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泽生 于 2014-9-2 06:58 编辑
) ?/ K' v# K' q! P' {7 S7 I) S) x& r, r5 c% [2 s' Y
饭票 (小说) 作者:伍泽生 " P8 ^7 ?) z9 m3 z8 s7 v& R. o
乡政府座落于全乡最热闹繁华的乡集市上,这里离县城五十千米,离省会五百千米。四层办公大楼和足球场大的小院在山村乡下人眼里是政府科级行政单位权力的象征,高高的围墙和大门口两边几块长长的有红黑字的木牌便是政府机关和每天进出于这里的人们的威严所在。围墙外受其管辖的有五十平方公里土地和四万多名以土为家视土为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厚实的乡民,围墙内有三十多名吃皇粮却大部分无事可干的行政工作人员。 乡政府很早以前有过食堂,但不要饭票,吃饭时间干部们拿着饭盒凭脸就可以领到自己的一份。自从四年前建了这栋新办公大楼之后就没有饭堂了,里面的干部大部分中午都是在门口谢老五的小餐馆里自行解决,主要干部则总是会陪上面各个系统下来检查工作的领导,谢老五的小餐馆就成了乡政府的招待所,反正下午三四点就下班都陆续的回县城的家了。 去年年底开始,做了两年镇长的陈诚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反对大吃大喝铺张浪费和禁止国家机关单位年底发红包奖金的新的会议精神,在办公大楼一侧建起了食堂。谢老五凭哥哥在县城的关系与镇长陈诚达成了承包协议:乡政府提供场地和所有用具并承担所有费用,所有就餐人员一律凭乡政府统一订制并盖有鲜红印章的饭票就餐。饭票在何秘书处以每张两块钱象征性购买,谢老五则收到饭票后半个月以十块钱一张向乡政府财税所结算一次,其中八块钱由乡政府补贴。标准是三菜一汤,遇到上面各系统领导检查整桌办席根据领导级别花费另算。但食堂只收饭票不得对外营业性开放。 食堂办成后,不能象往年一样拿年终红包的干部们心理上总算有少许慰藉,至少在生活上补了些回来,他们认为两位当家人的应对性决策是非常人性化的,一天四块钱便可以解决生活问题,所以一般普通干部没什么事都改变到六点在食堂吃了晚饭再回县城的家。 两个月后,二十几个村支书、主任都知道了两块钱便可以在乡政府机关食堂享受三菜一汤,于是个个口袋里都有十几二十张盖有乡政府大红鲜印的食堂饭票,无论开完会或者赶完集市,他们便会拉上家人或者好友来到乡政府食堂光明正大的用餐。乡政府大门外集市上那些有关系的商户和各村有点名声的知名人士也不失时机地不知道从那条渠道弄来了饭票,懒得做饭或者与老婆吵架时也可大摇大摆地坐在乡政府机关食堂里,吃完后抹抹嘴掏出村干部 赠送的饭票留下,然后悠然自得地挺着肚子显摆似的走出乡政府那象征权力又威严的大门。 此后,小小的乡镇上流通了象征权力和关系的饭票,各村稍有点头脸的人和集市上的商户主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几张乡政府的饭票,在乡集市上的普通人怀揣几张饭票比拿出几张毛爷爷还气派威风。 谢老五的小餐馆一直开在乡政府大门口对面的集市上,承包政府食堂后,他让老婆和妹妹负责食堂,自己还是在外面经营着小餐馆。随着食堂用餐人数的增多和人手的严重不够,谢老五干脆把生意越来越淡的小餐馆关了,带着伙计一起进了乡政府食堂。虽然收的是饭票,但半个月后便变成了现钞,不但生意好了,收入也翻了几倍。 食堂大厅里有六张大台,可以容纳六十多个人同时就餐,就算乡政府干部一个不缺也坐不到一半。这里没有空调,连风扇也没有一把,但前来凭票就餐的村干部和乡民们却兴致盎然,他们吃得大汗淋漓却心存感激。他们为镇长这惠民决策感到非常满意,完全改变了之前那种对镇干部特别仇视的心态和眼光,无论在哪里碰到镇长陈诫总会露出和善的微笑,生怕镇长哪天改变决策收回或者作废口袋里的那几张饭票。他们对几个主要领导从来不坐大厅里吃饭表示理解和完全接受,他们对领导们坐在办公大楼二楼那间装有空调的小餐房里吃谢老五每餐送上去五菜一汤的“工作餐”心怀敬意并觉得理所当然。中午十二点和下午六点,食堂门口那块吊着的厚厚的铁板就会敲响,就象后面礼屋公山上庵里一早一晚的钟,准时而悦翔。 三个月过去了,财政所老李向镇长陈诚如实反映,说前来食堂凭饭票就餐的人越来越多,说过年前压下来的没有发下去的三十多万干部奖励金恐怕用不了几个月了。镇长陈诚坐在宽大的办公椅上,睁着那一条缝的小眼睛,露出那总是微笑的罗汉脸向老李点点头,表示自己已经知道了。 又过去了两个月。上午十一点,镇长陈诚和平时一样准时来到了乡政府上班,他一手提着公文包,一手拿着一面卷着的锦旗,罗汉脸上那招牌式的微笑比往日更加的舒爽。他没有象往日一样走向二楼自己单独且宽敞的办公室,而是走进了一楼乡政府综合办公室,他把锦旗交给秘书小何,在一旁的木沙发上坐了下来。小何秘书高兴的打开锦旗,“民意调查第一名”几个大字鲜艳夺目,几个人围了上来,一看都知道了,这是全县为了响应中央号召,上级对下级举行的广大民众对当地政府的民意调查结果。 陈诚镇长看着何秘书把锦旗挂在墙上,他眯着一条缝似的双眼端详着墙上今年取得的第三个全县第一名,脸上的笑容显得相当的满意和自豪。稍后,他告诉何秘书,说从今天开始不得再向各村干部出售食堂饭票,镇干部不再使用用饭票,全部自行到食堂就餐。并通知食堂从明天开始不再凭票就餐,所持饭票全部按两块钱一张原价收回。说不能再这样办下去了,让何秘书务必认真负责的执行。 乡政府大院里好象安静了许多,那块吊着的长长的厚铁板还是会按时的敲响,十几个普通的年轻驻村干部打了饭后有的走到了外面,有的上了自己的宿舍。食堂门口开餐时停放小车和摩托车的空地变得有些空旷和安静,用餐的大厅里与往日相比也显得有些寂落和冷清。 谢老五一脸愁容地坐在食堂门口,他知道这忙活了大半年的政府食堂不可能再象以前一样火红了,凭饭票就餐在这里又将成为历史了。他寻思着要为手下六个人的工作重新安排了,他想还是带着伙计去外面开他的小餐馆,不收这不靠谱的饭票了,还是收点现金,虽然少点,但心里安实。 (《饭票》来自中国文学九月刊)
+ V, ?0 j( D7 V6 E)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