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79062|回复: 1
收起左侧

途牛上市两周年:"坑"却越来越大

已买食客 发表于 2016-5-31 23: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t1 l. r+ b) E& L+ j' F        
5 {! w$ a1 G" ]& g
3 s/ r! F! A7 L0 k9 g7 R& M" J( a        5月25日,途牛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途牛今年第一季度净营收为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2.8%。# z& e. H. z8 P* F$ @  ?! S! ]
        同时,途牛第一季度出游总人次同比增长80.2%,其中,跟团游(不包括跟团周边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76.9%,自助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104.3%。" O& ?  t# W( Q9 \  D
        这些数.据都很亮眼。但一如既往,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计算,归属于途牛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395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2.331亿元的净亏损扩大了逾一倍。3 M9 G! G$ w$ ^) _* D& J
        有分析称,用牺牲利润的方式将"盘子"(规模)做大,虽可让营收、自助游、跟团游等财务数.据变得更好看,但长期没有盈利,牺牲的却是投资人的利益,乃至消费者的最终利益。
2 b  P9 v: [) s4 r7 n        尤其是,途牛尚未在旅游.行业中形成"闭环"及很忠诚的品牌黏度,这会让途牛产生"不可持续性"。前车之鉴就是投资过途牛的京东。当"比较标的"、美国电商亚马逊突然实现盈利,并预计"持续盈利"后,常年亏损的京东就变得非常尴尬,以致于被投资人做空、股价大幅下跌。
- T2 P) g1 d2 n5 |        那么,可想而知,途牛呢?2 V, n1 }+ X% _' {. S
        上市两周年:现持续严重亏损8 E5 \0 ?- V$ B  I
        2014年5月30日上市,途牛成为第四家在纳斯达克上 市的中国在线旅游企业。
# Z4 s% ~- a0 ?. \* W1 a" d        在业内人士眼中,回望这两周年,途牛有过成功--一方面,在资本层面吸引了京东、海航等的关注,并成为途牛的战略投资者;另一方面,途牛规模的确在做大,营收节节攀升,服务人次、跟团 游、休闲游的数.据也越来越好看。
' x1 _; c" B5 t+ V- Q  i" k8 w7 `        伴随这些的,却是途牛持续不断、越来越大的亏损。2014年第二季度财报,途牛净亏损才1830万元。但今年第一季度,途牛已却亏高达5.395亿元人民币。不到两年时间,亏损幅度扩大了近30倍。; u( R7 q* }6 `* k5 Q5 l
        再来看净营收。2014年第二季度,其净营收为7.164亿元。最新一个季度,这项数.据为20亿元。2 Z4 C/ u+ O2 G+ }
        也就是说,仅比较这两个数.据,途牛是用30倍的亏损,换来了不到3倍的规模增长。
; ~% O% x5 ~. M( |7 T$ F! J1 `3 k; V5 t        对此,易观国际分析师朱正煜去年曾分析,同程和驴妈妈都在加大营销力度,且二者在周边游已经形成较大市场份额,        "此外,同程通过与万达的战略合作补充了线下资源和资本,这对途牛也是较大压力"。  T# s+ U. s; f: x  C
        "对途牛来讲,'烧 钱'扩大市场投入是必须的动作。"朱正煜称。! q! C* f: v6 [" G$ X! Z
        事实上,从最新财报数.据看,"烧 钱"仍是途牛的必备动作。6 \, f! r8 x1 v" C
        比如,途牛运营开支为6.481亿元人民币,较2015年同期增长120.6%;研究与产品开发开支为1.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0.4%;销售与市场营销开支为3.84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2.7%。. j; M$ ]$ v- a& P% u
        方式遭质疑:"不拿投资人的钱当钱"
0 q. A' M% ?! g. g4 p        值得注意的是,前瞻网的一项数.据更直接体现了途牛目前的现状--2015年,途牛总营收为76亿元,总出游人数是444.9053万人,即客单价是1708元。以毛利率4.8%计,单个客户毛利为82元。再按全年营销成本为12亿元,分配到每个客户是270元。8 E' x( R2 A1 z5 z, h
        "这就意味着,途牛在每个客户身上亏了188元。"前瞻网测算。9 x- g& ?6 r! V, t* t- n
        按目前途牛的思路,未来一旦继续加快在上述三方面的花费和支出,几乎可以预见,途牛将持续地大幅亏损下去。& x& a# z! C+ ^9 }. n
        然而,这样做真的好吗?8 E1 N/ K/ a" ~+ u2 G) n
        股价已告诉大家答案。两年前,途牛上市发行价为9美元/股,最高曾在当年8月接近25美元/股。然而,自去年6月中国二级市场出现实质性的"股灾"后,途牛的股价一直阴跌到现在,并持续低于当年的发行价。, w/ X; X5 g7 Q( C9 X: s
        也就是说,投资人已在"用脚投票"。不为人知的是,据报道,当年途牛早期的投资者--淡马锡和红杉资本已全部清空了途牛的股票。
: q) I7 e8 e) X! r# Z# _$ i; G3 V        "途牛经营状况显然没有好到让投资者有长期持股的价值,对早期资本而言,现在退出套 现额利益高于长期持股的风险。"艾媒咨询CEO张毅对媒体分析。
- s9 p$ e6 D& R        而作为战略投资者出现的海航和京东,也亏损严重。按最新市值测算,与最初的投资额计算,这两家企业的浮亏超过了40%。; c6 I% s7 {5 t
        对此,用业内人士的话就是:严重点说,这就是不拿投资人的钱当钱,尤其是,京东自身还在大幅亏损之中。' D/ {% l% W( S. s: ^' _1 @
        模式有风险:存不可持续性
5 }& D, D& U+ _, s' L        换位思考,如资金充足,以亏损换市场份额本或也无可厚非。但业务上,途牛却也存在真正的弱点:直采模式和服务能力的不到位。
: ?* n* W, H4 L0 p9 [7 t- N        对于前者,劲旅网创始人魏长仁此前分析,不同于以往从旅 行 社和批发商采购的模式,从目的地直采资源需要预付,相继能否卖掉的风险也将转移到途牛自身,"对于直采风控的把控,需要企业具备线下运营经验和具备历史数.据,并根据自身营销力度、政.治环境、健康疫情、国际安全情况等对旅游有影响的因素作出正确判断。"。8 i* ~4 s. I; C4 U& `
        直采的另一个"不良反应"是,与传统旅 行 社的关系将更加"僵 化"。根据魏长仁的分析,出于对市场和利润的争夺,途牛和旅 行 社"撕破脸"是早晚的事,有些合作的旅 行 社现在在部分产品上也有所保留。
% y' U% t3 x2 R9 H6 @( E        正如前瞻网分析得那样:途牛等在线旅行企业通过靠烧 钱来做大规模和建立竞争壁垒,但实际上对于客户忠诚度的维护效果并不大,相反每个客户转化为成交量较低,因为每个人的一年旅行次数有限,这就导致了只能不断地通过扩大品牌的知名度来提升总体成交量。) u" L3 W% ~* e% h/ \1 L
        "这就让企业陷入了一个恶 性循环--必须不停地烧 钱,才能维持增长,但疯狂的营销模式却无法提高用户的忠诚度。"前瞻网称。4 f# Y7 L0 r+ {4 y* m9 j" Z
        事实上,专家早就指出,对于在线旅游企业来说,真正的"护城河"还是在本质上提升服务,通过大规模营销活动建立起来的品牌形象,很容易在营销活动结束后就立刻丢失客户。
* k; t  i9 a, a; K5 h  O* y* C        不过,站在更宏观的层面考虑,旅游度假的在线渗透率还很低,随着中国持有护 照人数的增多,途牛还是会长期处在一个"政 策红利期"。这就意味着,途牛还是有其外在的投资价值,甚至是谈判的筹码。
+ F9 C+ b+ z% ~3 a        比如,整合。同程旅游CEO吴志祥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OTA各种整合的可能性都存在,"是不是整合,要看时机是否成熟"。
: k9 _( n8 g, ^1 [. _        但在市场看来,不管如何整合,途牛都可能是那个被整合的一方。别忘了:途牛股价持续低于当初的9美元/股的发行价,结合当初世纪佳缘、珍爱网等案例看,其何尝不是一个好的收 购标的?
8 z. a5 j- A* u0 e% ?- q& W  }4 I
: O6 e, _( a! p4 t+ A- E% S# `$ F7 Y9 x% \8 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