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679
- 主题
副总版主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筹备衡州省、省会设衡阳 三皇之一燧人氏祝融于今衡阳市南岳区治理南方,夏商周时期衡阳为衡湘国,战国初为楚国所并设庞邑,为楚南重镇,西汉衡阳设钟武侯国,东汉设重安侯国。+ f. V( ? X9 c4 s) o
汉末三国设衡阳郡,辖蒸阳(今衡阳县)、重安(今衡南县)、湘南、湘西(今衡山、衡东、南岳区)、湘乡、益阳等县。西晋置衡州,治衡阳。东晋、南北朝设湘东郡、衡阳王国(今衡阳市、娄底市、湘乡县、韶山、益阳等地)、湘东王国(今衡阳市、茶陵、炎陵、攸县、双峰、安仁等地),首府设衡阳,同时在衡阳王国南设衡州(南北朝时期,州是地方政权中级别最高的行政机构。8 P, X- ~6 {) k9 i+ ?0 d
衡州是今广东境内历史上继广州之后出现的第二州,在粤北地区则属第一州。
4 M+ S- b3 e# E/ R 衡州不仅设置的时间早于广州以外的诸州,而且辖境也远远大于它们。衡州初置时,领辖今广东境内的清远、阳山、始兴三郡和今湖南境内的桂阳(今郴州市东部诸县)、平阳(今郴州市西部诸县)二郡,地跨骑田岭南北,版图相当于今广东清远市、韶关市和湖南郴州市面积之和,地域阔达5.7万平公里)。 {" `3 {$ |) M: m/ z* t
元589年,隋灭陈并改郡为州,并湘东、衡阳两郡为衡州总管府、临蒸为衡阳县,州、县城均设在衡阳江东区。
9 l! m$ `7 v6 Q$ f6 I 唐天宝年间又将衡州改称衡阳郡,唐乾元元年复用衡州。肃宗至德二年置衡州防御使,领衡、涪、岳、潭、郴、邵、永、道八州。公元764年,唐王朝为了加强对湖南地区的控制,设置湖南观察使。0 [$ f i1 d' k+ o, Z! W
这是历史上最早出现“湖南”之名,湖南观察使驻衡州。宋置衡州衡阳郡。元朝确定行省制度,省下设路,置衡州路,在衡州设湖南宣慰司,属湖广行省(治武昌,今武汉)。
& h; [; I$ b2 _ 元贞元年(1295) 衡永郴桂诸路人民抗粮、抗丁,起义频繁,朝廷于衡州设行枢密院。 ; d* [1 M/ s* \; O a
朝置衡州府辖衡阳县(衡阳市区、衡阳县、衡南县)、衡山县(南岳区、衡山县、衡东县)、耒阳县(耒阳市、安仁县)、常宁县(常宁市)、茶陵州(茶陵县、攸县、炎陵县、安仁县)、桂阳州(桂阳县、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明朝中后期设桂王藩国,都衡阳。清代湖广行省分为左、右布政使司,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为湖南、湖北两省。置衡永郴道,驻衡州府,领衡州府(衡阳县、清泉县、衡山县、耒阳县、常宁县、安仁县、酃县、桂阳州、临武县、蓝山县、嘉禾县)、永州府(零陵县、祁阳县、东安县、道州、宁远县、永明县、江华县、新田县)、郴州(永兴县、宜章县、兴宁县、桂东县),雍正十年(1732)增领桂阳州,更名衡永郴桂道。
" C6 S& h& w) [ Q- F" R 公元1676年,吴三桂在衡阳称帝,国号周。衡阳称应天府(国都)。 : L M" Y- h7 Z' U; ?9 ^
民国三年(1914年),废府存道,改衡永郴桂道为衡阳道,俞寿璋任道尹。衡阳道(全省三道:衡阳道、湘江道、辰沅道)所辖县仍如清代衡永郴桂道,治所衡阳,直辖湘南36县。. i* s( }+ V; N B- p" s- X
1936年,衡阳设立粤汉、湘桂铁路局,管辖湘、桂、粤、鄂四省铁路。% N4 e% T# y) }$ y4 a. N( {6 |
1937年,全省分十个行政督察区,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驻衡阳,辖衡阳、衡山、常宁、耒阳、攸县、安仁、酃县、茶陵。1939年春自湖南省政府沅陵迁至耒阳。省政府设在水东江至竹市一带,秘书厅设于杜陵书院(今耒阳一中校址)。& @# V" G2 y1 U5 A" o
战爆发后,随着国民政府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西移,衡阳的经济和社会迅速发展和演进,不仅是南方交通枢纽,而且成为大后方最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和工商业中心,人口急剧增加到60万。
5 N4 z6 ^3 V- A$ G! X5 I p- I 因此,1941年1月,湖南省政府决定将衡阳县东华、雁峰、西湖、石鼓、江东5镇和城郊的广福、奇罡、酃湖3乡区域设置衡阳市,直属湖南省政府,衡阳县治所仍驻市内。1942年1月1日,国民政府设衡阳市,属省辖,市长朱玖莹。* Q* e) }8 b' y0 u1 M
1943年为国民政府第二大工商业城市,人口近100万。1944年二战中国历时最长、最为惨烈的战役——衡阳保卫战致使全程被毁,全城仅剩三栋建筑。3 i# H4 X; O8 W
1949年设立衡阳铁路局,为中南铁路总局,管辖中南六省铁路(湖南、湖北、广东、广西、江西、海南)。
! u/ z' C; z5 @) D 衡阳市、长沙市为湖南两大省辖市,建国初至80年代衡阳为中南三大工商业中心(衡阳、武汉、广州)。
9 e( `# j, y |) V: I! c/ @) ^/ h 1952年11月置湘南行署,行署驻衡阳市,辖衡阳市、衡阳专区、郴州专区、永州专区、茶陵县、攸县、炎陵县等湘南40余市、县。) H% y, E7 b) r/ o
1980年,湖南省5个省辖市、10地区、1自治州,衡阳有省辖衡阳市和衡阳地区。 中华三大魁宝衡阳有禹王碑,中国四大发明衡阳有蔡伦造纸,中国四大书院衡阳有石鼓书院,中华五岳衡阳有南岳衡山,中国十大元帅衡阳有罗荣桓,世界百大名人衡阳有蔡伦、王夫之,湖南历代有十二大状元衡阳有元代状元何克明、清代状元彭浚。衡阳为全国唯一抗战纪念城,南岳衡山忠烈祠为全国唯一大型抗战纪念陵园。陶铸曾申请中央政治局中南局迁衡阳,在武汉和广州中间,缺少一座特大城市,应该是衡阳。据说,中国正在研究省的布局,有可能把现在的32个省划成50余个省。4 V, h T, D5 p3 d, O
京广线上北京以下的省会城市有: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其中以长沙至广州的距离最远。长沙至南宁的距离更远。由此可以看出,湖南到两广有大片面积没有中心城市,这片土地比一个省的面积更大,需要一个省会城市来统领。这座城市就是衡阳。 如果省管县在全国推行,全国省级行政区划将调整,6 n$ Q3 U x: e! g- B
2008年全国两会就有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专家胡星斗提出将衡阳、深圳、大连、青岛等城市建为副省级中央直辖市,希望我市与其他副省级非省会城市联合争取。历史上湖南地域用衡州做湘中、湘南乃至湖南区域行政中心长达1500年(从西晋到1954年12月),所以筹建衡州省,辖衡阳、邵阳、郴州、永州、株洲南三县(攸县、茶陵、炎陵)、娄底双峰县、怀化南三县(会同、靖州、通道)、桂林全州县、吉安井冈山县等,几千年来此区域都曾隶属于衡阳管辖范围,面积近9万平方公里,面积略小于江苏、浙江省,与中华民国抗战时期全国第一大工商业城市重庆现在管辖面积大体相同,大于宁夏、台湾、海南等省,人口3500万,与福建省齐平,高于山西、重庆、吉林、甘肃、内蒙古、新疆、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省,湖南历来形成以衡阳为中心的湘南政治经济文化区和以长沙为中心的湘北政治经济文化区都升格为省,与清朝初年将湖广行省分湖南、湖北一样,有利于衡州省与湖南省、广东省、广西省、江西省、贵州省的经济发展。
4 \ ]% o6 C9 s X9 c% C5 y 衡州省省会衡阳与贵州省省会贵阳一样名正言顺,且除了贵阳目前市区人口多余衡阳以外,其他都与衡阳相差甚远。衡阳南岳机场、衡阳市区四所本科院校等都使衡阳具备省会硬件软件实力,衡阳错过建国成为省会(衡阳与长沙为湖南唯一两市、南宁与桂林、郑州与开封、保定与石家庄、长春与吉林、哈尔滨与齐齐哈尔、合肥与安庆、成都与重庆等省会之争),不能再次错过千载难逢的机会。3 w1 o* O5 o; f
衡阳雄踞南中国中心和中南六省中心,历来为中西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湖南省最大的老工业城市和华南北部地区中心城市,望衡阳市委、市政府加快撤县建区步伐,撤衡阳县为西渡区、衡南县为云集区、衡山县为衡山区、衡东县为大浦区,打造西南云大核心都市区。
$ u5 G+ u7 ?" l5 V l$ x1 R 加快衡阳高新区与西渡经济开发区\三塘工业区、白沙(深圳)工业园与云集工业园\车江工业区、松木-茶山工业园与大浦工业园、衡阳酃湖经济开发区与泉溪\咸塘工业小区对接、融合步伐,构建衡阳四大核心工业园区,提高衡阳中心城区竞争力和辐射力,增强大区域性中心城市衡阳的招商引资吸引力和聚集力,促进衡阳西南云大都市区一体化进程及融城的提速,构建衡阳大都市。
& b. V. E0 k3 c/ o# r- B- \: c9 A& c 衡阳成为衡州省会,构建以大衡阳为核心,以株洲、湘潭、娄底、邵阳、怀化、永州、郴州、桂林、贺州、韶关、赣州、吉安、萍乡等市为次中心的大衡阳都市圈(衡阳目前为该区域最大的城市和唯一的特大城市、最大的经济中心、商业文化中心、国家老工业基地和国家公路铁路交通枢纽,与衡阳的耒阳市一样大的山东小城市济宁都构建济宁都市圈),带动整个华南地区北部和湘中南地区发展,实现珠三角都市圈与长衡都市圈融合,与珠三角都市圈、厦门都市圈、海口都市圈共同组成大华南都市圈,改变珠三角只有粤南地区单一格局,促使大华南都市圈成为全国唯一能与长三角并驾齐驱成为世界级大城市群。
* v- ?5 h L& v0 J 与珠三角都市圈、武(汉)长(沙)都市圈、海峡西岸都市圈、长三角都市圈构建大南方都市圈,促进中国南方整体崛起。 望衡阳大都市早日形成,筹建衡州省,省会设衡阳,辖衡阳、邵阳、郴州、永州、株洲南三县(攸县、茶陵、炎陵)、娄底双峰县、怀化南三县(会同、靖州、通道)、桂林全州县、吉安井冈山等地,引领华南北部地区(湘南、湘中、粤北、桂北、赣南)在中西部早日崛起! 希望市委、市政府大力推进大交通(铁路、高速公路、机场、港口)、大工业(两区两园)、大旅游(市区为中心,南岳为龙头)、大都市(西南云大都市区)、大商贸(中央商务区、酃湖国际商贸区、国际物流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落实进度,建设大衡阳,增强经济辐射力,实现衡阳复兴,力争早日成为衡州省省会或副省级直辖市,打造南国交通中心、中国中西部产业之都、江南山水旅游休闲目的地、华南北部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南国商贸物流中心!- I: }7 I5 g2 Y# X ^+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