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67504|回复: 4
收起左侧

薛宝钗对宝黛爱情的“无情打击”

紫雅 发表于 2013-4-20 21:3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薛宝钗对宝黛爱情的“无情打击”2013-04-19 11:20:51
, J& C8 O" h* J6 {+ {3 S/ P标签: 红楼梦 薛宝钗 贾宝玉 林黛玉 宝黛爱情
. v8 a' \4 Z8 p# u; y( ?7 G$ g& P4 i. c6 Z3 I# j# v  O
刘梦溪2 F8 L0 X0 E& n9 l

& u% [9 u5 a* u7 i" }     《红楼梦》里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谈得很不讲究。最常见的表现是吵吵闹闹,哭哭啼啼。当然都有缘由。当然后来彼此相信得到了对方的心之后,就不再吵闹了,转而进入“月中无树水无波”的境界。可是此前,他们吵闹得波涛壮阔不足以形容。 , S1 q7 B1 A; K6 w

& O7 T4 i3 y1 j8 F+ a- M    尤其第二十八回元春自宫中送端午礼品,独宝钗和宝玉的一样,而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贾母又第一次谈宝玉的婚事,黛玉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致使宝黛二人吵得死去活来,直至惊动了贾母。 贾母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 K& B' U3 M1 S$ I  Z
& [. V8 e, C3 P/ k& i7 X2 _
    贾母的态度就是王熙凤的行动。0 p- ]7 q- Y) {0 X: r5 e
, }6 I7 ^4 Y) i8 S1 _9 p, W. \& n
     正当宝黛二人吵到后来,已经开始和好的节骨眼,还在互相拉着手哭泣的时候,王熙凤突然一阵风似的进来了,一切尽收眼底。她一面口喊着“好了”,一面拉着黛玉就往贾母处走。王熙凤说:“有这会子拉着手哭的,昨儿为什么又成了乌眼鸡呢!”& j  x% F2 m% D  x/ q. B. b+ X

( \( I4 E" d2 A1 t: S    凤姐的本领,最善于抓住要害,别的全部忽略,单只把两个人拉着手哭看在眼里,而且记在心上,并到贾母处添油加醋描摹这一幕特写,拿来给大家取笑——" R" ^( V8 u6 x3 m$ I" ]/ b
( J* L. v% \  y. n+ c, Z
到了贾母跟前,凤姐笑道:“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配不是了。对笑对诉,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的满屋里都笑起来。
# _2 j7 X. S, i& s% l8 b9 t+ \8 P4 L! A! e+ x+ Q( v
凤姐的这一举动等于把宝黛恋爱的秘密公开抖搂在众人面前。
$ Z1 r" M4 i. Q* z4 V( @- T. Q, A
* P# C2 J( J8 W, p     “满屋里都笑”的“满屋”都是谁呢?贾母、凤姐之外,应该还有王夫人并宝钗、李纨、迎春、探春、惜春等,以及他们的贴身大丫头。这些人一起“都笑起来”,可见影响声动之大。况且“倒象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的生动比喻,足可让听者略资想象,也让宝黛无地自容。尽管作者没有进一步描写此一事件的影响所波及的范围,但如果设想,出自凤姐之口的这一绘影绘形的“笑话”,不久已经传遍大观园内外,恐怕并不算过分夸张。
* J$ e4 v# n7 v% i: i) M; k8 H5 c( J% N& n1 I3 b
     至少在大观园里面,影响是明显的。
2 x2 Z1 S! Y) m, y3 m1 n3 g6 G2 @: V5 Y
     只不过宝黛以及读者万万不会想到,对此事首先发难给予讥刺嘲讽的竟是宝钗。
: f: T& c" j9 [& K! h" M6 n. n$ v& g9 Z
     黛玉被王熙凤拉来后,悄悄挨贾母坐下,一言不发。宝玉则没话找话,问薛宝钗为什么没去看戏。当宝钗说因为怕热,看了两出就出来了。宝玉忽然感到脸上没意思起来,于是搭讪着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一句话把宝钗说的勃然大怒,本来想发作,尽量克制住了,改为冷笑,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对宝玉的顶撞和反击,可以说既尖锐又沉重。+ q( Z1 e( T9 ]0 Y  g0 ?* `

- X# m' v$ P* r; w     可巧这时小丫头靛儿来找扇子,以为宝钗故意藏了她的扇子玩笑。如此正好给了宝钗一个借扇反击的机会。她指着靛儿厉声说:“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通部《红楼梦》中,我们这是第一次看到宝钗发这么大脾气,而且是当着贾母等许多人,弄得宝玉比刚才在黛玉跟前还不好意思。
4 C. Y' {5 B0 y. A0 s" z
9 _" ]$ m# L3 l& J     宝钗发作的原因,难道仅仅由于宝玉的一个有失礼貌的比喻?( u- S7 q7 O7 m7 L
1 v3 Z3 U, a/ i3 A9 z2 T
     当然不是。& a6 B, m# z  L5 R: N& r
  c* a2 c) a; I0 V
     宝黛吵架又自行和好,贾母着急埋怨,凤姐专程说合,这一系列故事,早已弄得满城风雨,宝钗内心不免有被边缘化于局外的的感觉。贾母、王熙凤在贾府是何等地位,何等分量,宝钗心中最有成算。然而代表贾府权力中枢的这两位最重量级人物,却在为宝黛的爱情纠葛焦心操劳。那么薛宝钗呢?前两天元妃送礼物还把她置于与宝玉同等地位,怎么今天就引领众人转移重心?难道元妃的用意你们不清楚吗?, s& }" q( M( g) u

# d# @1 u. v! v3 N     这第三十回的回目,上联是:“宝钗借扇机带双敲。”一般理解是“敲”宝黛两个人,故曰“双敲”。但贾母、王熙凤也都在现场,至少可以理解为,宝钗发作的严厉言辞,也同时是说给贾母和凤姐听的,告诉他们,我薛宝钗也不是好惹的,你们不要不分轻重,顾此失彼。* K+ z$ w& Z; d& `3 @& [$ R

& d- a, U% v2 r) }. l$ f     可怜的是黛玉,面对宝钗如此严厉的发作,却不知轻重、没话找话地问宝钗:“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抓住机会,立即设下一个现成的圈套:“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 t) n% A: B# L2 \# M$ Q9 m
! S, s$ J! ]" T4 f, V/ Y+ I
     一向不动心眼的宝玉,一下子就掉进圈套里面:“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看宝玉进入圈中,不禁笑道:“原来这叫做《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把宝黛二人扫荡无余。
5 {, P0 o- `4 a8 j# L
+ N# |, l6 d, z+ {7 l     书中说:“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接着王熙凤又来打趣,说:“你们大暑天,谁还吃生姜呢?”大家不解,说没吃生姜。王熙凤用手摸着自己的腮,故作诧异:“既没吃生姜,怎么这么辣辣的?”
& ~2 K! \& g! ]9 Z& F/ I( M
2 ^! |- h9 U7 q* U0 Y$ q     书中说:“宝玉黛玉二人听见这话,越发不好过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形景改变,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W' w, O2 z0 W$ N$ A2 m  q- {
, ]4 ?; |' @8 T# Z  k/ e& A
     面对宝钗的“无情打击”,宝黛已是羞赧满面。又凭空加上王熙凤绘声绘色添油加醋的打趣,两个人的处境更其难堪。黛玉是“越发不好过了”,宝玉则已经到了“十分讨愧,形景改变”的地步。可知宝钗此次发作使宝黛蒙受的打击有多么沉重。6 X5 `( B1 m4 u8 D- B) `! S: X

, d( a) R0 |* F3 F     须知在场者有很多人,宝、黛、钗、凤之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都看在眼里。书中特意补了一笔,说:“别人总未解得他四个人的言语,因此付之流水。”言语的具体意涵可能众人未必都听明白了,但宝黛吵架、贾母着急、风姐说合、宝钗大怒,这些个故事梗概,众人没有一个不清楚的。甚至宝钗发作的真正原因,众人也是一个个心知肚明。0 m; M& Z/ ]7 M- c
+ m9 h. e, g: J  t
    大观园里的人物,岂有等闲之辈!只不过作者用笔含蓄,不肯完全点破。但细味“付之流水”一语,实亦包括无法制止其流布的意思。, B0 F* f4 h6 c; Y1 X

, o- B, n; e1 C, W$ h! c/ |( Z
9 Q5 d9 }5 i! B8 }- P+ L#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路一十三 发表于 2013-4-22 11:41: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情留言 发表于 2013-4-22 13:04: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谷子 发表于 2013-4-28 12:4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嘿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雅芳 发表于 2013-5-5 20:39: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宝钗太厉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