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158893|回复: 2
收起左侧

读到高二,她不得不提前“撤离”广州

花花 发表于 2013-5-24 22:35: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到高二,她不得不提前“撤离”广州
" m7 {3 y6 Y4 y" d! H. t
' m# N4 R1 u4 ~" Q
$ Q' t' `- K. G' @
 广东今年高考考生突破72万人,在广东佛山读书的思远(化名)不在这个大名单之列,她悻悻地离开广东,回到老家湖南耒阳,备战高考,与母亲暂别。
  别离发生在2012年的8月份,那时思远快进高三。她盼望的广东“异地高考”政策始终未出台。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政策对外公布。思远的母亲买了报纸仔细研读,按照那些条款推算,思远要到2016年才可能与广东籍考生同时参考、同等录取。
  “异地高考”风雨满楼时赴粤
  思远户籍在湖南,从耒阳赴广东读高中,有两个原因:一是这些年广东“异地高考”政策出台呼声一片;二是父母已经离异,在广东打工的母亲无法忍受母女两地分离。
  2010年的7月份,思远初中毕业那年的暑假,随母亲来到佛山顺德。
  在佛山,2010年还只有政策性借读生一说,思远的家庭没有房产,也不是“人才引进”等类别的家庭,不属于政策性借读生范畴,只能去民办高中读书。
  母亲几经周折,让思远留了下来,在一所民办学校读了高中。每学期的费用比公办学校高出几千元。
  思远明白自己在广东读书的身份——属于要返回湖南高考的那类,而且她也知道像她这样在广东借读的学生有一大批。
  “老师,没准2013年的时候就可以了呢!”思远在高一期间曾经与她的语文老师交流过,期待溢于言表。
  事实上,思远的思考不无道理。广东省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在珠三角一带,人口众多,他们的子女高考升学问题已经有专家和网民不断建言,只是官方实质性动作不多,当地户籍居民对异地高考反对声也不少。
  读书期间找湖南试卷训练
  思远的语文老师是湖南娄底人,作为湖南老乡对她特别关注。语文老师在高一的第二个学期就高考资格跟思远谈了一次。
  这次交流,老师讲得很直接,“最好高二还是回湖南读书,或者现在开始就去找些湖南的高中考卷练习一下”。思远回复老师,“我的户口说不定马上可以迁过来”。
  至于户口迁移,思远的母亲从同事那里也知道了一些策略,买房她不具备这个能力,积分入户是一条重要渠道。但针对她这类外来人员的积分入户政策在2011年才有,而且她学历不高,相关资料也不齐全,靠积分入户已经赶不上。
  为了有备无患,思远通过耒阳的舅舅获得了湖南的高中试卷。思远有一个硬伤,英语不好,于是她将记不好的单词或者句子,直接贴到蚊帐四周。
  提前一年返湘被视为明智
  2012年8月份,教育部等部门下发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这让全国各地出台异地高考政策有了时间表——2012年年底。
  在这个通知出台前的7月份,思远及其母亲开始动摇了。这时候,思远离进入高三已经只有2个月时间,她开始每天上网看网上关于异地高考的信息或者讨论。
  在决定让思远回耒阳读书之前,思远和母亲找到了老师。当时老师的分析是,没有广东户口肯定不能在广东参加高考。回到出租屋后,思远提出一起出门逛一下,想帮母亲挑件衣服。两人在逛街的时候,决定了回耒阳读书的事。
  2012年年底,广东省出台了异地高考政策。其中一条是,2013年起,在广东积分入户的异地务工人员、高技能人才子女不受入户年限、就学年限等限制,“零门槛”参加高考。尽管如此,在母亲看来,思远在高三前提前回湖南读书,举动明智。“如果继续在广东读高三,我们家照样达不到这个要求。”母亲说。
  高考临近,思远最近的一次模拟考试成绩一般,倒是英语成绩在同学中属于优秀的。她告诉母亲,今年高考争取考广东的高校,这样离母亲近一些。  
[作者:颜宇东 赵丹]
# {* T$ [# O- ?- ]% \
7 V8 w8 A- l" S: f/ 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英 发表于 2013-5-25 07: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学招生不分地域,高考户籍改革才会有动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心情留言 发表于 2013-5-25 09:53:34 | 显示全部楼层
学名号也要全国统一,网上可查,那样统一了是不是全国也可联网考试,不用读个书也搬来搬去的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