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560393|回复: 2
收起左侧

听新闻有味 读新闻没味

一剑封喉 发表于 2016-7-18 22:02:2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一剑封喉 于 2016-7-18 22:22 编辑 6 E5 U- I4 o( k: b! ?$ [9 j* ?

" E& K* G- P. P" P. N2 P: J       民间艺人,耍刀的不见得会舞剑,舞剑的不见得会耍刀,剑、刀都能耍,并且出神入化,那才叫传说中的“侠客”。没一点本事能行走江湖吗?我既不会耍刀也不会舞剑,倒是看热闹还是有几分劲,也只是一看客,只看不参合也不搅合。有时也发发烧说上一两句。
2 K/ a5 n$ c5 L% m( A/ l- d     对于传上网的文章有时也看看,一般看标题,看第一段,看段头,涉及敏感的只看不评价,关乎无大碍的凑凑热闹,随波逐流,点赞三两句。但对于长篇大作洋洒几千字,辞藻堆砌厉害的,一般是看图猜谜底,兴趣不浓,哪有功夫琢磨词句意境,表情达意?一句话:不喜欢啰嗦。新闻稿本身用事实说话,尽量真实的提供信息,有一定的准确性、真实性、简明性与及时性。其基本方法是: 概括事实,任何新闻报道都离不开对客观事实的概括,这不仅因为要用语言传达客观事件的总体情况和来龙去脉,还因为新闻一般要求精炼、简明。对新闻事实的概括要立足全局,抓住特征,正确反映整体精选事例在报道中,结合对事实的概括报道,选择一定的具体事例,既能提示新闻报道的主体,又能使报道生动感人,这些事例不应随便选,而应具有典型性、具有鲜明个性、能够说明问题、能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再现场景再现场景就是将新闻事实的现场情况逼真地描写出来,产生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从而增强报道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对比衬托在新闻报道中使用对比性材料能够更明确地表达记者要说的话,比如揭示新闻事实的意义,突出新闻事实的变动程序等。
写多了,写稿人不累看稿人也会累,何不简单化?三言两语意思明了多好。有时画蛇添足会露底走光,看透你的世界。
* x" U, J3 {2 }       话多坏事确实如此,我不会弄刀舞剑,也没有深入的研究新闻,只是门外汉看热闹图个嘴快活!
, Q4 [, ?" ~1 Q/ _         ) [& M% [* f, e  O4 l

' K- q! [9 l6 m/ W3 u
) S( _7 T3 Z9 U
6 {; Y+ a' `" P3 I) h8 y( ~

% |0 E  R* X$ t+ E2 F) {# t$ F5 c

+ O- G8 }$ ~! 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生生不息 发表于 2016-7-19 22: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这么好,我有点怀疑是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