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447569|回复: 3
收起左侧

好夫妻,才是好父母!

东方之珠 发表于 2016-5-11 18: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夫妻关系中,很多调查都显示,说出对彼此的爱与感谢,有助于提高婚姻的满意度。但是,利翠珊老师提到,她在台湾所做的一项夫妻间表达的研究中,还是可以看到,我们中国人夫妻间的表达远远低于我们心中所感受到的。
" o, N' S! i4 U8 L
: q, b* B1 Z/ ~- e* M% _( H         她强调,在她的研究中,还特别说明了不仅限于用西方的“我爱你”去表达,任何形式的表达都可以,但结果依然不理想。这说明,在中国人的婚姻里,很难把爱说出口。1 s+ M% E. d! T; N
+ i3 K& `7 G7 X( }0 j" S* x, w
         可是,利翠珊老师也谈到:“说出来当然好,因为它可以提高婚姻的满意度。但是我也发现,只要我们有情感,就算没说出口,婚姻满意程度也仍然是高的。所以换句话说,就是说出口很好,但也不一定非要说出来。每一对夫妻都可以创意只属于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
! \4 O5 Y+ u4 @4 ?( B, U; ^- L5 N' f$ E2 k4 Z2 o5 R; z
        她给我们讲述了自己一位朋友的故事。她说她的那位朋友结婚之后一直觉得有件非常遗憾的事,就是自己的先生从不对她说“我爱你”3个字。于是这位太太就说:“好吧,‘我爱你’不会说对不对?‘一二三’会不会说?”她先生说那当然没有问题。之后的很多年,他们夫妻都用“三二一?(你爱我吗?)”“一二三!(我爱你!)”来表达彼此的爱意,乐此不疲。利翠珊老师总结道:“我觉得这个故事真的太浪漫了!”
# ~$ v3 Z4 G5 W! ^; F1 Q' r$ M
是啊,爱要怎样说出口?只要爱,怎样都可以说出口!
; h. b6 n8 ^  x, F7 k! H9 E! C! f, g
! K& w+ w) a! U5 l, U- [7 w更认同,就更爱" t9 Q; P: Z- Q/ ?
        在中国的家庭中,想要调整好夫妻关系,往往绕不过去姻亲关系。尤其是中国人在小家庭有了宝宝后,更是因为隔代育儿要形成一个复杂但又密不可分的大家庭。5 {9 H/ a7 m  ?+ u5 r* Y

: V. M! c( a  ^/ z/ w3 R/ v5 H
. {( f! e$ P0 \% e          想想我们确实经常看到太多因为婆媳不和而波及婚姻的糟糕案例,所以非常感兴趣利翠珊老师用了什么样“接地气”的方式去改善姻亲关系。
& a7 B2 a" _/ [8 M0 j
4 g! u2 d  H) @          “苹果树”的活动:“在一张大纸上,画一棵苹果树,上面用纸剪出很多苹果的形状,并写上很多人性中好的特质。之后叫先生和太太各自按照认为对方具备什么样的特质,上去拿什么样的‘苹果’贴在对方身上。让对方去思考‘我们是不是有一些好的特质来自原生家庭’”。然后,我们会让他们写下‘在对方父母的家庭里,有没有哪些人让你觉得有一些正向的特质’,之后装在信封里寄给对方。”
5 y. J4 [3 \3 ~9 I( F" o, Q
4 o* ~' j8 _9 g4 T6 ~; P        利翠珊老师说在这个活动中,曾有一位太太在写信的时候就想到婆婆帮她照顾小孩,具有“无私”的特质,她应该感谢婆婆一下,但是以前她从没有那样想过,于是她把这个感受写进了信里。令她很惊讶的是,她的先生竟然真的把信寄出去了。当然,他们的大家庭关系也变得更好。
% g5 j4 E' w$ V9 J$ _2 T% t$ J, ~4 L  H. f6 A8 T& J
          姻亲关系的改善必须从对一个人内在的认同开始。家庭是一个系统,像数个滚动的齿轮。“夫妻”“亲子”和“家族”的3个齿轮间是彼此有关联的。我们身上很多东西来自于上一代,又影响着下一代。  C( E: A$ @0 w

7 k) X* P# y* ]* U  a        让我们从夫妻关系开始,用爱支撑和连动起这个系统,让它成为一个庞大且转动流畅的幸福家族!
1 _( p0 X0 g& \/ @- m3 }2 g! k( ?; q3 s0 G7 ~% 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之珠 发表于 2016-5-12 07: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 d; I  u% V% I7 o2 H
, M" R! {/ k% 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东方之珠 发表于 2016-5-25 08: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 T% p6 {& Z7 j; V- n% O7 Q1 \1 R7 ]) R  l8 Y1 E9 P1 e5 e+ s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