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17545|回复: 3
收起左侧

还有一年就露馅——这枚姜是吃了,还是丢掉?

速印机 发表于 2013-1-31 15:26: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速印机 于 2013-1-31 15:27 编辑 0 C5 `: w. d2 |  f
7 p4 F9 l# |, _* ?" `- ]4 x: f
住房信息联网6月底将达500个城市 铺垫官员财产公开2013年01月31日 07:14
: e; W4 i8 A0 O3 C3 u/ O" P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杨仕省
( m8 u$ u- _+ Z/ q; Y. u
分享到:更多
7 @. R! R7 k2 H3 v4 W9 @' ^  K' W
) g& J6 g/ J" _9 B9 L2 x3 C

; d7 Z3 C0 ^) `  Y% x+ V( n" V2 Y  s) @  ~4 T8 R7 ]

! a; |! c1 N0 Q$ y官员财产公示风雨欲来。其中,支撑个人住房信息透明、可查的城市个人住房信息联网工作,在蜗行了两年之后,终于迎来了提速后的新时间表。
) I1 \( S1 O8 B+ y* j/ f
《华夏时报》记者近日获悉,经国务院同意,住建部即将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建设管理的通知》(以下称《通知》),要求与住建部联网的城市在2013年6月份将达到500个。事实上,这一《通知》在2012年12月25日的住建部年度工作会上便已告知了参会者。

0 I6 F+ w0 F/ x住建部推进城市个人住房信息系统始于2010年6月,初衷是联网后住建部可以对联网城市的房地产交易、个人住房产权信息变更等进行实时监控,公民名下“有无房、有多少房”一查便知,并为制定相应的楼市宏观调控政策提供参考。$ @) I, D  E+ p: ]9 e
但受多方利益纠葛,尤其是地方政府担心“利益受损”,出现推诿、瞒报数据现象,至今进展十分缓慢。本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仅有40个城市正式联网,其中不乏一些一线城市缺席。
! t+ `7 _- E8 F7 I/ ~" H联不动的“网”
1 A7 h* }/ q, P  D! q/ w与“神九”能成功上天和“天宫一号”对接相比,住房信息联网从技术上要简单得多,但进展仍慢如蜗牛。
& F) L3 ]9 f1 \4 [3 H3 G0 Q8 |; {: S% m据了解,住建部为推动住房城市联网,曾在北京、成都设有南北两个数据中心,耗资3个亿,且该项目住建部已向发改委申请立项,但截至目前该项目也未获得最终批复。, k9 M  O3 V+ |
记者查阅材料看到,这两大数据中心,各负责16个省的信息归纳整理工作,早在2011年年初就完成项目论证,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一位接近住建部的专家介绍:“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公积金监管司、住房保障司在分头推进相关系统的工作。”这些司局的主要工作,是向各地对口的建设部门发文,要求他们配合工作。
5 m% K/ B. B% C4 C“但难点也在这里。”独立地产评论员顾海波称,按照现有管理体制,住建部与地方建设部门只是业务指导关系,仅能发文要求“配合”,配不配合地方说了算。7 ^2 _; Y! }! ~, [
按照旧的时间表,2012年6月30日要完成40个城市联网。江苏省住建厅于2012年2月曾对外透露,南京完成了与住建部联网系统的对接。3 Y/ z% m/ P7 n+ m8 Q
“有没有购房,有没有产权房,有没有享受过房改,有没有享受过廉租房经适房,一查便知。”南京市住建委信息中心主任蒋海琴介绍,该信息系统还实现了与公安、人社、公积金、税务、民政、银行等部门的共享。
9 x' w7 y& C0 n$ i截至去年5月17日,全国仅有广州、福州、厦门、南京、无锡和苏州6个城市宣布信息系统与住建部联网,随后长春和石家庄也宣称与住建部联网。这和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张小宏作客某网站时称的“40个城市”目标,即包括4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10个其他重点城市,还有距离。
. Q1 W& N9 K# g4 M  v“如所有的地方政府都配合的话,差不多一年就能将系统覆盖到全国所有的地级城市。”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坦言,事实并非如此简单,这个过程恐怕得几年的时间。% j0 l% w% {9 A, K# X) w. j0 M
2 f1 \) c) ]0 g6 c1 G4 D% Y  e
动了谁的奶酪?
+ k. E, v3 s, f% j7 s0 p& a0 E/ V0 ?+ E事实到底不简单在哪儿了?. J' Z9 S/ }7 o
本报记者获悉,联网之所以进展缓慢,除了数据录入工作繁杂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遭遇了各地的无形阻力。
( z3 {9 P. W3 T! c延迟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是住建部积极下达指令,另一方面则是地方政府打起了‘太极’。”顾海波说。
$ N! _, f' d( n+ s- D实际操作中,许多地方政府显然很难配合这项工作,甚至推诿抵制。“地方漏报、瞒报等各种博弈的行为,数据敏感,怕影响当地的财政收入。”房产纠纷专家、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张仁藏说,即使地方政府愿意“配合”,也都会留一手。8 c/ @4 P  _0 W; U, `$ V" C
“各地之间的博弈,无疑是问题所在。”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曾表示,个人住房信息的不健全已经造成监管的被动,相关部门无从了解真实的个人房产信息情况,“限制异地炒房、开征房地产税等措施,将毫无疑问碰壁。”
. U% n+ q- y; R' B2 _# _% J; v一些城市对联网一事十分抗拒。“在严厉的调控之下,多地的财政收入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国房地产协会副会长朱中一认为,地方进行微调,频频试探中央底线的事件也不在少数。
- S, U( L" O2 z9 ?! r% b城市住房信息联网后,一系列跟进政策才能进入正轨,包括“房产税试点范围的确定”、“个别城市住房限购政策是否常态化”、“保障房申请资质的核定”……但据本报记者了解,迄今为止,住建部以及涉房部门均尚未出台这方面的政策,导致房产税扩围在内的政策“雷声大、雨点小”。
1 C6 p: d4 F, u& M. C为改变地方的态度,住建部领导甚至亲自去做了工作,但收效甚微。“只有市委书记、市长和住建部门负责人都同意,才能把某一个人的住房信息调出来。”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曾表示:目前,“部、省(区)集中的信息数据还只做数据统计、分析和汇总,不提供查询服务。”
; u) h( I6 s& h0 s2 b% p4 ~即便连查询都不能查,仍无法消除各地地方政府官员的焦虑。姜伟新在去年两会的一番话,让大家对联网一事有了新的期待。他称,“联网,再加上银行、财政、税务系统的一些信息,形成一个平台,就不必再采取限购这种行政色彩浓厚的办法。”3 I4 }( R* i6 J) H) D
铺垫官员财产公开
4 n* o8 M5 E9 K( R近段时间,二手豪宅加量入市、”公务员房“频现背后,正是嗅到了政策变动的蛛丝马迹,直白的逻辑是:个人住房信息透明化后,官员财产公示也有了大前提,不正常的房产财富就成了烫手的山芋。
3 Z1 S4 ^  N- H* d$ K  c“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了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到2015年基本建立全国住房保障基础信息管理平台。在今年工作中,到底联网的范围有多大、到什么程度,公众最为期待。( r0 _- `) G+ j; T- }/ t
中国发展研究中心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谢逸枫认为,联网将进一步推动官员财产公示的步伐。“等到真正联网就全暴露了,拥有多套房产的官员,现在是他们最后一点出货时间。”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说。
3 g  Q; e/ V0 I: p+ z; G& g3 F在1月29日举行的经典城市国际论坛上,首都创业集团董事长、经典城市国际论坛理事会理事长刘晓光表示,住房交易规模、房价变动等市场信息的联网推进较快,但涉及个人隐私、信息安全等各地“建网”进度不一。按照有关规定,国安、公安、检察、审判等部门,可以在法律法规授权范围内查询相应的房屋权利信息,其他人一律无权查阅。
; H2 }+ d  t) Q3 T4 K7 e据报道,住建部的住房信息系统将分为三大应用系统,分别为住房监测分析、住房公积金监管、住房保障监管。全部实施后将覆盖全国343个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31个省级公积金监管部门,287个城市住房管理部门,287个住房保障管理部门,地方数据节点总计为948个。& C0 q7 H/ J# r6 U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王珏林曾表示,这些信息都不掌握的话,啥都做不了。而住建部所需要做的,则是将这些地方自建的数据库收集起来,统一录入数据中心。
5 l# ?* M( Z$ v, i( t1 F$ m  j' t记者注意到,将于2月1日实施的中国首个个人信息保护国家标准,将个人信息分为个人一般信息和个人敏感信息;其中,对个人敏感信息,需要“明示同意”,必须首先获得个人信息主体明确的授权。& z/ f. p+ p( w7 w' i, r
刘晓光认为,要推进个人住房信息深度联网,就需要事先进行完备的制度设计,制定明确的政策,“上半年恐怕还很难有实质进展。”
' N( E& k  I: ^, w2 v2 R" i, \& b6 q0 j( ?+ E* `! O: I

) B3 ~- P6 [3 F$ V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影子 发表于 2013-1-31 17:15: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关注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宋词三百首 发表于 2013-1-31 19:09: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居家女人 发表于 2013-1-31 22: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题目很有艺术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