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597
- 主题
资深会员
- 金钱
-
- 威望
-
- 贡献
-
- 日志
- 好友
- 帖子
- 主题
- 听众
- 收听
- 性别
- 保密
|
作者:刘体成 王世明来源: 湖北日报访问量:7905 ?) W" o. X1 J6 k! h5 H' s
; G( I2 e/ r9 U! G% _
4 ?; U! i$ v6 E9 z/ p* J) D( v/ Q" i" |; g8 C* y1 F/ ?" y
图为蔡伦(资料图)
. o1 e9 i. y+ u/ y Y( ~+ U, B+ u- |( ?6 `4 |
前段时间在杂志《枣阳人》上看到有学者写:“蔡伦是枣阳人,枣阳应为千年纸城”,并为之呼,甚为感动。人文历史需要挖掘,故此,笔者多方奔走,对相关文献进行查考、梳理。. N. Y, m, g: a8 A+ V* n6 S
1 w5 _! i O+ ^2 T
《乾隆枣阳县志》卷十六载:“蔡子池,城西北里许,相传为蔡伦造纸处。”正如其他历史名人的籍贯争议一样,关于蔡伦籍贯也存在不同看法。9 w/ x7 A, j. G3 Z* r6 k
3 T- E) g" n3 T0 A8 V+ S有的说是湖南省耒阳市,其依据是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耒水)西北经蔡洲,洲西即蔡伦故宅,旁有蔡子池。”
# T8 r" T2 K$ B$ H- {; t$ h' g8 F: `
. P8 C( Y) p+ F* S1 [8 Y1 E笔者考证认为,“枣阳说”比“耒阳说”更有说服力。. z$ \5 i8 k7 @! T6 k" j( P4 s1 L
& J |/ u; H4 r/ v+ h" A9 h5 y5 U
, P# H* S1 i8 o
: I( X$ q8 b+ j3 U8 f
; m7 R! h+ A0 l
图为襄阳府志、枣阳县志中,都有蔡伦在枣阳居住、造纸的记载。* U% b& {- ]5 V- h @9 F
$ \* j, ?* s h# P
湖北日报2月16日讯(通讯员 刘体成 王世明) 南朝宋盛弘之的《荆州记》曰:“枣阳县百许步蔡伦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伦,汉顺帝时人,始以鱼网造纸,县人今犹作纸,盖伦之遗业也。”该书在卷七百六十二中,引“《湘州记》曰:枣阳县有蔡伦宅,宅西有一石臼,云是伦舂纸臼”。也就是说《荆州记》《湘州记》两本书记载枣阳有蔡伦宅、池、石臼。
~2 J% Z+ u( c% R5 o; a( z* G; N( A
清王漠编辑的《汉唐地理书钞》在“耒阳县”下写道:“枣阳县百许步蔡伦宅,其中具存,其傍有池,即名蔡子池。伦,汉顺帝时人,始以鱼网造纸,县人今犹多能造纸,盖伦之遗业也。”他自己另注为:“据郦注确是耒阳,云枣阳者误也。”可见将蔡伦原籍枣阳,认为是耒阳,是因郦道元《水经注》引起的。
( f8 j) E" c2 I& D7 J9 v
& j j9 l& ~4 x* ?3 P) M% B北魏学者郦道元,足迹未到南方,《水经注》中大量借用了盛弘之《荆州记》的文字。由于未经实地查证,难免存在误判。《荆州记》的作者是南朝宋的盛弘之,成书于南朝宋元嘉九年至十六年(432-439)间,早于《水经注》200年左右。《湘州记》作者庾仲雍,名穆之,字仲雍,为东晋或晋宋之际人,熟悉江汉水道地理,长期在湖北湖南地区生活,《湘州记》也被郦道元《水经注》等多处引用。* m0 B2 ?$ o# F1 y+ M: x
) G$ z* J( m' X; p5 t* h& _) u
9 _6 H0 q- x T( v7 t
3 o6 t/ Y# V) i. D* @% F
另外,枣阳与耒阳确有不可分的历史渊源。
' D+ r. x0 W% Y! q- V0 r
e" W" ^+ d) G4 {枣阳县由蔡阳县演变而来,西汉时蔡阳境内有个舂陵侯国,后降为乡,是西汉刘氏长沙王的一支脉。东汉初年,刘秀当皇帝,升蔡阳所属的舂陵乡(原为侯国)为章陵县,隋代改为枣阳县,因此枣阳县境内有个舂陵。枣阳的舂陵侯国是在西汉元帝时,从湖南耒阳相临的舂陵迁入。西汉元帝时(公元前45年),刘秀的祖辈从舂陵迁入今湖北枣阳,沿用舂陵侯国之名。是否史家因此不分枣阳、耒阳呢?
2 K7 ]% K1 c( D# D2 @+ t# |: Y( X! @* j2 E( Z
还有一种说法是字误。《湖北通志》的作者在注中写道:“按郦氏《水经注》伦耒阳人,耒枣二字形近,《御览》据误本《荆州记》,遂讹为枣,地志诸书皆沿其失,今特存而辨之。”
4 _1 Z% o, R* _. u8 f; g- O( g/ j/ S" S
因此,不可否认枣阳与蔡伦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枣阳县有蔡伦宅”,有两种含意:一出生地即籍贯,二居住地。枣阳即便不是蔡伦出生地,谁又能否认蔡伦在此居住过呢?1 ?8 h2 t$ l+ }6 T! ?
|
|