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视频截图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保障房的分配历来是百姓关注的问题。前些天,作为深圳保障房重要形式的安居型商品房在公示过程中,引发了一场风波:刚刚公布一天的名单,第二天就被更改了,原来名单上的几十户残疾人家庭被剔除,新名单上出现了年仅两岁的"杰出人才"。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记者赶赴深圳进行调查。 在深圳市上沙的一个城中村,记者见到了刘木海。他说,这些天,他的心情就像坐了趟过山车一样,那滋味,别人真的很难理解。 因为腿脚不方便,小刘家并不富裕,出租屋就是他们在深圳临时的家。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是一家三口做梦都想的事。今年5月,小刘报名参加了深圳市安居型商品房项目--西乡安居家园和观澜茗语华苑的申购。6月8日公布入围名单前,心情忐忑的他一直守在电脑前,不停地刷新。 半夜12点15分左右,名单出来了,小刘的名字入围,而且还是在前80名,他激动得整个晚上没怎么睡觉。而第二天他就被浇了一盆冷水。朋友告诉他,昨天公布的名单被修改了,新的入围名单里没有他了。小刘赶紧上网查询,发现他的名字果然从入围名单里消失了。小刘一下子就蒙了。 其实,这一天和小刘一样失落的还有不少人,更改后的入围名单里共减少了69户残疾人家庭。一时间,深圳安居房再出"猫腻"、深圳安居房名单摆乌龙遭非议……类似的 新闻标题频繁出现,这件事一下子成了公众和媒体关注和质疑的焦点。 记者了解到,小刘申购的安居型商品房是深圳市首创的一种保障性住房形式。只要是具有深圳户籍、参加该市社会保险累计缴费5年以上、在该市没有住房、也没有享受过政策性住房和购房补贴、且没有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等,都可以申购。因为价格只有商品房的一半左右,这一批2400多套安居房吸引了将近14000人来申购。那么,刚刚公示一天的名单为什么就要进行更改呢? 深圳市住建局住房改革与发展处副处长姚卫城告诉记者:"我们的规则是,入围的2400户里的残疾人优先,不入围的就不能优先了。因为软件出现了程序上的错误,把所有14000个家庭里面的残疾人全部优先到入围的申请人之前,这就出现了个错误。" 原本是为了照顾残疾人才会制订同等条件下残疾人优先的政策,但是软件程序中却忘了加入限定条件,这就导致报名的所有残疾人,不管入没入围都被排在了入选名单的最前面。而在这种安居型商品房的申购中,收入和资产并不作为考察指标,影响最终排序的是申请人取得深圳市户籍和缴纳社保的时间等,小刘等69户残疾人家庭原本就没有入围。而这个错误结果出来后,工作人员并没有及时发现就进行了公示。 在更改后的入围名单上,还有一件蹊跷事引发了人们的质疑。身份证 信息显示,有一名年仅2岁的孩子被标注为"杰出人才",一名3岁的女童也被列为"后备级人才"。而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标准,诺贝尔奖获得者或中科院院士等才能被认定为杰出人才。即使是后备级人才,也需要获过省、市各种奖项等。据住建局介绍,这些信息都是家长自行填写的。那么,明知道不合常理,家长们为什么还要这样填呢? 安居房申请人陈小荣说:"我提交资料时,说我资料填写不完整,提交不了。因为我没有其它可以选,就(随便)点了一个。" 因为没有填写人才类型就无法提交表格,这种情况是否存在呢?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朱文表示,这种情况不存在,因为这一栏不是必填项目,这一栏空白提交也没问题。 在公示的入围名单中,出现类似错误信息的共有9户家庭。那么,是不是政府部门的填表说明不够清楚呢?记者登录深圳市住宅售房管理服务中心网站,在填表说明中看到了这样的解释:表中所称人才是指根据《深圳市人才认定办法》,经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核准认定的各类型人才。并明确要求属人才的,须提供学历、学位等证明文件。如果申请人认真看了这份说明,应该不会认为自家几岁的孩子该填写这样的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申购政策,未成年子女是否被列为各种人才并不会对申请家庭能否入围产生影响。不管是家长无意填错、或是故意这样填报,这么明显的错误,政府有关部门为什么发现不了?并在这种情况下就进行公示了呢? 朱文表示:"我们这个审查是后置,这一点跟经济适用房的审查不一样。这次是尝试搞诚信申报,就是先申报,过来以后我们先做一个初步入围的公示。初步公示完了以后,再对入围和候补入围的家庭进行审查。" 这里我们注意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诚信申报,一个是审查后置。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都是从一开始就审查申请人的资料。以前,深圳也实行过相当严厉的审查手段,但仍出现不少问题。所以从去年开始,深圳实行了诚信申报、审查后置的新做法。从第一步网上申报开始,申请人就要诚信申报,要对自己填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负责。入围申请人和候补申请人初步确定并公示后,要提交书面资料、交纳诚信保证金。再往后,政府会集中对这些人的资质进行审核。那么,这种制度如何保证约束力?对于不讲诚信的申请者该如何惩罚呢? 记者了解到,诚信申报是个新鲜事儿,约束它的却不仅仅是表面意义上的道德。不诚信,付出的可能是真金白银、甚至是更严重的代价。深圳市住房和建设政策咨询委员会秘书长陈蔼贫介绍:如果骗购成功,要处罚20万元,终身不得申请保障房。骗购没有成功的,有骗购行为,一旦在法律上被确认,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处罚10万元,终身不得申请保障房。 为了加强约束力,在政府有关部门进行全面核查前,申请人还需要交纳8万元的诚信保证金。一旦确定有骗购行为,这笔钱将被扣除。今年5月,深圳市住建局就曾对2012年推出的头两个安居房项目中涉嫌骗购的32户申请人启动了行政处罚程序。而针对此次安居房申报中出现错误信息的9户家庭,到底是恶意骗购还是无意填错,住建局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 看起来,深圳安居房申报闹出的这场乌龙,一方面是因为软件的问题,一方面是申请人在填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不管是谁犯下的错误,都实在太低级,如果管理部门在公布之前稍微认真检查一下,都能够避免。我们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安居房是千万家庭的大事,人们自然关心、关注。在这么重要的事上,政府发布的信息,有任何差错,都会引发争议和误解,甚至还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对于保障房的分配来说,诚信申报、审查后置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但在尝试过程中,如何避免出现技术层面上不该有的失误,更好地倡导公众的诚信意识,也是下一步摆在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一个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