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576
- 主题
超级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石墩村曾是湖南耒阳市坛下乡有名的“打工村”,30年前,村里大部分人都放弃种地外出打工,可如今,这些出去的人又都回来创业或者干起了种地的老本行。10月30日,笔者在石墩村看到,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劳作的村民,养殖场随处可见。这是怎么回事?* v* y+ l, U$ y9 ~/ M, R
石墩村地处三界之地,南与哲桥镇毗邻,西与常宁市隔河相望,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交通极不方便。过去产业无特色,村民脱贫致富步履艰难。90年代初至新世纪初,石墩村的村民纷纷南下湛江摸海螺,这个工作比进厂收入高,比搞基建轻松,一时成为周边村镇艳羡的明星村。94年成立农村合作基金会,湾阳村代办点为10万起点资金发愁时,石墩村代办点赵某出一趟远门,在湛江吸金20万。虽说舂陵水边长大,海水毕竟凶险,螺旋桨切西瓜般夺去无数石墩青壮年。穷怕了石墩人背回一袋袋钞票的同时,也背回一盒盒骨灰;村村砌新房,山山添新坟。
, i- g5 J. c* d# i 2008年,石墩村12组(河边赵家)赵国光开始回乡创业,出20万收购果木园,种植水果,养殖生猪,种植苗木。经过8年的努力,赵国光的基地已有苗木100亩,果木100亩,1000羽养鸭场,1000头养猪场。2012年2组(廖家背)赵忠松投资17万建设养鸡场,
一年两窝,
一窝7000余羽,按照一羽4元的利润,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9组(老屋阳家)阳梅生的养猪场,阳老板的砖厂等企业如雨后春笋。第一个吃螃蟹的尝到甜头,村民形成你追我赶的返乡创业高潮。庙门口(11、12组)有两家养鸡场(曾令俊、曾分乃),一家养猪场(曾令香)。6 _# `/ {( b+ O* _$ O* t
曾令香曾经也是外出打工大军的一员,先后做过10多个工种,2013年回到石墩村。回到石墩村后,曾令香拿出积蓄5万元,又借了5万元启动资金,修膳了猪圈、买了两头母猪、600头小猪,开始了他的创业。无论冬夏,每天早晨5点,曾令香准时起床喂猪、清粪,忙完这这两项工作就到中午12点,简单吃两口中饭,下午又忙着配料。晚上,若有母猪生产,他都寸步不离地守着。“现在我每年出栏生猪1500头,年收入15万左右。”他幸福地告诉笔者。
6 _/ m& z* g/ j1 a 村支书赵国仁告诉笔者,村里非常欢迎村民返乡创业,分流富余劳动力,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村里主动协调土地租赁、积极化解矛盾纠纷、全力联系对口支持,村民除了养殖、种植业,还有挖沙厂、锻造厂等8家企业,不但本村村民纷纷返乡创业,连外村的李老板也看中了这里的好风水,创办了“恒业农业”。0 z! i; I9 N3 Y2 L1 g
恒业农业的养猪场陆场长说,
这边养殖场有母猪1300头,年出栏仔猪26000余头,那边有20000余头。恒业农业除了养殖业,还有水库养鱼和漫山遍野的苗木。- }( E+ J/ \" x3 B5 M! `9 Y) h
, A5 c9 \- H( u; M+ a: W$ Q. Y6 Q5 u 到目前,全村22个组,2700余人,种植香柑1000亩,实现人均近5亩香柑,苗木400亩,油茶3000余亩。全村大大小小生猪养殖户19户,其中规模生猪养殖场8家,年出栏达500000头以上,年产值达5000万元,规模家禽养殖场4家,种鸭养殖达3000多只,日产蛋量为2500个,规模鸡场2个,年出栏40000羽以上,产值达30万元。此外,全村运输户5家、个体户6户,休闲山庄一座。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户数比例达97%,基本达到小康水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