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芈八子 于 2017-3-28 12:00 编辑 : _( ^! u% i/ B" X: e
4 J# c- y& h) c& a. _2 ^
3月27日,天一放晴,尽管水还有些冰冷,八十二岁的贺洪仁却早早牵着牛扛着犁耙下了田。一招一式,尽显一位犁田老把式的操作架式,熟悉而又利索。
5 e8 E% s/ Y% k8 p
! J0 C% k6 H4 x4 J/ i% A8 j
贺洪仁是大和圩乡云华村人,身材瘦小,但背不驼眼不花,牛鞭一挥,吆喝声不亚于年轻人。贺老是当地闻名的犁田老把式,他向记者介绍,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他就开始犁田,掐指一算,他满打满算犁田六十多年了,而且从未间断过。
8 \/ Q: V# Q6 h
这头牛也是他家养的,平素没犁田,老人就牵着牛喂养,一到春天,就下田干活。一般是替邻里乡亲耕作,每天从早到晚,工钱也就一百元,不包呷饭,这收入的确不算多,但贺老却不计较,主家给他多少他就收多少。
& e* r0 i, J9 V. l5 e; Z+ [ 尽管犁田一天是算工钱,但并未规定要犁多少份额。贺老却有自己的底线,至少犁田一亩以上。水温还有些冷,对一般人来说,在这种气温下穿长靴下地,贺老却是赤脚下水,挽着袖子,扶着犁,大声吆喝,干得挺欢。记者问老人打赤脚下水冷不冷,老人笑着说,春天是皮冷骨不冷,冬天犁田那才叫冷呢!记者有些疑惑,冬天怎么也犁田呢?贺老说,冬天犁田叫犁冬水田,就是秋收后水田闲了,要犁一遍过冬,犁冬水田很讲究,要犁得不深不浅 ,恰到好处,这样才能为入春犁田打下好基础,换句话说就是冬水田犁得好,为来年丰收创造了条件。
8 ~4 b# M! a6 P4 P
看着八十多岁的贺老还在牵牛犁田,记者问当地群众,老人图的什么呢?74岁的村民刘洪富说,图的生活呀!原来,老人三个儿子,一个有精神病,一个患病去世,老人一家生活非常困难,只能靠他的劳作来补贴。而老人唯一的赚钱方式,就是为邻里乡亲犁田。由于老人耕田耕得仔细,又有丰富经验,村民都愿意喊他犁田。 据了解,老人大约帮村民犁田二十多亩,赚工资二三千元,年年如此,从未中断过。他用自己的辛劳,树立了农村老人勤劳生活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