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8 C& K; _% y- o0 D" f2 p/ K, x
* E; t% K1 C6 v; p4 z. P, {1 [6 w+ {8 x' W' j+ p
7 L) D" s7 j4 p7 e+ L" Y
6 w" Q, F' ?5 }3 f) [# j
& E5 P/ E7 v$ t& v) L) F+ M7 _
4 d) j* N2 T2 P据10月17日《生命时报》报道,+ W, ?! M1 l7 n- P; H
6 j0 O& G# O1 W8 X% |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雷格斯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
- A) b+ c/ L& _ O. s) {' i+ q6 a
在全球80个国家和地区的1.6万名职场人士中,认为压力高于去年的,中国内地占75%,香港地区占55%,分列第一和第四,
, {* ~3 L6 {" q9 I. Q3 G
" }+ I/ l- h9 s0 x7 }都大大超出全球的平均值48%。其中,上海、北京分别以80%、67%排在城市的前列。( T0 ?9 g' t) X& B' ^
$ K. [0 V! A" e( _/ y% u4 R
0 F) l9 [9 v2 j# \1 A- `
. J+ B* z4 g, U# N
人生在世,压力无所不在。一定的压力可以产生动力,但压力过大则会产生负面作用。继前些年“压力山大”成为都市白领的流行词汇后,如今中国内地上班族压力全球第一,这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值得探究。正如《人民日报》去年推出的系列报道“关注社会焦虑”指出的,焦虑渐成一种普遍心态,在许多人看来,身边往往危机四伏,总有原因让人感到不安。实际上,“压力全球第一”的背后恰恰折射出时下公众的三重焦虑。
( i$ y$ {2 D* B5 w
6 o7 ^* e& j% x5 Z8 j4 K
% D' C" O8 Z# I7 m/ @ 第一,福利焦虑。在一些发达国家,从小学到高中都免学费,公立大学收的也是低学费,医疗有保险,失业可以领救济金,生孩子有补贴……这样的高福利保障,差不多涵盖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而我国民生保障还处于“低水平、广覆盖”的阶段,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与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对上班族来说,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着养家糊口的主要责任,当社会应提供的医疗、养老、教育等福利保障不够完善和充分时,个人身上的担子就显得尤其沉重。% ?; |3 k5 _" r. H9 }
/ R' h' }# {5 i: A; V% H
. S& Y/ K3 L- e- V, w 第二,身份焦虑。目前,我国人口的跨城市、跨区域流动日趋频繁,已有2亿多名农民工进入了城市,其中1亿多人常年在城市生活。然而在同一座城市中,因户口不同造成的用工壁垒、社保差异等,却让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外地人深感“居之不易”。没有户口,不能在当地领结婚证;没有户口,不能申请经适房、廉租房;没有户口,孩子上学更是难题……“在北京这么多年,她是外地人;到了老家,她感觉自己也成了外地人”——小说《漂二代》中主人公的这段话,就是对这种社会心理的宣泄。
! E: u( _; Q; x9 j1 j% ]
* |* B+ c/ l9 Y0 ~& P& U* }) b+ F( o9 {) d, ]/ B$ n
第三,公平焦虑。一方面,转型期社会财富分配机制尚不健全,部分行业工资水平增长过快,水平过高,拉大了社会不同群体间的收入差距。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最新发布的2011年《中国薪酬发展报告》显示,一些企业高管工资可比农民工高出千倍。同时,一些地方权力世袭、萝卜招聘、公立幼儿园只收公务员子女的事情时有发生,如果没有背景,缺少资本,一些人即便再怎么努力,也很难实现个人的既定目标,如此一来怎能不“压力山大”?$ r$ c( W [/ l% \+ i
# e+ @( Q r+ d9 l$ R( {0 ~; D3 T
2 S7 r! a% |( [: T) x 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种沙鼠,每当旱季到来前,都要囤积大量的草根,以便度过旱季的艰难日子。即使沙地上的草根足以使它们度过旱季,它们仍拼命寻找草根,运回洞穴,否则便焦躁不安。研究证明,沙鼠出于一种本能的担心,要囤积尽可能多的草根来应对不可预知的未来。% z3 b$ S# S! F5 F7 F
3 V, w5 @' ]' F* w0 X+ v
$ E2 @- D" y3 ]/ {9 @( h
同样道理,常让人们深感不安的往往并不是眼前的事情,而是那些不可预知的“明天”和“后天”以及可以预知的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前景。* S1 p4 Y2 l. ~/ q) _* { h) y2 l
9 u n8 p- k' w2 i P& N" B 纾解全民压力,不能仅通过旅游、购物等渠道减压,更应通过完善社会福利,消弭身份裂隙,创造机会公平,让每一个人看到未来的美好和希望,不做焦虑的“沙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