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25
- 主题
新手上路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本帖最后由 段初生 于 2011-8-12 16:51 编辑 1 f# e" d5 A8 _9 _ _
: `* A, Z$ `5 C( }# B. |$ Q 核心提示:
& l; D2 F. ?( I ]7 e 他说我有三个心愿,, A$ m# b: ?5 S- P
第一个心愿,国民党要改造,能真正得到民众的支持;
" P' e6 w3 F9 S& V# j% Y 第二个心愿,解除戒严,戒严已经四十多年,台湾同胞算是好的,否则,早就要革命了;
5 h3 @" _0 u! P2 U {% ^9 ] 第三个心愿,大陆隔台湾海峡对峙,应该交流,希望完成这三个心愿。
9 t: @1 R' [- O1 Z ?3 [6 g5 G2 C 凤凰卫视《我的中国心》2009年4月18日节目《奈何阻重深——蒋经国》& z7 Z% _% Q( s1 W9 A A
曾子墨:3 c2 O2 h( k4 d0 z" @' t2 F- V3 H! ]
2009年4月13日上午11点,马英九率全体党政要员到大溪陵寝谒陵,三军仪仗队肃立陵寝大门两侧,这一天,是蒋经国农历百岁冥诞。对于今天的很多台湾人来说,蒋经国时代仍然令他们深深怀念。马英九在缅怀文章当中说,最近十年,台湾媒体对历任台湾领导人的贡献做过多次民调,蒋经国总是名列第一,满意度曾经高达七成。
n" w& h \3 y 解说:. E' @6 t& m3 O% H
1925年11月,在一辆开往莫斯科西伯利亚的火车上,载着一群要替中国寻求救国良方的国民党、**青年。其中包括年仅十六岁的蒋经国。他们的目的地是莫斯科的中山大学。
4 m# m* W( B6 [& P5 P- T" a6 N蒋经国自述:我告别了上海启程前往莫斯科,此行搭的是一艘货轮。舱位原先是用来载牲口的。气味中人欲呕,我差点给熏晕了,我还打算上岸回家。我想,身为黄埔军校校长之子,假如我中途开小差,一定会招来严苛的物议。于是我说服了自己,留在船上。在船上,我还仔细看了布哈林的《共产主义 ABC》,这是我所看的第一部共产主义思想书籍。
_7 i) H( M) L: s盛越:最难的是俄文。蒋经国很用功,最要紧的,他拚命念俄文,他认为要把俄文念好,这是个钥匙,有了这把钥匙,你才可以开马列主义的宝箱,所以他把俄文念得很好,念得很起劲,他常常在墙报上发表长篇大论的文章,蒋经国。这些文章里面,他的思想非常地进步,大家对于蒋经国这个同学都非常地敬重。* f1 d q4 |, A# j9 W+ f' j5 Y
蒋介石6 V, z5 H# L# r- b8 Y
非常关心蒋经国的俄语学习,他在家书里提到,经儿知之,如果不精进俄语,如何能得到切实的学问,你切不可过于浪漫主义,你要切实用功才好。他告诉蒋经国说,你于入何党,随你所愿,余不限制,你既在俄,必能认识现在的时势与潮流,尤需注重民众利益,牺牲个人一切幸福,为国际无产阶级解放是第一务也。中国革命如能为世界革命的一部份,这样革命才有意义,否则不能说是革命。" i, u5 ~7 U2 g! G# f: t8 {: w2 U" `
盛岳:. r0 _% V) x3 T/ S
蒋经国当然站在**那边,当然。他不站在国民党那边,他是青年团的团员。蒋经国是一个大演说家,口若悬河,在中山大学的大礼堂上,他演讲的时候搬了一大迭的参考书,苏联那时候是清党的时候,当他讲到某一点的时候,那个清党的俄共主席就停止他发言,他抗议,他说:你耽误我发言的时间,你要补给我。那位俄共主席只好说:好好,你再说下去吧。他不怕权威,他认为他要说的就应该说,说完,你不能干涉我。
0 j5 C% G8 t, d 解说:. s& U, X- M; r, U; X, z
然而,正当蒋经国在苏联奋发向上之际,国内形势却发生了突变。8 U' H; c4 v+ o& v! t
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莫斯科中山大学的学生烧毁了蒋介石的肖像,要求严惩“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蒋介石。: t" d P t5 I4 e
李玉贞:& Q; P9 z+ p/ r: k
忽然间他杀人,他杀**,他杀革命工人,所以这个消息出来以后,蒋经国接受了真理报记者的采访,我们可以想象他当时是还不到十七岁,一个十六岁多的少年,他站在那里手足无措,他觉得这太突然了,太突然了,我真没想到,我要跟他划清界线,他杀工人,我不承认他是我的父亲,我不要这样的父亲。
. O9 o' ~+ _: v" F$ m: z; ?解说:蒋介石曾经写了一封信给蒋经国,信上说,所以我们父子两人始终是站在革命战线奋斗的,我对你名称虽为父子,在革命上说起来是一个同志,我实在是很满足的。$ `9 x C r/ w9 p! s7 n% Q
蒋经国自述:
4 C9 g P; w0 I) X6 e" ]+ B3 A' p 蒋介石是我的父亲和革命友人,现在却是我的敌人,打倒蒋介石,打倒叛贼。今天,我要重复你曾经在信里告诉我的话:谨记住,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我愿意为革命赴汤蹈火。现在我要说,革命是我所知道的唯一要务,今后,我不再认你为父。
w% f! F) h; Z" {* \* X. P" } 曾子墨:
# `) m' ]( f& Z @ S( R 世界局势激烈动荡,满腔热血、不畏权势的蒋经国无意间被卷入苏联的政治斗争。他先是被下放到工厂、农村,吃不饱穿不暖。5 w' Y/ ~; h2 ]1 h& ^6 v
之后,他又被流放到寒冷的西伯利亚金矿进行劳动改造。经历这些艰苦的身心磨练,能活下来已属万幸,但是有一个细节值得重视:他每到一个工厂或者农场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无论处在什么样的逆境,蒋经国都会因为表现突出、善结人缘而被推举为领导,从农庄的副主席到工厂副厂长。在没有任何背景可以依靠的情况下,这需要怎样的领导才干和领袖魅力呢?* b9 H) O7 c" `. W1 M5 h, H
蒋经国自述:7 \+ ]9 R; b1 ~; H
我以前没有从事过吃力的体力劳动,所以起初觉得工作非常辛苦,做了两天,不但双手肿起来,而且还觉得腰酸背痛。在痛苦与疲乏中,我所持的信念是艰苦的工作是一种自我磨练,但我的月薪只有四十五卢布,如何维生呢?特别是那时苏联的食物短缺,兼且价昂,面包要配给,鱼肉的供应亦非常有限,我常常空着肚子工作,我必须设法改善命运。" J# Q4 I- o, f" E) j
头一天,我没有停下来吃午饭,而且还一直工作到日落,回到教堂车房时,我遍体酸痛,吃了一点东西,倒头便睡,不到四小时,天就亮了,虽然我觉得身体比前一天还要痛,我还是起来到田间去。第三天,在工作中,想到了我的前途,故乡溪口的良田,我慈爱的祖母,以及我父母的谆谆教诲,不禁潸然下泪。" C2 Y2 R/ N3 b% T
几个月后,由于得到了农民的尊敬,我当选为石可夫村行政委员会副主席。$ t6 l0 }/ W" |0 i- ?1 I
* j& q+ n y3 g5 N. v( ?/ q
; R; H Y3 C! R6 [% d. x( \+ l
/ z5 o4 i/ ^6 ^1 l7 X3 }
9 u1 ]. n ]1 M3 [/ 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