) p' Z& p% I7 b+ }/ [5 G
此贴内容来自新华网。) [# z" M, \7 M) N4 |; a; f

: [, v: H' n% l! Y% }5 Q* ~% f! X0 z+ j, P2 n: ?5 s7 n
! {( B, Z% z" U3 V  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穿行在 发表于 2012-10-20 14: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