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查看: 293238|回复: 4
收起左侧

耒阳古老风俗写实,送“贺菜”

牡丹花开 发表于 2017-3-21 11: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牡丹花开 于 2017-3-21 11:46 编辑
' {. U) \, T5 c5 K% z2 \0 ^8 u/ B* K" i1 B

    送“贺菜”,又是我家乡耒阳马水一个很独特的习俗。“贺菜”,又称“杂贺菜”,就是办酒席时候为最尊贵的客人特意留下的整桌菜,让客人回家时送给邻里乡亲尝尝,其实也是分享喜悦。

  不是每一个人在吃酒席的时候,都会有一整桌的“贺菜”带回家。

0.png % I0 K  `/ ?5 b3 ^$ C0 i+ {

   中国婚姻讲究“媒妁之言”,凡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时候,都会有媒人上门说亲,即使是自由恋爱,也需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媒人为证。那时候,在我们当地,每一对夫妻都有媒人,这对夫妻叫媒人为“关娘”和“关爷(ya)”,其实就是“干娘”和“干爹”;而在举行婚礼的时候,每一对新婚夫妻又要有“亲娘”和“亲爷(ya)”来“接亲”。由此,准备结婚的夫妇,既有作为媒人的“干娘”、“干爹”,也有作为“接亲”的“亲娘”、“亲爷”。(如今有些年轻人不再遵循这些规矩)。

0.png  


- t- F/ F9 u2 l2 y' Y( D0 J

“接亲”的过程很有意思。迎亲的队伍快到门口的时候,新娘子的嫁妆先行到达,新娘子就等候在村外,待“亲娘”、“亲爷”把新婚房间布置好,把新娘子的床铺整理好的时候,“亲爷”和“亲娘”等候在大门前,当新娘子踏上门前台阶的时候,“亲娘”伸出双手,一手接住新娘子的伞,一手牵着新娘子的手,走进新婚房间,“亲爷”和新郎官就跟随而进。

0.png 9 D+ P* s" A6 N' C" I( S
    看热闹的人们,起哄要刺“亲娘”“亲爷”的脖子,人们拿着从尖尖的竹刷子上扯下的竹篾,跟随着迎亲队伍去刺“亲娘”和“亲爷”的脖子,这边在起哄,那边已经赶紧溜进了屋里。有眼疾手快的,刺到“亲娘”“亲爷”脖子的,大家哄笑起来。刺脖子,就是为了讨得好彩头。这个习俗,有待考证。

0.png 2 l8 m8 Q7 w- q6 Y" M  I- I, I
     新婚酒席,很有讲究。有“头晚的媒人,第二天的亲娘”之说。也就是说,新婚酒席在先一天晚上就开始筵席,这天晚上是媒人为大,媒人坐上席,最尊贵。到了新婚这一天,就是“亲娘”、“亲爷”为大,中午正式开席的时候,“亲娘”、“亲爷”陪着新娘和新郎官以及新娘的伴娘坐一桌,其中“亲娘”“亲爷”坐上席,最尊贵。

1啊.png " g* F# O5 U- l" d- z. x! l
    吃完酒席以后,“干娘”、“干爹”和“亲娘”“亲爷”两家回去的时候,主家都要各送两桌贺菜。这些贺菜,不是给他们自己吃的,而是让他们拿回去送给邻里乡亲

0.png
2 v! V' r8 ?: o* R7 `9 {, N    回到家里,把送来的“贺菜”掺和在一起,然后用小碗平均分开,指派家里的孩子挨家挨户送去。根据“贺菜”的多少而决定送多少户人家。一般都是送挨近自己的邻居和比较相好的邻里,还有本家亲戚。

1啊.png  

外甥家的喜事,舅舅为大,最为尊贵。所以,如果是外甥结婚,舅舅家也会被送一桌“贺菜”,舅舅家又会把“贺菜”分送给邻里乡亲。 0.png
! ^( h. W* Q# \7 {. k+ B


+ U4 w6 ^3 l; v$ }5 X; x9 v/ k
* b3 @! z6 m2 i2 c1 K* g; b
        娘家办喜事,作为出嫁女儿吃完酒席以后,也有带回一桌“贺菜”,回家以后,这些“贺菜”当然也要送出去,让嫁出去的女儿也风光一把。
. x- K) x7 [" |

   1啊.png

 凡是隆重的酒席,长辈去吃酒席,回来的时候,都有一桌“贺菜”带来。长辈回来以后,“贺菜”分送给邻里亲戚。 0.png
, u& C+ x! x) C1 N5 s    而我们小时候,每到有“贺菜”送的时候,都是兴奋不已。在那个贫瘠的年代,“贺菜”是最美味的佳肴。家里接到一小碗“贺菜”,每个小孩分点吃,那情景,那滋味,今天想起,都是那么美妙。

  如今“送贺菜”的习俗,在乡村里还在沿袭。只是,“贺菜”不再是小孩们的美味,挑食的孩子,甚至讨厌“贺菜”的混杂,讨厌“贺菜”的不清不爽了。

1啊.png
4 g. g* O3 F! U( @" V

| 作者简介 |


2 E& _: C* ]* f

  郑菊芳,耒阳一中高级语文教师,衡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散文随笔散见国内各级报刊杂志,其中杂文《“公家男人”之乱弹》被收集在《2008年中国年度杂文》,散文《我的山野幽居》获2013年新浪草根博客年度征文大赛第一名,本人新浪博客被新浪草根博客评选为2013年度文学类十大名博之一。出版散文集《女人四十更美丽》和《生活,其实可以如诗》。

  Z; M9 c+ t/ S/ f) F0 K

" g5 X! A9 s' h! n* i: O! J% C* @; X+ U9 a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小狗 发表于 2017-3-21 15: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食物缺乏时代,含有一份情感在里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农村人 发表于 2017-3-22 15: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习俗,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牡丹花开 发表于 2017-3-22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人 发表于 2017-3-22 15:157 R: E) ]2 x$ |4 y& E2 I& n- }2 M
传统习俗,有意思。

6 b" m& Y! @  o. Q是的
& u3 {- K( d3 L9 m  z* E9 T9 f' p  k' H

- w1 G5 e8 ^3 ?0 F) Z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小龙女 发表于 2017-3-22 17:43:29 | 显示全部楼层
习俗好有意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