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57573|回复: 3
收起左侧

中国妇女报:破解“中国式过马路”需自我反思

伊丝特 发表于 2012-10-22 15: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 u6 Y0 R* v0 `& V( B+ r. D

+ Z; m! X/ C/ A' ?! C% E' z/ S# h3 E6 V“中国式过马路”的另一面
; {- Y. @1 B) @/ t
4 }  _2 B- p/ u. a+ Z5 {

9 x2 i3 z# [1 m& ^: W8 S4 @: Q  v
  记者家门口正是杭州市上塘高架,每次过马路总得一路小跑,因为十几秒绿灯时间,只够记者走到马路正中央。这几天,“中国式过马路”被热议。在叩问民众素质的同时,我们也该反思,这是道路之过还是行人之过?红绿灯设置真的合理吗?* L/ a* p8 O6 J% A' b8 E
+ q# a6 f- y. r" P$ D* ]
) z. f/ e+ j5 x: K5 L6 a
  这个记者天天亲历的,其实也是许多地方的市民日日碰到的。在“中国式过马路”另一面,还有“中国式马路”逼着行人闯红灯。“中国式马路”没有将行人作为交通系统中平等的主体,而只是“以车为本”。一些城市的马路,几十米宽的路面,绿灯时间却仅有十几秒,行人跑得快的,刚刚来得及在绿灯结束时到达对面;跑得慢的,后半程就只能闯红灯。许多路口,行人直行要遇到两拨右转车流阻碍,常被逼得寸步难行。为了抢在右转车辆前过马路,行人只好“闯半个红灯”。: r; e$ g2 M, l8 u
3 B+ o0 ]: j$ x3 s8 y: v
) N$ S( M1 Y% ~, [% c) G/ I  }0 \

8 `" h0 L1 d0 o7 @8 E6 [- e: X

' o& X8 ]. g- ^# y  举一反三,类似“中国式马路”与“中国式过马路”的问题还有不少。比如一些城市里街头路边的草坪绿地几成“方便”之处,这种不文明行为自然可以被称为“中国式方便”。然而“中国式方便”的背后,更有“中国式厕所”。城市里一些公共厕所,每天早上“到点上班”,每天傍晚就“到点下班”。然而人的排泄系统却无法与这个“作息时间”接轨。显然,“中国式方便”有时与文明与否无关,而是被“中国式厕所”逼出来的。
& U* g# g+ ]9 p) i! I
[/td]
# N( f; p6 Q' _5 g; I$ s1 x- S
; }  }3 A# E- \: y; H* c

' I9 V* D/ C7 }+ ^' s' ^% n5 g1 V& ]2 Q6 L
" z5 a2 R. g( {. e& V% F
  有句古话叫“反求诸己”,用现代话讲就是自我反思,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这不但是一种美德气度,更是破解矛盾的良方。要想终结“中国式过马路”,还须对缺乏人性化的道路规划、不合理的交通设施设置导致的“中国式马路”下力气治理;要想杜绝“中国式方便”,还须改变“中国式厕所”到点下班的现状……以此类推,
  X7 Q. {; D8 n4 |6 z! R/ i
$ D& g" ?! a" b
" M+ I. Z) ~( P" N4 ^: a1 N
7 {: L1 b5 D0 f$ B( ~要纠正与文明相悖的“中国式××”,前提是要理一理它们的来龙去脉,清除不合时宜的“中国式××”。(奚旭初)
0 e+ \) }" g7 t# }
5 H$ e1 \. f  E; ?5 P( e$ k9 j3 V# u+ N% F* f( R/ e

3 V6 G8 h/ u( X) ~ 21011274-1_b.jpg
7 s6 f0 M( v  k& E0 V4 f
" F. R% d+ Z9 i' ]' @
$ j& u  A3 ]& t. }' e& z* 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木子 发表于 2012-10-22 15:5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式 过马路 伤不起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晓蚊子 发表于 2012-10-22 17:2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梦中的橄榄 发表于 2012-10-22 17:3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我们深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