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0582
- 主题
初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被媒体吹捧为“徐州模式”的棚户区改造经验,因鼓吹“拆迁11万户无1人上访”吸引各地纷纷前往江苏徐州学习取经。而职业举报人姚征亿经过实地走访了解,发现并非像徐州市政府吹嘘的那样,随即撰写《揭秘“徐州模式”棚户区改造背后的内幕》于2014年11月18日予以公开披露。令人欣慰的是,该文发表后,徐州市云龙区700多户因拆迁居无定所的市民终于领到每平方米24元的安置过渡费。
) y. }2 s& Y% ^3 i
, i$ Z% p+ P* k3 ? 残疾人房屋遭深夜偷拆6 U6 d. c* ~6 y# e. g1 l
, P! x* |* R% H, p 事情要从徐州市云龙区棚户区改造引发的一起“诈骗案”说起,市民丁评功被当地司法机关以伪造虚假证件骗取棚户区改造补偿款追究刑事责任,而北京律师则认为这起蹊跷的“诈骗案” 背后存在惊人的黑幕,当事人丁评功属于恶意陷害。该案引起知名网友姚征亿的关注,便在徐州开始了长达10余天的深入走访,掌握大量一手材料后,决定对隐藏在棚户区改造背后的内幕予以揭露。
, @$ D1 Q) w: f) W( X 3 x* f' n7 f" ^* @9 q
走访期间,尤其是残疾人李朝阳兄弟俩遭遇暴力强拆的过程,令人十分震惊!$ P. e$ X( n* J* Z P
, T# i+ T" j2 J+ d 李朝阳,今年46岁,自幼身患小儿麻痹,二级残疾,住徐州市云龙区云东三道街109号。由于李朝阳的弟弟身体也有残疾,平时哥俩就住在一起,而李朝阳的妻子苑宗红为了照顾孩子,则住在10公里外的安居房。
+ d) a) u( ?( a) [4 k2 Z& X3 O3 o
- g( ~/ ?, t0 S, b* X) w 据李朝阳介绍,2013年9月10日凌晨2时许,夜里正在熟睡,两声巨响把门撞开,突然闯进来一群人,手拿盾牌和棍棒,头戴黄色的安全帽,其中两个人嘴里还骂骂咧咧“谁叫你跟政府作对”,这群人进屋就将李朝阳和弟弟往外拖。
( N: B" ` u; k; f6 Q$ L 6 M! ]0 s L: ]% Q# _ Q
“我当时吓蒙了,他们往外架我,我就反抗,他们就打我,再说我是残疾人,也没有反抗能力。”李朝阳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心有余悸,“我就开始大声呼叫,有人用胶带封我的嘴,直到这群人走时才把我嘴上的胶带揭开。”* L8 S1 I) T o
# y! L: ` X) t" ^1 S# O/ s
李朝阳的弟弟也未能幸免,光着身子就被强行拖出屋外,也用胶带封住嘴巴。随后,居住40余年的房子被大型挖掘机瞬间推到,所有财物都埋在了废墟里。
5 g# N: a. W) Z% I% G9 l& a+ \1 L : ~. a/ _8 E5 ? j5 n0 b
等这伙人消失在夜幕后,被看住不准出来的邻居才打电话报警,并通知李朝阳的妻子苑宗红。由于争执中李朝阳受伤,等120救护车赶到时,苑宗红用相机拍下了遭劫后的现场。
0 a. h$ N2 z5 ~- f8 d8 d" Q 4 G0 c) c6 e9 I$ s1 ~" _
“没有任何人和我谈有关拆迁的事,拆迁前也没有任何征兆,更没有哪个单位跟我谈补偿。”苑宗红满脸泪水指着照片说,到派出所、办事处求救,都说拆迁的事管不了,该上哪找上哪找去。9 x! v4 |; z( m% k+ Z
( I# {9 ^: _' _! S* ?3 X2 o
事发后,李朝阳拄着双拐找过市政府,市政府推给区政府,区政府再推给街道办事处,各级政府互相推诿不买账!“埋在废墟里的家用电器已经被盗了,我爱人还写了一份损失清单。”李朝阳无奈地说。
5 X! c) [4 @0 |1 }; m$ y+ B + z* F9 y* m* q
2013年9月12日,苑宗红带着残疾的丈夫赴京找到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寻求帮助,并向国家信访局作了反映,遗憾的是,事发一年后,仍没有任何结果。
. U; i$ C3 [* t G
/ e" P" r4 Q1 b; C 2014年9月26日,夫妻俩赶往南京,向中央驻江苏省巡视组递交反映材料,工作人员答复向徐州市反馈。第二天便接到云龙区政府电话,称已经转给泰山办事处,一眨眼两个多月,又没有任何音信了。* }" s- C6 ~4 M# ~% p
' M2 u. x% I/ ? “说徐州拆迁11万户没1户上访,纯属狗屁话糊弄上级领导,我就到北京上访过,我们这里因强拆去北京告状的很多很多!”提起“徐州模式”,李朝阳气愤地说,有一次,泉山区的陈区长说,去哪告都没用,找到联合国,也是区政府解决。“如果棚户区改造像市委书记吹的那么好,为啥偏偏选在夜里对两个残疾人下手呢,光明正大的事咋还怕见光呢?难道有啥见不得人吗?”
/ h% T& r3 P7 w: s4 N, { . b1 F# E N$ \7 k" _: y5 r" a
+ |; g& Z8 v( e5 Z. j6 L 七旬老人因强拆四处告状# W9 L! S/ r8 I8 `( S4 F" j5 r% P
$ C3 a* b! t: s" g- W a: w5 @3 S# W
黄跃立,徐州整流器厂退休工人,在徐州市云龙区云东三道街110号院内有平房4间,属于“徐州市云东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拆迁范围。这次改造,不仅没有带来一丝丝好处,老黄还因强拆变得一无所有了。
9 T0 Z9 }2 k1 i% D6 U( H7 O " D# R5 \/ W% E
在一家餐馆里,69岁的老黄眼含热泪讲诉了自己的遭遇。
7 ~; v. Z1 G6 b( X' Z2 [
$ C9 j- k5 L1 v" I" c# S5 P1 O, U “我在附近的一个旧货摊闲逛,无意中看到有关此次拆迁的资料,就花钱买回来,看到其中的一份文件,那时候我才知道有这个拆迁文件。”老黄回忆说,拆迁文件的编号是“徐拆字2010年第22号”,拆迁人是“徐州市新盛建设发展投资有限公司”。
5 i/ `% o. ~, e
: Q/ l; {1 f) [ 据黄跃立老人回忆,2013年4月15日上午8点多,由徐州市云龙区建设局副局长吴继慈带领几十人,并开来了大型挖掘机,他和妻子蒋双焦被人从屋里强行拖到屋外,顷刻间房屋被夷为平地,家中所有的物品全部砸在废墟里。% F; J2 k. v0 x0 y% B7 @
. L# T" c/ p! C: F2 M8 Z: F) `
而据公开资料显示,吴继慈为徐州市云房拆迁安置配套有限公司法人、云龙区拆迁办公室主任,其本人曾在2011年荣获徐州市政府“棚户区改造先进个人”。
7 _/ X+ X6 y% R" i/ [
6 A% q! D" P* f “他们像一群财狼,大吼不准拍照,还抢夺手机照相机,家里的东西没有一样拿出来,我等于光着身子出来的!”老人家气得浑身发抖,“这一年多了,徐州政府和拆迁单位无人理会我的损失,给我全家人造成极大的精神伤害!”
& h* {( A) I4 j5 f4 b* ~( t/ c, [3 m 6 P- A1 d2 j$ _2 `" k$ W i( a
老黄说,强拆之前,没有任何单位与他签署协议,也没见到有人过来丈量房子,只是听邻居说,趁他不在场时,有人在屋外边量过一次。强拆后,老黄一直奔走各机关讨说法,拆迁小组的组长王丽说,她不当家,上级没有安排;又找到吴继慈副局长,吴说,等他得闲时就尽快办,但一直没有结果。6 N z. }. V: c8 F' } B+ ]9 U
' r1 t; d# a% m! ~/ a 2013年5月10日,赶上市长接待日,老黄再次反映房屋被强拆后没有得到补偿的问题。“一个女的接待人员叫来一个陈主任,陈说我才有20多个平方,我当场提出抗议!女接待员让我拿证据,我说,家早被拆光了,去哪拿证据,我只有四周的邻居可以为我作证,接待员就不吱声了!”
* v4 R0 g8 i4 n: V1 } a" ? , J( \6 a6 l8 [6 j. u2 O/ M
无助的老黄不停的奔波,不停的呼喊,从市委书记曹新平到拆迁组长王丽,没有一个官员站出来承担责任,是这些官员漠视百姓的生存权,还是睁只眼闭只眼假装没看见?反正,老黄像皮球一样在徐州官场被踢来踢去,就是没人买账!3 M, T, @9 L: S. o
( p( m, A. T* V
2014年9月23日,老黄听街坊邻居说中央巡视组在南京,无奈之下,决定和老伴坐火车去南京试试运气。
/ r2 V& w7 |8 i7 c" @/ p, k + w m; Y3 j6 |4 A9 { P* O
“到那发现有十来人一群的,也有七八人一群的,占满了好几条街道,有几百到上千人,后来才知道都是截访的。有的人上来冒充巡视组的要查看身份证,有的说是军事管制地区,不出示身份证的要带走遣送回去。”老黄说,他们两口子跟人家解释是来南京旅游的,才躲过截访人员,最终见到巡视组工作人员,接待人员安排填表并做了记录,让老黄回家等结果。* b4 \+ N* e! T/ T
0 ~7 G; r* @4 t3 B 两天后,云龙区彭城社区信访办佟主任打电话,要了一份材料,安排黄跃立老人去找吴继慈副局长,等过去后没见到人。佟主任又说联系拆迁小组组长王丽,王丽让等结果,转眼几个月了,到现在也没任何结果。- M" {7 b: T2 G4 L* b, }$ I7 u+ Y
( G0 H" W" ~% E$ Z6 z “从强拆到现在一年多,我家一直在外租房居住,一分钱的补偿都没有拿到。”说着,老人家的眼睛再次湿润了。2 }% [% P* }5 h! i) B- I' [
, A& r& z4 K2 K' c$ ? 2014年12月11日9时许,黄跃立再次找到吴继慈,吴答复“周六再谈”。两个小时后,职业举报人姚征亿致电吴继慈就黄跃立反映的问题予以核实,吴表示自己负责整个云龙区的拆迁工作,但不认识黄跃立,更没有带人去拆老黄家的房子,“这是胡扯八道,不可能!”
% m! J1 P: h$ ~% b: \. R
/ S, o1 [1 f5 Y( E, s 对于吴继慈的否认,黄跃立则更加坚定:“那天就是吴继慈带人强拆的,我还当面向他求情!”
" n0 @# h8 D+ a( n/ C
6 l0 R4 ^ f1 l$ Y0 U 31户集体造假引发质疑 p; O, j% Y+ H- t
5 `) i D. X1 u I" k7 T
市民明保家的房屋也在此次棚户区改造拆迁范围内,还没领到补偿款,房子就被强拆了。“房子拆掉一年多,我还没有拿到一分钱补偿款,我都觉得对不起我自己的名字!”明保家苦笑着说。* T3 C/ X5 m; `
) Z8 ?: b' i: m; Z6 p. D
2013年3月16日,明保家被迫与云龙区拆迁办签署了拆迁协议,补偿款还没拿到,明保家就发现一伙民工正在拆自家房子,大门和窗户已经被砸开了。$ N: q7 f, Z) ~$ l
# a0 B6 `5 I% k3 r! O& q; W- O
“我让民工先停下,就去找泰山办事处综治办副主任王元新和主持工作的泰山办事处副书记徐冰,他们说不是政府让干的,但干活的民工却一口咬定就是你王元新安排的,你不承认,我就去报案!”面对明保家的质问,徐冰这才承认是他们安排的民工,并承诺“多补偿一点”。
! h" S. ?4 b* N1 m4 m & m' Q( |" O" g7 X: T1 B1 o
明保家说,当时觉得反正已经拆了,只是东西还在房间里没搬,能多补偿一点也就算了。- d Z6 b, c0 ~$ e; k1 o( J# \) k3 I
3 r( N7 w4 z0 \
“我当时感觉补偿款基本达到预想的数额,才签字同意拆迁,没想到是一个圈套,现在说我有假证件,补偿款才迟迟没批下来,假证不假证,我也不知道,反正都是王元新一手操办的!”明保家透露说,“我们这里有个拆迁户丁评功,就是因为假证件的事被抓了,他们还想用这招陷害我,趁早别做梦了!”
2 W" a9 Z% a) h4 B% o
9 N3 q: |, i* y. f( a0 i 现在王元新和徐冰又让明保家重新签一份拆迁协议,但补偿数额比第一次签的协议减少14.5万元,被明保家一口回绝。王元新再次与明保家协商,只要签第二个协议,可另外补助7.5万元,明保家口头同意改签第二次协议,但提出一个条件:一定要先付补偿款,后签协议!明保家介绍,这个要求遭到王元新和徐冰拒绝,经过五六个来回,一直搁浅没谈成。
v# b" [, x" I/ W+ p' U3 v
0 T" `- L3 y! M2 U" \8 l 明保家认为,徐州政府这次是下一盘很大的棋,一步一步搞,各个击破,让所有拆迁户力量分散。明保家说,和他一批签协议的31户都要第二次改签,王元新和徐冰也多次明确告诉他,其他31户都重新签了,就剩下他自己没签。) G$ |# }2 C$ L% t
; m# \/ ] G* y# u 对于王元新和徐冰的说法,其实明保家心里更有数:“我知道他们也会用这招同样去说服别人,我问他们,为啥31户都要重签拆迁协议,他们俩答复,第一次签协议的31户都有假证!31户老百姓一起造假骗钱,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一样,要说这背后没有黑幕,鬼才相信呢!”
1 {' }- ]1 V; ]! R7 o6 y: u 5 H( z$ ~) B: V7 v, J7 m7 o3 J
“我有次去办事处找徐冰问补偿款,徐冰说,你要是不重新签协议,你永远拿不到钱!”明保家神秘的一笑,“他说的这句话,我用手机录下来了!”2 l3 \( c" V( G" I1 Y
2 j+ i; h9 z5 `* J+ l3 O8 ~ 徐州棚改被指黑幕多多* a* Z6 P2 K8 u! j" w. j
2 C2 x( x" l- a3 S. ^& Q1 a 针对徐州棚户区改造中存在的黑幕,北京多名法学专家提出质疑:看上去十分完美的“徐州模式”,却如此经不起推敲,难道当地市委市政府领导毫不知情?
( c/ l! [; X& L " ?2 g! C- n) M
怀自杰,北京天驰洪范律师事务所律师、法学博士,也是徐州市民丁评功因拆迁引发“诈骗案”的代理律师。
3 N4 U, m6 ?# Y* Z N8 x$ G 3 B) n6 @0 H6 `/ `
怀律师称,“丁评功诈骗案”起因于房屋拆迁补偿,而据当地居民反映,利用虚假证件骗取补偿款已是公开的秘密,但令人生疑的是,如果没有官方人员勾结,单凭居民自己蒙混过关,几乎不可能完成,这足以暴露徐州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的乱象!& V M# T3 _0 d
( U! r# J) c+ T' d
据开庭当日参加旁听的市民介绍,检察机关宣读的起诉书中指控丁评功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但丁评功的代理律师当庭对相关证据提出异议后,公诉人又改口说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需要重新补充侦查,“把人抓了一年多还没查清,这不是滥用诉权、自己打自己嘴巴吗?”
U' Y+ m3 r+ O. r1 y5 d0 g
) G q% _+ Z- H7 T, [; P$ Q 怀律师说,当地司法机关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有罪推定”的倾向,在未对丁评功采取强制措施之前就有公检法和徐州市拆迁办组成联合执法大队,轮番对丁评功“做工作”,手段包括从劝诱到威胁,让丁评功同意拆迁另一处尚在经营中的饭店,而丁的态度是:先把前一个拆迁的事解决后再说拆迁饭店的事,未同意“神秘联合执法大队”的要求。不久,丁遭逮捕。怀律师表示,时至今日,徐州泉山区检察院也不对泉山法院进行法律监督,刑罚的目的既不是要折磨一个感知者,也不是要消除业已犯下的罪行。“本案制假证者是否丁评功所为,律师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却遭到法院回绝,内幕可想而知!”
1 k: p8 D( c/ a& C3 N* y; v
7 k4 g$ e- ^ b6 _9 e0 S( y 知名爆料人王言珉坦言,“徐州模式”是不是徐州政府美丽的谎言,“棚户区改造”是不是徐州政府借机敛财,只需中央巡视组进驻徐州市暗访一下当地市民即可真相大白!王言珉表示,我们不能从“丁评功案”以点概面,但仍建议中央审计部门对“徐州市新盛公司”几年来的账目进行必要的审查,给老百姓一个说法,也给社会公众一个交代。8 _# E M5 |% y) _
8 }2 I& W8 R, x! W& x- a; f
据悉,职业举报人姚征亿于2014年11月17日将相关反映材料发至中纪委监察部及江苏省委办公厅,同时向徐州市委曹新平书记作了反映,目前尚未接到徐州官方的任何答复。
1 [7 o% B4 I% s7 L: q( Z t
j, K9 i- |6 h4 a8 C. C& Y: a f 在“徐州模式”光环的映衬下,到底还有多少类似的黑幕,我们将继续跟踪关注。(文图/姚征亿)
0 F1 y7 W! }) z- J9 c
. r6 H9 d4 P9 \# X" T#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