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370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9 S. d& u0 ], o+ x' W; H
3 W$ J0 a) y8 x" ]- o视频截图
- Q0 D* W5 e/ s5 ^ n, ?" a! X
# L T# M0 \3 q# r; k# y8 S1 S' v7 b( g4 M: O
. V0 d5 x" i. U: n
视频截图
" l) t( B" N1 L; V: }8 U3 z2 q' s# k# U5 n0 }
) U! e9 Y! O9 Q3 [ F# E
( K+ ^, I& e) A$ z% N视频截图
; e. D. B% }" |0 {4 b! j
: f p0 A7 a5 ]. e: @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8 ~# i6 }+ v! l3 m1 a6 {
D, t0 t1 A* B8 e/ k
如此管林怎成林
- i; t' Y. i, q) f% a4 ~ t. L- t
今年3月25日,《焦点访谈》报道了云南省马关县林业局一些领导监守自盗,乱砍滥伐天然林为自己谋取私利的问题。节目播出后,云南省林业厅进行了查处。两个月时间过去了,调查结果如何?事件责任人又是如何处理的呢?当记者带着这些问题再次来到云南了解情况时,结果又有了新的发现。
' C4 U2 Z' z% l
: {* d! e4 J, \ 在3月25日的报道中,记者调查发现马关县古林菁上千亩的林地,经林业局批准遭到砍伐,虽然林业局申请砍伐的手续看上去齐全,但是在一些重要环节上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马关县林业局的砍伐申请报告上,标明了林业局的专业调查队派人进行了实地调查,但是所谓的派去调查并且签字的调查员根本不知情。+ D1 Q. q0 @% n% `$ @# ^: C' e
% `$ ]4 x& s- U J 根本没有去实地调查,那些签字和调查的内容,当然是子虚乌有的,那么这假手续又是谁编造的呢?记者再访马关县,这个谜底也揭晓了。原来代替调查员签字的是他们的领导,事到如今这位领导仍然坚持是工作失误造成的。在记者的一再询问下,这位林调队队长说出了她当时制造假手续的实情:“当时就是杜局长让我签的。”$ X) U+ e, d! M/ S8 B' t
6 `- |$ N. o1 A; ]- f7 i% k
明明是指使下属作假,面对记者采访时,当时还是林业局局长的杜礼坤还为他的行为进行了辩解,把砍去的大树说成是小树。马关县林业局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林业局的领导自己砍伐林地,并且种植杉树牟利。
; B! G j ]: @- E/ y6 _ k" {# I; k1 ~0 J+ V5 v& T2 U& O+ c8 s7 G# |
现在参与伪造手续和违法伐林的几个人已经被公安机关和纪检监察系统立案调查和审查,其中原马关县林业局副书记杨琨被监察机关依法立案收审,同时杨琨和原局长杜礼坤也被马关县纪委立案调查。: Q! X3 Q% W. {" E& h" @
2 K* ]; u3 r2 i( C, |3 Z% G) Y) P( f- B3 s 就在记者采访期间,还遇到当地群众的举报,他们反映,除了记者了解的情况,马关县的天然林还有不少被盗伐的,记者拍摄的仅仅只是一个零头。而相关人员表示,县里在“大清理、大检查、大整顿”工作中将会根据举报人提供的线索坚决依法依规进行查处。6 q, k. o' \3 n" O
9 C# m4 M$ b0 A7 |
“大清理、大检查、大整顿”,人们期待能有更多的非法毁林事件能被“依法依规查处”。这几年,云南旱情严重,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地百姓也切身地感受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当记者在马关县采访时,附近红河州的石屏县又有人反映,在旱情最严重的时候,他们那里最能涵养水源的天然林却被砍伐了。记者来到红河州石屏县阿龙山,果然看到林地里有人在砍树放火。
8 T! _; I* U3 ?/ s. \, `; u3 y- ~ d) Q+ u! Q t. a2 f* N1 _9 l, Z0 q
林地遭到破坏,已经不堪入目。随着记者深入林地,更加触目惊心的毁林场面扑面而来,被毁的林地面积将近万亩。从残留的树桩上看上去,这里原来不仅树种繁多,大树也相当多。) e' J- [1 n* G3 ^; Q+ `" R, r4 C
2 Z3 r$ ?, K- f9 {- h$ I6 w9 t
毁林的现场还有不少人在忙着种桉树。众所周知,桉树是吸水性较强的树种,号称抽水机,石屏县所在的红河州已经连续4年干旱了,此时砍掉能够涵养水源的多树种的林子,种上吸水性极强的桉树,这事林业部门知道吗?记者来到石屏县林业局了解情况,得到的回答是记者看到的砍林是合法的。 E" _8 n: Y4 K. P) _
8 c- H# l# o$ f4 E8 {
石屏县林业局出示了厚厚一沓合法开具的采伐证,看来砍伐的法律手续都具备了。然而合法的手续下,一些明显的疑问显露出来。首先国家林业采伐条例对皆伐,也就是砍光林子的做法有明确的规定,规定一次性皆伐只能批准20公顷,也就是300亩左右的面积,而这片林子有7000多亩。0 B# @7 b5 h) I
) @3 i c6 v. Z$ o 一下子砍光7000多亩林地,已经不是县林业局的权限能够批准的,但是石屏县林业局有自己的高招。一张采伐证批准300亩,7000多亩林地被化整为零,拆分成几十个片区批准采伐,合法的手续就拿到了。就这样,只有300亩采伐批准权限的石屏县林业局,一下子合法批准了伐光7000多亩林地。不仅如此,记者发现在石屏县林业局的几十份的采伐证上,批准采伐的都是人工林,而遭到砍伐的林地到底是什么林子呢?
' {0 m" X$ R) y3 ^, k& B
A; F; e& [, c- d0 d3 Q 石屏县林业局坚持说这里原先是人工林。记者发现,即使是在只剩下木桩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看到天然林的痕迹。
7 ]; |, U- y2 l' f6 T6 i
, f4 j) h! U+ N, r9 Q- ~6 Q( E$ ^* n 在石屏县林业局拿出的林业调查报告上可以看到,伐区里面人工林有一半,天然林的比例也将近一半。那么砍伐证上允许砍伐的是人工林,树种上也有明确的限制,这样拿到的砍伐证能把其余的天然林也砍光吗?: d( M, J& g0 F/ d3 y, O4 T
8 Z# d$ u1 v9 a) {! o+ |
虽然化整为零,规避法律拿到了砍伐证,但是不按照规定操作的做法仍然是违法行为。石屏县林业局自己的干部也都知道这样的做法是不对的,但7000多亩林地还是这样被一砍而空。+ d; `5 @0 F8 g% n
9 i& _! h+ Q/ a
近几年,云南旱情频发,很多人饱受大旱之苦,但人们也注意到,在相同的自然条件下,那些林地保护比较好,水土保持比较好的地方,旱情并不严重,甚至是没有旱情,这就是人与自然的良性互动,这就是森林带给人们的生态效益。但在一些地方,在一些人眼里,当前的经济效益却远大于生态效益,为了短期利益,不惜违法违规。做了“不太好的事情”就应该改,但不能只见态度,更要见行动。依法、合理开发,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才能兼得。不要等到大自然开始惩罚我们的时候,才想起我们对大自然做过的不好的事。$ b# g9 h' o l6 U: }7 e& L
: ?3 e9 U4 c0 N
是是非非小龙虾& r! F O9 D# W p1 ?5 T! ^0 Y9 c
8 T7 S! a1 }1 }+ N+ H. R* j 马上就要到小龙虾大量上市的时候了。很多人都爱吃小龙虾,可现在不少人都不敢吃了,就是吃,也是边吃边担心。担心什么?这得从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说法说起。有人说小龙虾是虫不是虾,还有人说小龙虾重金属严重超标,是从脏水沟里收集来的。这样一些说法,并不是从今年才开始。记者注意到,在2006年的时候就有网友说过。此后每年在小龙虾上市的季节都会被人重新翻出来转发。那么,这些说法靠谱吗?小龙虾能吃吗?记者做了一番调查。
& I+ S* N0 n5 r% l* z/ M0 B
7 K5 A2 @. f4 z; `% v 传言一:“小龙虾是虫不是虾”。这段时间,很多网友都在转发“小龙虾是虫不是虾”的帖子,提醒大家不要再吃小龙虾了,那么小龙虾究竟是什么呢?' U: d6 ?) {( R# \$ X& Y
4 \" B% I0 E0 R2 q$ i5 y$ T 瘦驼是果壳网的科普专家,他告诉记者,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俗称淡水小龙虾,原产地在北美,墨西哥湾沿岸,外国人也吃小龙虾。# l, E8 j" y* w2 W2 e2 `3 N
; t" ?4 k0 U- p 传言二:“小龙虾来自污染严重的河道”。传言称,小龙虾养殖成本高,零售价一般在2.50元/斤,无利可图,市面上所有的小龙虾全部由闲散农户在本地河沟里收集,往往越是污染严重的河道小龙虾越多,水越干净,死得越快。
- K+ y# |4 B, A1 d% m
' _( R8 d% U* v) U 为了弄清楚小龙虾的生长环境究竟怎样,记者来到我国小龙虾主产区之一江苏省。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年野生小龙虾越来越少了,而且成色不如养殖的小龙虾好,市场上的小龙虾大部分都是专业养殖户人工养殖的。随后,记者来到附近养殖小龙虾的水塘,见到养殖户正在喂食小龙虾,饲料是饲料厂专门给小龙虾定制的。那小龙虾是否如网上传言爱吃腐烂性食物呢?
: B8 g/ i% N3 f, a" ]7 s8 u: I( T/ C7 F8 H0 `$ _
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养殖室主任唐建清告诉记者:“我们做过小龙虾在腐败食物和新鲜食物的选择试验,做了一个Y型的迷宫,一边放了新鲜鱼块,一边放了腐败鱼块,经过几百次观察,发觉小龙虾99%取向于新鲜鱼块。”
- t& y+ S5 E/ ]6 n+ R8 m* M) g' _' G6 U2 P+ M) @1 A
钱友华从2006年开始养小龙虾,他告诉记者,小龙虾的确在干净和污泥环境中都能生存,但它喜欢在干净的环境中成长。钱友华说,清水里养殖的小龙虾成活率高、个头大、口感好,卖的价钱也高。4 f8 D& T8 @4 K3 a0 A( l$ s
2 ?1 d6 e) t: [: {6 k 传言三:“小龙虾重金属含量超标”。传言说,小龙虾对有毒水体有极强适应力,铅汞锰铬砷等重金属能在体内积聚到正常值的几百倍。
- H: Q! R0 l5 y! k; M& a: F0 G+ n# m; K! `5 }$ h4 p5 M; ]! ^$ @& ^
记者在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查看了近五年来他们对小龙虾进行抽检的检测报告,检测内容就包含对重金属无机砷、甲基汞、铅、镉的检测,检测结果全部为合格,可以食用。
* c& Z* ?8 w+ r
8 R e$ f8 ]& d" o C 近日,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中心的检测专家也对来自北京的海鲜市场、夜市、餐馆的25个小龙虾样本进行实验测试,检测结果显示,25个小龙虾样本的虾身可食用肉质部分中,铅、镉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要求,而在虾头中的含量要高于虾身可食用部分。& P7 k# |" q5 h2 g& K. k3 p' B+ ?
9 w; H6 H" R& R1 {% U( m
看来,有些传言并不可靠。但是不是小龙虾吃起来就无所顾忌了呢?有专家说,小龙虾里有肺吸虫,容易造成“横纹肌溶解症”。一般来讲,小龙虾和蟹这类动物都携带肺吸虫,而且用烤、炒或者腌的方法不能保证将肺吸虫的幼虫杀死。所以,吃小龙虾一定要煮熟煮透才行。进入夏季,街边烧烤、大排档、啤酒广场越来越火,食品安全隐患也自然增多,让消费者是防不胜防。无论是做小龙虾还是其他食品,消费者不仅希望商家能安全和卫生,更希望食品卫生监管部门加大检查,负起更多责任,保障大家的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