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370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净空法师:容貌丑陋的十个原因
. {2 |. Y* M- h
" g* X& @# K5 n: o
, Y, p4 F$ ~/ p, ?5 v--------------------------------------------------------------------------------) x( ]; I3 S N- k+ T
: [3 w3 p; ~% J# e4 N, g发布:念佛人 [全部文章 空间 留言] 日期:2011-8-17 8:53:00 收藏% y( R6 b/ D2 W" m
! x( Z6 O/ i' p9 u; f* I
2 c+ i. _( E9 [2 L- z, [
% N8 |+ H' X8 w p
5 J2 ^ {# S5 }3 D. r3 s容貌是业力变现的,业力则是心,世间看相算命的都说相随心转,我们也常常提醒同修们,相随心转,体质身体也随心转。不但身相随心转,我们的生活环境也随心转。佛在一切经论里面教化众生,这是一个重点的课程,也是非常切要的一门课程。谁不想自己离苦得乐?谁不想自己的生活幸褔美满?古今中外一切众生都在那里祈求,都有这个愿望,为什么事与愿违?事实跟自己的愿望恰恰相背。是一切众生不知道这个事实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来的?这就说到善与恶果报的根源。我们今天所受的从事相上来讲果报,果必有因,因善果就善,因不善果就不善,所以种善因得善果,造恶业必定有恶报。佛在《业报差别经》说明,有十种不善的业得丑陋的果报,我们如果今天得这个果报,想一想看还有没有这个习气?因为过去生中造的这些恶业,得的现在的果报往往还有余习,如果残余的习气还在,不能把它改掉,转业就困难了。5 N; ^) x1 [9 d& Y d
1 m) G. s, v: P. ~ t& ? ^4 t
十种不善的业,青莲法师节录在注解里面,在三十七面第二行。- [4 S" Y4 W: d& B$ E1 ]) m
- J( e1 i5 q! }1 d: Y, r8 W. n* s
第一个喜欢发脾气,喜欢发脾气决定不是好事,不但你发脾气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相不好看,发脾气也伤身体,伤身体带来疾病,你身体多病,所以你想想发脾气那个相好不好看?这才晓得丑陋疾病的来源。( L# H" n0 Q+ A! x* Z
; w! U; _# o/ w2 L第二个是嫌恨,心里常常怀著嫌弃别人,怨恨怨天尤人,这个情绪也伤身体。所以你要想身体健康,这十种用现在的话来讲病毒,心理上的病毒。人家为什么相好?常生欢喜心,欢喜的时候那个相好看,发脾气相不好看。转业就从这里转,佛讲的真是合情合理,我们仔细冷静想想,佛讲得有道理。
" X( }0 i+ }9 v. B3 e
7 P i) `0 w" ~ s" \3 R第三桩是欺骗别人、迷惑别人,这不善业。0 u- y+ Y/ Y7 P" P7 h
+ i u5 W2 f2 e0 M+ ~
第四种喜欢让众生生烦恼,扰乱别人,让别人身心不安。
$ e& b9 f) h- x1 `6 }+ F% o2 a- E
第五种不孝顺父母。) |: z8 v: k, E# ]: P5 E5 H
% v$ N! ?" U0 U& @' S6 I( E' S6 o第六个是不敬圣贤。圣贤人对于社会有大利益,这些人在社会上他的道德、他的学问、他的行持,都是这一个地区大众的好榜样,确确实实他能够教化这一方,对这一方的风俗人情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圣贤人决不是要求别人尊重他,不是。如果有希求别人恭敬供养,那是邪道,决不是贤圣,那是欺骗人。我们为什么要尊敬他?尊敬他目的是劝导社会大众向他学习,是这么个意思。我们学佛为什么要尊敬佛?佛绝对没有说是,你们一定要尊敬我,没有这个,你到哪里去看到佛经这个说法?我们敬佛是帮助佛弘法利生,帮助佛接引大众。社会大众不知道佛的好处,不知道佛的功德,但是他从我们尊敬当中他见到了。我们自己本身在社会上,表现的就是善心善人,善心善人尊敬的那个人,那个人一定是好人,大家愿意亲近好人,愿意向好人学习,我们尊敬目的在此地。所以见到佛像我们顶礼,不知道佛法的人一定要问,你为什么对他那么恭敬?为什么对他要礼拜?你就把这些道理说出来,他才明了。由此可知,也是属于表演,表演给这些没觉悟的众生看,让他们来觉悟。
9 P! W) d7 d# M& ^" ^/ u1 Z: L. O& n. }) M8 ^- v! S6 N; q
佛法是师道,师道是建立在‘敬’这个字的基础上,所以印光法师讲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学佛得利益多少,说老实话不在外面,在自己的诚敬之心。你有几分诚敬心,你得几分利益;你没有诚敬心,天天跟在佛的旁边也不得利益,这是真的。当年佛陀在世,提婆达多常在佛身边,六群比丘也常在佛身边,为什么不得利益?没有尊敬心。他们眼目当中看佛也是平常人,跟我差不多,所以在佛的身边不得利益。如果有真诚,不在佛边也得利益,为什么?依教奉行,佛所说的他真正做到。
$ w$ D I/ l: c+ O+ u! F( \) _" T' F4 x# n% N: u
事是太琐碎、太繁杂,掌握著纲领,事不违背纲领就入佛境界。总纲领就是菩提心,菩提心诸位要记住,依《观无量寿佛经》的说法,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事相上再烦再多,只要与这个相应,你所有一切事相都叫菩萨行,都归纳在六度万行里面。所以《华严经》上说,‘忘失菩提心,一切造作皆是魔业’。什么叫魔业?你所造作的这些一切业,善业生三善道,恶业堕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就叫做魔业。与菩提心相应,你所造的是菩萨业,菩萨业叫净业,决定可以了生死、出三界,这不一样。所以我们自己要真正明了,这一生在世间完全是表演的,你这是佛的弟子。佛表演、菩萨表演,我们佛弟子统统参加这个剧团,我们来表演的。表演什么?没有自己,无我,完全是为人,完全照剧本演戏,他怎么不自在?是自在随缘。这个日子过得快乐,过得真的幸褔。别当真,一当真就是凡夫,你就搞六道了,表演的。所以对圣教要生敬恭心。
) H8 n R2 T7 j* R$ r- D. E @0 m8 K+ h3 ]0 |+ N0 o: F' j
第七个是‘侵夺贤圣,资生田业’,简单说就是对于圣贤人,他的生活必需品你侵犯他、你夺取他,这个罪业就很重了。不但不供养还要夺取、还要霸占,障碍他弘法利生。
/ T) V8 P; J n' W- Q- {- u
* D/ e6 P5 M' Y: I9 Q第八种‘于佛塔庙,断灭灯明’,这个意思很长。事上讲塔庙里面都燃灯,你把它灯熄掉了,这是事上讲。理上讲塔庙是道场,这个道场是做弘法利生的事业,那是放光明。每一天讲经放光明,每一天念佛放光明,每一天参禅放光明,只要有人在那里真正修行,就是大放光明。我们一定要记住,有人看到的时候人得利益了,没有人见到的时候有鬼神见到。所以儒家讲慎独,你独自一个人不能放逸,不能说没有人看到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没有有形的人看到,有无形的人看到,无形的比有形的还多,不知道多多少倍。我们要度人也要度鬼神,我们给人做好样子,也要给鬼神做好样子,怎么可以放逸?这个样子修,我们诚敬才修得出来,在人面前是个样子,背著人又是个样子,诚敬没有。这是许多同修,修行没有感应,修行得不到殊胜的果德,关键就在此地,不是用的真诚心。由此可知,道场道风跟学风非常重要,如果没有道风、没有学风,等于说塔庙里面灯明被灭掉了,断灭了。同样一个道理,如果这个道场确实有道风、有学风,到这个道场事相上点灯的人也多,烧香的人也多,这就说明来修学的人众多。+ l) d1 n U% d/ l8 j. _3 Z
0 z7 x; U `0 O/ N: l' Y第九种业因,这不善的业因是,见到这些贫穷下贱之人轻视他,对他生起傲慢,加以毁辱,这是大错特错。我们学佛的人看到这些人,贫穷下贱看到这些人,我们心目当中也是把他看作诸佛菩萨示现,他展示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不修褔慧就得这个果报,也是在舞台上表演的。所以对这些人我们要生尊敬心、怜悯心,自己要知道怎样修学。+ B& n7 [9 l5 Y3 u( C4 ?3 f# s; `
& c5 g. T# H+ b% L0 Y: ~
末后一条是‘习诸恶行’,这里面范围就广了,造作种种不善之行。佛讲这十种得丑陋的果报,往昔所造的这些不善业,这一生得的果报。这一生果报能不能转?给诸位说能转,你只要把这些习气毛病统统改正过来,相貌逐渐就转变了,相随心转。真正有决心、有毅力改过自新,说实在话三个月到半年就有效果,要是三个月、半年没有见面的,朋友一见面,转了你不一样了,就很显著。天天跟你在一起,不怎么感觉到;不常在一起的时候,一见相貌变了。能够行之三年,那就明显的改变,你的家亲眷属天天在一起的时候,也觉得你变了,你不一样。相貌变了,体质当然就变。8 y# r" T3 n8 m9 t$ d
+ `) Y, W* z: p! \# T/ _5 Z7 A% y
1 c0 A$ j9 d0 R' X( A% B
(转自学佛网:http://www.xuefo.net/nr/article8/84013.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