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无论从目前还是长远看,大力提倡敬业精神,对于我们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及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积极意义。敬业精神是劳动者自觉塑造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劳动态度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在“为人民服务,对社会负责”的同时,立足本职工作,热爱本职工作,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实现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体的自我价值。 树立敬业精神,首先必须对职业及其价值形成全面、科学的理解。也就是说,知业是敬业的前提。不同的职业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而已,并没有贵贱之分、尊卑之别。只有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选择职业的时候,才可能做到不以职喜、不以业悲,愉快地承担起社会赋予自己的职业职责。 知业的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对职业及其价值的认同,从而热爱这个职业,即爱业。爱业是敬业精神的基础,是敬业精神的情感驱动力。乐业是爱业的进一步深化。乐业体现着职业的社会价值和个体的自我价值的整合,它要求将职业一方面与个体的理想相结合而促使爱业的情感驱动力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与个体的物质生活相结合而促使爱业的情感驱动力实现。 勤业表现为忠于职守、认真负责、扎实细致、持之以恒。精业表现为刻苦钻研工作业务,熟练掌握工作技能,并不断探索和改进,精益求精。勤业讲的是要肯干、实干、苦干,精业讲的是要会干、巧干、精干。既勤业又精业,是职业的社会价值与个体的自我价值的充分实现,是敬业精神的最高表现,是敬业精神的升化。 愿我们在党的十八大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爱岗敬业奉献社会。
5 E3 |3 }8 ]4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