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贺先生 于 2014-10-23 21:32 编辑
3 M$ c8 \; m9 D! N1 N6 h! y3 i
# G! z5 _9 J- o" ]- I我与地税风雨同舟 ! f( b. g( B& j! R$ j5 j: o4 Q
在我们许多尊重和亲近的称呼中,有一个尤为令人肃敬的名字——征税人! 我作为一名征税人,与共和国税收走过了近三十个春秋,特别是见证了地税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伴随着地税风雨同舟。 刚参加工作,我穿上崭新的制服,戴上深蓝色的帽子,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威严,也觉得肩上的责任沉甸甸的。因为税收,与每个公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是一般的工作。参加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所长语重心长的叮嘱我:“年轻人,收税重要啊!是代表国家机关执法,要收好税不容易,要吃得苦,经得起考验。”所长的话我写在日记里,永远铭刻于心中。 那时,马水坪田乡是 耒阳最艰苦最偏远的地方,外出靠两条腿跑路,夜晚常停电,要点煤油灯,没有自来水,用麻绳系着铁桶打井水喝。第一次上耒阳海拔最高的元明坳农户家收税,山高路远坡又陡,穿行于竹山石路之中腿直打颤,回到税务所已是夜晚,累得精疲力竭。 我最难忘的一次还是所长带我去查屠宰税,那屠夫为逃税软硬兼施把屠刀一举,气势汹汹大喊:“你们这些杂种,凭啥收我贫下中农的税。我没赚钱,我就不交税!”所长毫不畏惧夺下屠刀,严厉斥责:“偷税可耻,抗税犯法,国家税收谁也不能少!”所长浩然正气之举,竟把那屠夫镇住了,老老实实把税交了。所长的言传身教,对我影响很大,在我心中潜移默化。我忠于职守,默默奉献,在那偏远的山区度过了青春的辉煌时期。连年获得“先进工作者”的称号,还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选派参加成人高考带着新的希望脱产学习。回来后,调入机关当了一名宣教干事,我组织好本系统干部“充电”学习,提高业务能力,还积极撰写 新闻通讯经验材料,为税收工作鼓与呼,传递正能量,年年被评为“优秀通讯员”。 1994年税制改革的春风再次吹起,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我们分到地税的89人着装整齐轰轰烈烈扛举着“耒阳地方税务局”的条牌绕城一圈,挂到新的办公楼大门上,开始了新的征程。国地税划分,我们接管地税征管范围。当时许多纳税人不理解甚至歧视:“我只交国税,不交地税,要交地税也是表示一下。”在这关键时期,我们不等不靠,转变观念,开拓起步。走千家万户,穿大街小巷,深入乡村企业,喊破嗓子,磨烂嘴皮,宣传税制改革政策,消除矛盾,澄清税源,重新调整好征管范围,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很快走向正轨,较好地完成了任务。 风雨沧桑二十年,地税犹如一颗冉冉升起的太阳,充满光明和温暖,又犹如一朵含苞待放的花朵,充满勃勃生机和活力。地税的兴旺,让我感慨万千。我们曾经披荆斩棘、勇担责任;我们曾经收获欢笑、也收获果实;我们曾经不离不弃、携手共进;我们曾经默默付出、用智慧创造奇迹;我们曾经怀着阳光心态、追求幸福快乐。地税已是今非昔比,交通工具大为改变,办公环境大为改善,全面推进 信息化管理时代。电话,网上等多元化申报,计算机、视频和办公自动化技术运用提高了办税效率,减少了征收成本,特别是为纳税人提供了和谐快捷的绿色通道,体现了税通人和,融洽互信。网络信息技术运行,办税服务厅的多方位,简捷便利的服务带动了税收管理的高效率,新型和谐的“便民办税”绿皮车运行在GDP高速发展的轨道上,地税征管一步一个台阶,收入从1994年的2000多万元增升到2013年的8个多亿。地税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二十年风雨共济,是激情、是承诺;二十年历程印证,是感动、是分享;真情至今触动心弦,太多的幸福历历在目。昨天是耕耘和奋斗、今天是收获和快乐、明天是成功和幸福! 税海茫茫,地税扬帆,在推进经济转型,实行“营改增”的新时代,我更感责任重大,热血沸腾,要在有生之年积极投身于“责任地税、阳光地税、幸福地税”建设当中。常怀感恩之心,责任之心,营造阳光心态,陪伴健康快乐,与地税风雨同舟。在新的征程上,满载着历史的收获,踏着风雨泥泞,自强不息,骏马追风春潮涌,蹄疾步稳再出发······
6 A) n% T, }* D" {$ P
9 i1 R' }0 |* U9 H$ _2 X$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