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33804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如果说富春江波诡云谲,柔媚无比,是一幅天下无双的山水图画,那么,文化村仿古街则是一卷中国造纸印刷的文明史书。 % v0 V: \* b" ^; W8 @8 f
; I, r9 P) p$ ~( z$ m& } 仿古街计划建造500米,所有的工匠都身着古代平民服饰,全面展示着中国古代的造纸和印刷技术。也许是为了纪念蔡伦,建造者特别将汉代蔡伦的造纸方法列在仿古街之首,模拟蔡伦时代造纸的情形。
4 E# p1 G G# I* b9 M% r2 u8 ^- R' J b, R3 f
相传,在105年,蔡伦总结了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改进造纸术,采用树皮、麻头、破布、旧鱼网为原料造纸,被称为蔡伦纸。因此,即使从蔡伦时代算起,中国的造纸也有一千八百年的历史了! . ^2 z: X7 @0 ~8 w4 M: R
! I4 r. X& ^% [ 这里,仿制了三样重要的东西,一个石臼,一个木杵,一个石槽。石臼里面放的是水浸发烂的麻纤维,用粗粗的木杵将麻纤维捣成浆状,造纸的第一道工艺完成了。可怎样将麻浆做成薄薄的纸仍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 Q$ Z. u+ A- t/ ]+ t, h. k: [% A, z! D& w# M* F
只见工匠将麻浆放入用石板砌成的水槽里,槽中三分之一处拦着一道竹栅,为的是能挡住没有捣烂的麻头,不使所制的纸张纤维不匀。工匠手中持一片用很细的竹丝做成的竹帘,往石槽中一淘,待竹帘离开水面后,一层薄薄的麻浆便留在竹帘上,一张一米多长、半米多宽的纸就做成了。
" o" Y. a6 Z" Y
( j) Z* [8 C2 m7 Q* L! Z! } 啊,几十年来萦绕在心头的好奇和疑问,在工匠双手的一起一落之间硝烟云散了。难怪,透着清香的宣纸表面会有浅浅而又齐整的凹凸印痕,原来,是滤水的竹帘留下的,它,留下的不仅仅是使中国纸有了特有的质感,更留下了蔡伦,不仅仅是蔡伦,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意和睿智。我们也不仅仅回到蔡伦所处的东汉,而是通过时间隧道,信步踱进了文明古国!蔡伦在不停地走动,观察着工匠们造纸的过程,矫正着工匠们造纸的手法,一张张白纸在蔡伦的指挥下源源而出,码成了堆,叠成了丘,垒成了山......
2 ~$ A, X- m( s5 Z3 ~* B
7 V/ P W0 ] w [( t 如今,我的双手也浸入了石槽,水凉凉的,有点刺激,但我的心却有些紧张地跳得火热。一张做得并不均匀的废品宣纸从我手上诞生了,我成了真正的蔡伦。也许蔡伦所造的第一张纸,也是不均匀的,被他扔进了石槽,重新再来!
% L" U# Y* L- X, e6 E9 M+ q5 u( }$ ]- ?+ `
麻质纤维作为纸的原料,延续了很多年代。到了宋朝,随着纸张用量的日益增大,工匠们便开始使用其他的纤维作为造纸的原料,浙江盛产竹子,竹便进入了纸的怀抱。据记载,用竹造纸,南宋达到了顶峰。
8 l0 ^5 K$ C( c. U6 C; R' n9 d. |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宋代的造纸工匠们已经懂得使用杠杆原理来捣竹,被称为"脚堆"。只见高大的木架上,安上装有石锤的木杆,用足踩动支点另一侧的力臂,石锤便可起落捣竹,大大节省了体力,加快造纸的速度。造纸的竹帘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做得更细更密。但已经不完全持在手中,而是用绳挂在一根小毛竹上,巧妙地借用了竹的弹力在石槽中淘竹浆,既减轻了劳动的强度,又能造出完全用手工操不出的大纸。
9 j9 e, t$ P! P$ h8 A1 _: {4 U0 [, T+ `% f. S$ o% V
每张湿漉漉的纸出得石槽后,根本没法从竹帘上揭下,只能将其平摊在木板上,一张一张叠在一起,一直到几块砖这样的厚度。正在惊奇于如何撕开的时候,工匠们居然将其搬到"木榨"上去挤压水分。"木榨"也是利用杠杆原理制成的压榨机械,转动的木轱辘能收缩绳子,将杠棒压下,可将纸坯中的水分全部挤干,这时,纸与纸便完全粘贴在了一起。此刻,怎样揭开纸张又成了心中与过去不知如何造纸同样的大谜团。
' v# d* ?) j1 N1 |7 V, W Z0 V7 y! [2 V6 F% x
我们来到了一口古井前,这是供给石槽用水的水源。杠杆原理在这里又一次发挥了它的神奇,只见井台不远处竖着两根足足有两层楼上的粗壮毛竹,横在两根毛竹中间的是一根毛竹,一头按着石球,另一端用绳连着水桶,成为吊杆。提水时工匠们在杠杆的作用下可以不费一点力气。
: O2 _. c% z- Z9 E% Q8 @( V! T+ J0 h4 K6 P0 `0 E, ]+ z
更巧妙的是,井台的上方,置一大大木桶,高度在石槽之上,用打通了竹节的竹子连接起来,通往每一个石槽。如果石槽水位下降需要供给,只需将井中之水倒入木桶即可。呵,这和建一水塔给居民小区供水一般无二呀!我想汲水试试,探看井中木桶横杆已折,无法提起。问及,工匠告诉我,是大批小学生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试着汲水,把水桶弄坏了。听着,大家都笑了,笑得井水起了皱纹。 " a% {7 \# b) N( m
2 F- k$ \2 x0 r8 M1 Y
3 u! F/ H& S3 w( S% {
' J w& }, [/ y'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