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301974|回复: 1
收起左侧

嗡嘛呢叭弥吽所示之意义

自然界 发表于 2013-10-12 19:4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嗡嘛呢叭弥吽所示之意义

发布:心源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09-1-10   收藏
 
5 ?% ?  t. W1 [6 i4 U- V' u# X

8 b4 B  l. W. |# Z: r' N1 l' W1 P
; k7 A& E# e; {) b' c
嗡——皈依三宝
8 |3 Q  |3 {3 @$ h  嘛呢——如意宝球5 ~6 Z9 G) K+ f+ c/ I& h
  叭弥——莲花开敷4 y0 E0 |3 j# G7 y2 z- ^1 [  O
  吽——圆满成就) t, Q; ^; O8 @. k3 ~3 u
1 ~/ O4 R' ?4 ~$ i3 p* _; a
     二8 T! @/ }0 j" J! A5 ^
  嗡——白光
3 Q" Q6 W# G5 l! t0 x- i9 Q  嘛呢——消灾吉祥: I( M% o& e: W
  叭弥——清净无畏
* e2 z+ v) {1 j  J) v* i# e  吽——雷声施无畏) i$ H6 _+ N% b# k7 y" v0 [
. M5 b+ r1 T- z* n) l3 F. b, g
     三
+ c8 a6 j  ^6 J3 x  嗡——皈命) ?# O, V+ R5 A. K, e; b  ~; p
  嘛呢——如意宝珠- S  z- i5 C2 e, G" \1 n
  叭弥——莲花开敷
: N) S5 t1 m( q! T; Z1 R- t7 ]/ ~  吽——三身、三学。$ f" F3 E1 @# E, C
0 v, ?0 Q* [1 q/ s( z! \
     四* \! D* D6 j$ n. N. v' T6 I
  嗡——法报化三身: a3 _7 f1 G0 c8 T% W0 Q
  嘛呢——消灾吉祥+ `0 Q; L8 @7 V1 f
  叭弥——清净吉祥
! Y* I4 a" }7 u  S2 l' t  Q  吽——雷吼施无畏
. S2 `4 Z+ s+ e8 ^5 [) B- }8 K. O/ J. W( `( {/ M4 |# m
     五   
( k+ z" U' _8 {+ }( t3 u) m9 }; m. [
# U+ W0 Y$ n. r6 @0 y% w7 A嗡——生起
! i- ?) {2 ^  K/ E  嘛——智寂;谓以智冥理(智理一如)4 N( u" t$ U; e0 m; T& ]2 c, X
  呢——寂灭无生% g1 n! ]; M  P& Z
  叭——光明圆觉;谓以慧断障成大圆觉7 S& Z" o4 N' N$ g1 M! r
  弥——出生
& C' y# R' `: h. m+ i" Q  吽——拥护0 r  Z0 U! J5 b; |/ Q, W( w
* q% j- `/ K( X. c; a7 p' w) Q# {0 N
     六   0 M# j9 K) d* b3 }- @3 z

, G1 u0 d" o) i# W; T; E: H嗡——离障
% B, _" Z2 y/ D  嘛呢——离垢;是如意宝珠,光净无染,能增长功德,无不如愿成就。
% D" `7 j: V% t( v  叭——满愿具足,是全开莲花;观音菩萨感应道交如莲花开敷,圆满具足。( c% j( f) v+ q. T, V8 F* B$ l
  弥——除灾降伏3 n; D* y9 x% G6 s7 M+ }$ u
  吽——光明圆满;谓以慧断障成大圆觉- H- c  u* H4 U+ T. a6 \# B- y
  又:
9 e( Y: G  N7 V' _; _/ n8 f2 {% }
嗡——佛部4 g& p4 [2 p" m% k) l
  嘛呢——宝部0 q& j" p6 O7 F/ Q7 p2 H% b
  叭弥——莲花部
7 D1 I5 D# F, ?  吽——金刚部
0 O" Q; H6 A" X7 h  全体合起是为羯摩部,亦即是事业部:观自在菩萨微妙心印也。
7 k, }0 V% b# m, f1 Z$ L% I0 x6 J& i
     七
' J, M" X5 {5 ~: O7 ^  n1 ?  嗡——心光圆满8 ?) `* i* c0 T2 n
  嘛呢——如意宝珠1 q  E7 p. U9 `" @+ e- L
  叭弥——莲花清净无垢
, l3 T8 [* p! y  吽——施愿吼、三施无畏
, r! h4 H( v4 r  `! u0 w* J* n* r! K+ U6 I" A) g
     八$ @% q  |  Y' b2 C8 @- L2 R
  嗡——智慧圆融1 y! {, g  N3 P* Z+ j1 r# ^
  嘛呢——无垢无畏/ a4 B* D. b+ q1 Y/ v$ }, i
  叭弥——一尘不染! x& O6 C/ ]6 F# Z" e; x1 X$ k
  吽——灾难化吉祥
! C6 h8 C# A3 O. P1 Q4 S
2 ]6 X5 u1 e: g$ G# k9 V# O' h     九. y* j- S: j0 L4 }1 O: I
  嗡——慧光普照" Q; _2 l6 S. S
  嘛呢——无着无碍$ P4 ~2 B9 \8 ]# [
  叭弥——心空万法空- o7 d# s$ N; I* d" o
  吽——檀那波罗密即布施波罗密+ J! g. t" |5 X5 s+ q4 b) V

  d2 n/ @" i0 I, z, f     十9 C  S$ J9 S; ~: c3 |3 A4 i3 X: z
  嗡——以智慧光断除烦恼障+ O9 }9 z0 P1 ~" z3 P
  嘛呢——如意吉祥) M9 H* ~- U# E: H
  叭弥——心净则佛土净
0 X0 Q, d9 i0 `& d9 \, K0 y- b" R) X  偈云: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
1 c3 s8 z& H1 }5 X! k3 q2 s  吽——福缘善庆
8 p- J6 f; W  Q! x/ ^
7 J9 ~0 D# j5 ~7 L( k( _     十一
) q2 F* x; c, M2 ~  l7 L2 d  嗡——普安文佛# m+ r# b8 f, }1 A7 E: x: R; c; j
  嘛——甘露王菩萨7 G6 h; J% C! C) _
  呢——定光王菩萨
: C( {7 K- R3 a% \  叭——自在王菩萨
6 I9 z6 a7 H/ Z9 |. p( t/ F  弥——无量寿菩萨
0 N# h2 M! G9 z; N/ Q$ Q  吽——大力尊菩萨
- u( {0 L9 t3 L, T, w0 u9 {  以上诸王菩萨乃是阿昙佛化身,而阿昙佛即是普安文佛所化也。
: a4 C/ l+ ^) b. t  ]; v8 @9 s+ ]$ A+ m; j4 ]* i$ P
     十二
' l! C8 L1 E4 }6 S1 v5 ^  嗡——表天道脱离轮回之苦
2 d; m% H' t- J& Q, v* @  嘛——表阿修罗道脱离斗争之惨
8 z# e$ h! |5 }3 p) Z- [  呢——表人道脱离贪嗔痴慢妒五毒' s" O- d1 w9 Q! S$ z+ ^2 k
  叭——表畜生道脱离屠杀之痛
( C+ ?& H! O# K8 G; q% k2 p  弥——表饿鬼道脱离饥渴之灾
" u6 S+ H8 C, H+ V8 L/ M  吽——表地狱道脱离血冰刀火之灾
9 U1 p# v& N  M  T1 m  摧碎七情六欲,得断六道轮回,故云六字大明咒之功德宝无量无边也。
( \7 g6 L9 X, \0 y% a
8 ~+ f6 g7 S7 o     十三
& l$ A. ]( {( C7 M2 c+ }- t  嗡——能闭塞流转天道之途;念持此字,临命终时,中阴身不得生天道。; H7 k% A* X; S( h8 i/ ^5 I
  嘛——能闭塞修罗道,使灵魂不得入;观音菩萨将六道闭塞,只余菩提道。, V' ~( p* P; ^; z
  呢——能闭塞人道,使离再生人道苦;即将十道中九道(天、人、修罗、地狱、饿鬼、畜生、声闻、缘觉、菩萨)悉皆闭塞,而余佛道。
4 B6 [* E. o1 ~7 N, ]4 [" |5 f  叭——能免畜生道轮回之劫
" @- x- d1 E  w8 q# C  弥——能脱离沉沦饿鬼道之惨痛。
+ \: f: X3 C3 ^+ K2 m2 t  吽——能生死轮回而不堕落地狱
! ~* b6 F1 a0 Q$ _4 x8 F5 E* Y+ b9 u, H  t  M. _$ i
     十四8 K& z" f8 S1 d0 O" [' ?
  嗡——表天道之白色
) ^3 ~/ I/ V4 h, [1 s  嘛——表修罗道之青色
* a# r* K% n7 }+ `" {  v2 i2 h  呢——表人道之黄色( n: Q  O2 f% |! @! b
  叭——表畜生道之绿色' g0 S/ j. e. N; u. F- L
  弥——表饿鬼道之红色
! u8 y2 I* Y4 z  ]0 b+ ~  吽——表地狱道之黑色
5 s3 B5 m0 b  Z  c  @% I; U" m9 \7 f+ U8 _0 G- a
     十五
. j+ M4 W  j* w  表法有二:1.以六凡;2.四圣
* r( G4 H) j0 }/ d# H( d  1、以六轮回——六凡而言:
5 H9 h$ [4 D1 R& x2 o* j  @2 i( l  嗡——表天道
6 G; ^% u* \& ^: {" `, L' O  嘛——表修罗道
" A; g+ q- e" k0 _  呢——表人道& |( J9 U3 v" S1 r2 d. ]
  叭——表畜生道: x5 L+ R; z0 i7 J: s
  弥——表饿鬼道# s; w' ~) a' w/ p
  吽——表地狱道& L' U! W' F+ {- i  O) h
  六字大明咒能断除轮回,出三界,证圣果,此六凡之表法也。$ s0 s% e: q% H" t* t8 p
  2、以地位而言:. q+ x& E  \1 U/ ~. z& C/ \
( v, G1 t; d6 N# o
嗡——由菩提心发,初入十信位,由是上进。
' {3 K& t: P1 q2 C8 F/ I4 }2 A  嘛——入十住位
1 _' p5 z: d& f+ m0 o  呢——入十行位
& }5 o* s! i7 @' O- W1 E( u  l" u  叭——入十回向位
  M8 C5 D" {, }& I- {. d* w( y  弥——入十地位5 G# e4 h( G& u! @' O
  吽——入金刚乘大觉位/ q/ g) v5 B: y% S4 R& w0 h; I
  是以念持六字大明咒,能超越十地,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此四圣之表法也。
3 k& u7 e3 {6 N5 y' A1 V( ~: ^' ]/ _: D9 @" t9 ]" D/ ]
     十六   
& M6 q- X7 b5 `6 e1 z+ X% B: E' [: ~8 B" `0 `
念诵观想初机成就之后,再修止观。
1 J7 }$ s, C! c" o7 u  嗡——成白色
+ s( w( D# ?  K  嘛——成红色8 z# T& [& s$ ?& b1 k/ ^% _
  呢——成黄色
- y! h* h% {& o+ Y8 `: A; v  叭——成绿色
* H% v, R, Q2 L* J! c  弥——成蓝色
: C- ~$ K5 P; o: B  吽——成黑色
# X) |4 ~* A. N2 l; M- M  六字大明咒功德
1 T+ C+ v; W8 i7 S# k% S  功德与世俗之福德相异,福德乃有漏,有限制者;功德则无漏,无限制也。以六祖坛经而言:平等是功,现性是德。
. H, S% Q) n% i" f  功德偈:功超有漏证无漏) v: C) ]' l4 `  M
  德转凡心为佛心  9 [$ O) }0 n0 h: g: Q
  此谓每日均须改造人心,若不改造,则无功德,始终轮回也,发愿小者将人心改造为罗汉心,亦有改造为缘觉心,或菩萨心者,而无上正等觉三字遂改为无上菩提心。
. r# U5 P" b- }' a$ |0 w  四圣甚好,仍以佛为究竟。  
2 L& S& E/ j* k8 U% s9 y  念持六字大明咒,能促使恢复自性莲花,如莲花处水不染,此喻六根六尘不染着义——如意宝珠即出现,乃能破我执,一切如意具足;然若为六根六尘八识盖覆,即成障碍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依霞伯 发表于 2013-10-16 08:26:4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